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2-04钟茂富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逐渐成为衡量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为此,本文在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特点,从教学情境创设、教材把握、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布置等方面,具体地分析了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让既定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满足社会与个人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然而,在实际中,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并没有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层较小,在事物认知、问题思考、逻辑分析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障碍,因而在课堂学习中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极为有限,并且小学生还处在对新事物的认知阶段,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有趣事物较为关注,而对于每天接触的语文教学,则逐渐丧失兴趣,导致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如何提升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小学及相关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心理与思想还未成熟,学习态度与学习程度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学习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如,在进行《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文中内容,创设课堂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所有小学生参与进来。在引导学生熟悉全文后,进行小组划分,一部分学生为新型玻璃推销员,另一部分为购买者,让推销员结合文中对新型玻璃的介绍,组织语言,自由发挥,将玻璃成功销售出去。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表演欲,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为更轻松地将玻璃推销出去而详细浏览文中内容,并积极进行思考,对新型玻璃优点作出总结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并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是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认知与把握程度,会对课堂教学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确理解教材含义,并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教学方向。新课程倡导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而语文教科书就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因而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提问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存在提问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意见,并实现思想碰撞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提问双方的主体平等,提问氛围和谐,提问内容新颖具有启发性,对话过程轻松、愉快等方面。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对问题内容进行反复推敲,确保提问具备包容性与启发性,并且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提问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课题导入、课文赏析到课中内容探讨等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图片展示、CAI课件制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体,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具体印象的同时,扩宽学生知识面,进而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布置有效作业

课堂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也反映出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尽可能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便教师现场检查作业,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做到课课清,以提升作业效率。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教师也需进行认真推敲,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难度适中且具有终结性与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在作业解决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增强自身学习的自信心,更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将语文作业看作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而非学习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布置课堂作业,尽可能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在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作业解决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为语文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丛.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翟玉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李振玉,邱惠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翟宪章.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作者简介:钟茂富,男,1966年生,广西宁明县人,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