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的技术实践
——微软创新教育

2015-12-04郭桂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教育部教室教育

本刊记者 郭桂真

10月24日,第15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杭州盛大召开,论坛云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与知名IT企业,其中就有日前与教育部完成最新一轮签约的微软。那么,其签约内容有哪些?微软又是如何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带到中国来的?“十三五”期间微软在中国教育方面有何规划?在会议间歇,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和微软中国公共事业部教育业务总监郑敏。

根植中国教育 推动产业发展

教育在中国一直是重中之重。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现在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超过4%。对于微软而言也是如此,植根中国20多年的时间里,微软一直在利用先进技术,帮助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实现面向未来的信息化创新与转型。微软重视教育,愿意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教育事业上进行实实在在的投入。

韦青表示,虽然微软给人的印象是一家技术公司,事实上微软并不完全依赖技术,而是致力于将全球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带到中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工具这三方面有效结合,再基于现阶段中国国情,微软作为一个技术供应商,相信能为中国市场做出真正应有的贡献。信息时代,技术的演变让我们能够把各种形式的知识很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甚至是立体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微软的HoloLens来呈现。教育变得非常立体,甚至是以虚拟现实的方式环绕着未来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个家庭的孩子能够掌握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他们就有可能在这个全球化潮流中占得一席之地。

携手助学结硕果 新合作关注职业教育

微软与教育部合作的携手助学项目始于2003年,目前项目已进行到第三期,每期五年。每一个五年微软跟教育部的合作重点都是随着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郑敏为记者详细介绍了携手助学的每期重点建设内容与成果。

在2003年第一期重点是“平衡教育”。当时教育部的重点是支持农村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微软也参与到整个教育部携手助学项目里面,支持建立百所计算机教室,让计算机能摆上每个学生的桌子。此外,也配合百所计算机教室的建设提供了老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左)、微软中国公共事业部教育业务总监郑敏(右)

在2008年第二期,农村光纤基本入户,大量的计算机教室也建起来了。此时,工作重点就开始转向“学生和老师培训”,去帮助师生学会使用计算机。那时中国的教育已经从大量硬件网络设备的购买转向软件和应用的使用这方面了。到目前为止,微软已经培训了大概150万名计算机教师与学科老师。

第三期合作是2014年签署的,合作重点是“全民教育、创新教育”。在这一阶段,微软跟教育部的合作更多的落在了创新教育和国际化融合,教育部也要求微软带来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引入创新型教育的合作项目。在这一阶段更多的涉及校企合作与创新计划合作。

10月21日,微软和教育部又进一步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作为第三期的一个延伸。这个合作备忘录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早前中国关注更多的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容,但职业教育在近三五年发展特别快,已经成为国家领导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次签约的备忘录已经不再只关注信息化技术了,而是在职业教育推进这一个部分。合作重点完全跳出了信息技术的领域,进一步落在了如何把微软的课程、认证、实践的经验带到职业教育当中去,去实践国家所鼓励的国际化、校企合作的概念。

针对职业教育,韦青提出“匠人精神”的理念。他说,国家教育策略在不断适应时代的改变。我们国家过去这几十年培养的都是大学生,实际上在全球来看,这几年已经开始讲“匠人精神”了。比如在日本、美国、欧洲,一个工匠的生活水准和收入不会比一个大学生差。这个社会是非常立体的,要求各个层面都有中坚的人才,不存在哪个层面比哪个层面高或者低的问题。社会就是一个有机的产业体,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作用。教育部理念也在更新和转变,它的培养对象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哪怕小到保安这样的岗位都要有一套培训系统,这样他才能起到他作为这个社会一分子应该起到的作用。教育这方面,我们并不是专家,但是我们的技术确实为太多人所使用。而且本身微软自己就是一个“匠人”文化公司,所以我们很注重实施。

引入国际资源 助力中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合作项目目前在中国比较火热。郑敏介绍说,比如过去一段时间的电子书包,现在的翻转课堂、未来教室,各个厂商都在配合客户的需求发布未来教室的各种各样的方案,再比如微软的“教育云”。我觉得中国这些所有新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客户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所以出现了各放异彩的现象。但整体来看,国内未来教室、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由于缺乏一个大的框架标准,造成很多信息孤岛,当然现在教育部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继续鼓励创新的前提下,考虑信息整合和互联互通。

国外发达地区某些教育理念与应用相对比较靠前,像教育云、混合云等。微软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虽不是中国教育的专家,但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微软本身就是实践者,有直接的经验;第二能够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

比如,微软今年全球的创新学校的计划,很大的一个价值点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此计划。因此,微软可以请国外的教育技术专家,或者某个学校的校长或CTO,来帮助中国的创新学校提出发展建议。再比如微软在建的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内容涉及展示、技术体验、培训,在布鲁塞尔、英国都有相应的实践。微软可以把这些相关经验提供给中国职业院校来参考。

韦青认为,创新是一种理念。21世纪之后的社会是完全数字化的,数字化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碎片化,数字化就像水一样,会填充到每个人的任何一个缝隙中去,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未来人们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都可以学习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的本质并不是创新本身,而是随时抓住新的火花碰撞产生更新的点子的过程。现在人人都可以是创客。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计划时的一个核心点在于对上层建筑的关注。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是翻转教室还是未来课堂的形式,我们提供的只是工具。而上层建筑是什么?是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把这点明确之后,我们才能就采取什么样的工具做出选择。

勾勒“十三五”中国教育市场蓝图

日前,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微软会有哪些相应发展规划呢?当记者问及此问题时,郑敏表示,“十三五”期间微软在中国落地教育解决方案会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第一,发展“教育云”。在中国会继续推动“教育云”的发展,去支持教育“十三五”规划里面这个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微软在中国发布了“混合教育云”,这是微软在中国教育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微软在中国做“教育云”去帮助实现“三通两平台”,帮助中国构建本地的私有云和公有云,也同世纪互联合作落地微软智能云Azure和Office 365,并在其中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用户提供很多免费的项目。

此外,微软也在专注和教育用户的沟通,帮助他们在“教育云”的本地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度在于一个可靠的云解决方案。因为教育用户不能把所有内容都放在云上,他们还是希望将核心数据留在本地进行安全的存放和管理。而广度则在于覆盖几百万甚至上亿的学生、家长、学校。这个方面则依靠公有云来完成。所以我们看到混合云在教育领域的趋势,而中国能够提供混合云的公司不多,微软的优势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微软在“教育云”这块的投入相当大,但用户的成本其实非常低。

第二,关注职业教育。这次“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李克强总理也提到要把一批本科院校转成职业院校。在这个背景下,微软就与教育部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完全符合“十三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微软将跟我国职业院校进行紧密和大跨度的合作,并且拓展到教师培训和人才培养这一领域。

第三,打造教育领域的生态系统。教育部鼓励生态系统的建设,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去构建从硬件、网络、软件、平台到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

教育部看重生态系统,而这也正是微软最为看重的工作内容。微软是一家平台公司,需要内容提供商为应用提供资源,需要合作伙伴构建出色的多形态设备,需要开发人员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服务过程。微软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生态系统了,也在积极往教育领域转化,依靠“教育云”平台为中国教育用户提供服务。未来微软还将把全球相关的、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的合作伙伴引进中国。从各个方面来说,微软都在积极发挥作为平台公司的作用,帮助中国打造教育领域的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教育部教室教育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313”教室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