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不同年龄人群初学游泳时的心理

2015-12-04周艳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初学学时游泳

周艳辉

(湖南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湖南长沙 410014)

游泳教学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因为它涉及到安全、卫生、教学方式、教师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方式,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会因年龄的不同而对其学习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是不同年龄层的学习初衷、学习目的、对知识的领悟力甚至体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每个人生理条件及心理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学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游泳技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寒暑假招收的儿童、少年、青年、中老年初学游泳学员及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和从事了多年游泳教学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将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对各个年龄段的初学者实施研究探讨。

1.2.2 文献资料法

对已有的记录资料进行详细的查阅,掌握现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2 不同年龄学习者各方面的差异

初学者年龄的差异会使其学习能力和心理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心理状态、兴趣性、学习目的、身体状况、技术掌握能力等方面。

2.1 心理上存在的差异

年龄较小的儿童学习游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玩耍,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也会有家长陪同,自身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常常产生害怕的心理。少年时期的情况则明显较好,其目的性、学习积极性等都较高,学习过程中也具有较大的主动性,也不容易害怕。

青年初学游泳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学习一种运动技能,是锻炼、娱乐、交际、健身的需要,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较少。中老年学员学习游泳心理最具主动性,他们对游泳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技术,而是想把游泳作为自己锻炼身体、娱乐活动、人际交往、终身锻炼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一学习群体学习主动性高,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认真的表现。

2.2 学习能力分析

儿童学习游泳期间往往比较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很快接受并且掌握动作要领。但是,少年时期却正是运动细胞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年龄段学习者的动作掌握能力强,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知识能够迅速、准确的掌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发展的相对成熟。青年阶段是比较成熟的阶段,其理解能力、接受教育的水平都很高,但这一年龄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已过,其本体感觉、运动技能模仿能力、运动表象的形成等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女同学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区别,其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下降得更大。中老年学习者的身体机能、感觉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都是比较差的,所教授的动作等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掌握,所以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并最好使用分解教学方法。

2.3 性别不同学习游泳技能的差异

初学游泳的人员自身所存在的差异不仅是由于年龄的不同造成的,也是由于性别的不同所引起的,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性别差异对学习能力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到青年和中老年时期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经分析发现,在青年和中老年学员中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心理、自身生理条件、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日常运动等方面的不同。女性一般不常进行体育活动,尤其是在青年时期以后参加体育运动所花费的时间更少,这使得她们的运动能力很差,直接导致其在学习游泳过程中掌握技术的能力很差,这也变相的增加了女性学习的难度。

3 对不同年龄学员初学游泳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1 儿童阶段初学游泳的教学

教师在教授游泳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制定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案。实现,使用游戏引导和心理激励法。儿童的体型比较小,一旦入水会和地面情况产生很大的反差,如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加加剧了儿童的恐惧感,所以要将消除儿童的恐惧感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儿童游泳教学的一开始,就要防止发生呛水现象,并掌握好儿童好动的天性,将学习融入游戏中,要注意不能选择难度太大的游戏,以此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从内心深处发现游泳有较大的趣味性。其次,等儿童消除对水的恐惧,可以在水里随意漂浮、站立时,就要利用物质激励法、口头奖励法等提高教学效果,持续激发其学习热情。最后,为将危险的产生降到最低并且防止学员出现爱玩不爱学的现象,必须在教法上进行改进,并使用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应注意到儿童在学习期间的心理变化是很大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阶段来设立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政策。

儿童学习游泳技能需要的课时在30~40学时,按30学时15次课(连续授课)为例安排学习蛙泳各部分学习时数。

3.2 少年阶段初学游泳的教学

少年时期的学员一般都比较淘气、管理难度大,但是接受新事物的时间短、掌握动作要领快,所以要针对此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教学时要对其严格管理,防止因好玩而造成的事故。还要制定高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结合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在这阶段一般常常使用完整教学法,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速度和教学质量,不过仍要根据各个学员的自身特点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这一年龄段的9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10次课20学时熟练掌握蛙泳配合技术。

3.3 青年阶段初学游泳的教学

学员的心理状况可能会因其是否在高校中学习过体育课而有所差异,因为这两者的学习目的是有区别的,所以学员的心理状态等各方面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高校中的游泳学习一般都会与学习成绩的考核挂钩,这就会使得一些同学可能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被迫学习,但非高校的学习是完全不受成绩影响的。并且高校的学习一般是间断式教学,而自己报的游泳班通常都为连续性教学,针对这些教学方式和学习态度的不同肯定需要制定适宜性较强的学习方案和对策。

青年时期的学员具有易于管理、调度端正、学习目的性强、思维开阔等优点,但他们的动作模仿能力、运动表象形成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通常比不上少年时期学员,这点在女学员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一般使用下列教学方案:要充分发挥青年学员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易懂、具有启发性;示范正确清晰,正误示范及雷同错误范例对比纠正法;按技能分组教学与互助分组教学相结合;分解法与完整法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对学校授课的学生采取课上教学一安排课余练习任务一课上监督、检查的策略,加强督促严格要求。青年学员初学蛙泳,以30学时15次课(连续授课)为例安排练习进度。

3.4 中老年阶段初学游泳的教学方法

中老年学员的特点是好管理、学习动机高、学习认真,但模仿能力、运动表象的形成、本体感觉、学习进步幅度慢。

所以中老年学员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案与青年阶段基本一致,但对他们开展教学时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切莫过分追求速度。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下降,可能无法承受太大的运动量。

4 结论建议

(1)不同年龄学习游泳的心理和能力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

(2)对于儿童不单是学习技术,而且要利用其爱玩耍的心理特点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诱导性的学习。

(3)要善于利用少年学员学习能力强的优点,避免使用分解教学法而尽可能的使用完整教学法。但也要考虑到他们好动、淘气的劣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预防安全问题发生。

(4)对于青年和中老年学员要抓住学习的主动性在教法和手段上要灵活多变。但对高校学生的教学要加强课内外监督,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的连续性。

(5)要考虑到学员年龄的不同而在体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并针对此适宜的安排学时,领悟能力较好的学员要尽量使其在短期内掌握各种泳姿,这样可以使其有更充裕的时间学习其他技术。总之要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来适当的安排学时。

(6)要根据青年和老年学员性别的差异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案和管理策略,因为这些时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

[1]金晶.少儿游泳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的探讨[J].游泳季刊,2003(2):24-25.

[2]高连春.如何克服初学游泳时的恐惧心理[J].游泳,2001(4):27-28.

[3]刘剑宇.影响游泳救生员职业教育的因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5):135-136.

[4]李红兵.少年儿童在业余游泳训练后食补营养的方法[J].青少年体育,2014(6):101-102.

[5]陈敏.浅析游泳教学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猜你喜欢

初学学时游泳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无解≠增根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学习不是“刷学时”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轮滑苦与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