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个性演绎精彩课堂用课堂激活人生智慧

2015-12-04周献勇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精彩课堂智慧课堂教学

周献勇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传统弊垢的分析思考,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的要求,从课前准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建设深度予以思考,提出个性化备课演绎精彩课堂,课堂激活学生智慧,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舞台的观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化备课;精彩课堂;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用个性演绎精彩课堂,用课堂激活人生智慧,应该是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用个性演绎精彩课堂

精彩的课堂不止于老师的设计与表演形式上的完美,而在于学生表现是否打动人心、丰富而精彩,在于思想、灵魂、生命的碰撞,应是追求课堂的个性、深度和风格。

(一)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是基础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和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教师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顾问。

因此,老师要在进一步转变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创造,既要在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上狠下功夫,又要把新的理念落实在日常的备课、上课等常规环节中,求变、求新、求真。

(二)精心准备,演绎课堂

阅读自己,即深度认识自己,明晰自己的特长和短板,以便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法指导上取舍。擅长唱歌的老师,在设置情景教学时可尽量设计与音乐有关的场景。因为老师的特长展示会无形激发学生的敬佩和亲近,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学生会认为老师学识浅薄,不屑一顾,就会“去老师”,自然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更谈不上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教的学科。

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你有“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生活,既有教师本人的生活经历,又包括学生生活现状。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备进教案,具有生活味、真实感,教育具有说服力。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要走进学生生活,不能用老师的生活替代学生生活。

老师要发掘教材中与当前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是那么的接近,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把生活写进教案,扬长避短,课堂呈现方式个性化。

二、用课堂激活人生智慧

(一)生活的课堂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同时尝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把语文学习和孩子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生动真实的生活原型,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为学科知识,也就是在课堂中亲身经历一个“生活化”的过程,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师要借用教材内容建构生活情景。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教材内容都适合生活情景的架设,但老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发掘教材生活原点。课堂学习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集中了个性的全部的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想象、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等,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从教育的观点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思维活动的课堂

俗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激疑、生疑、析疑、解疑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有比较清醒的思考力和判

断力。

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希望也始终在努力引导学生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轴心来质疑,但原则上不应否定、责怪学生提出的似乎离题万里、刁钻古怪的问题,也不应圈定提问的角度和内容,而是把质疑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钻研问题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所想的任何问题,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尽可能多地把思考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将会时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为课堂教学增添风景。

(三)生命的课堂

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富有体验性的。在生命课堂中,学生要“活”起来,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将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课堂将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成为“动”的课堂,课堂将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成为“学”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在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出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

生命课堂提倡创造性教学,相对“操作性教学”而言,它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才能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和突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激励。它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被称为“活的教学”“有生命的教学”,它一反传统教学过程中主体—客体思维定式,在教学中确立新型多元关系,解放学生;它也使教师走出惯性教学误区,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知识与知识的交流、智慧与激情生成的空间场地,应向在场的每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课程,简言之,是融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为一体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激昂舞台!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精彩课堂智慧课堂教学
精彩,不只在课堂
打造数学精彩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