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迭起 妙趣横生
2015-12-03张敏
张敏
摘 要:设置悬念于阅读教学,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和显著效果。悬念迭起,学生的期待心理更急切,激发的兴趣更浓厚,思维的发展性和跳跃性更灵活,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更深刻,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则更有成效。
关键词:开启阅读 提升兴趣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是设计悬念的鼻祖。在中国,清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提出有关“收煞”的要求:“暂摄情形,略收锣鼓……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其内涵与悬念基本相似。
设置悬念于阅读教学,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和显著效果。悬念迭起,学生的期待心理更急切,激发的兴趣更浓厚,思维的发展性和跳跃性更灵活,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更深刻,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则更有成效。今年在执教《草房子》一课时,我就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这一方法,让整节课波澜起伏,妙趣横生。
一、导入设悬念,开启阅读之门
一节阅读课,导入环节的成败决定了你能否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这节课,我就从书开始,从学生最喜欢的睡前故事开始,在男女生稚嫩的童音中,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这节课中,进入了书的世界。
而想象中的草房子和油麻地小学草房子的对比,让学生阅读的期待性逐步增强,阅读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被最大限度地牵引到草房子里,阅读之门缓缓打开。
二、过程有悬念,绽放兴趣之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引领着学生一步步进入阅读的殿堂。在文学作品中,设置悬念的作用有:使情节环环相扣;使情节曲折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突出文章中心、主人公的形象等等;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其实这几点息息相关,尤其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这一点最为重要。想象一下,作品的情节越是环环相扣,越是曲折生动,读者才会越有兴趣去阅读。反之,如果作品的情节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或者拖拖沓沓,缠绵不休,谁还会有更多的兴趣去阅读呢?只有读者对作品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潜心去读,主人公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才会更加清晰,他对文章的中心才会把握得更准确,作品也才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从人物、情节、文字等方面设置了重重悬念,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尽情迸射。
1.人物有悬念,引发无限猜测。
《草房子》中人物的姓名别具一格,如桑桑、秃鹤、纸月、白雀等,这样的名字一出现,学生的好奇心涌起,心中也隐隐有了一些猜测。在交流人物秃鹤时,疑问依次出现:“他为什么叫‘秃鹤”、“秃鹤的烦恼和尴尬如何解决”,而对于最后的悬念“秃鹤为什么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心中的猜测,却无一正确,他们感到可惜,但他们的思维已经逐渐活跃到了一定的高度,急于去阅读作品的兴趣也充分被调动起来,设置悬念的作用初见成效。
2.情节有悬念,激起探寻兴趣。
《草房子》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少年桑桑的成长历程展开,桑桑前后巨大的变化就是设置悬念的最佳契机。我先出示文章中的片段,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活泼调皮、精力旺盛、脑子里有无数奇怪念头的桑桑,这样的孩子,学生有很多的共鸣,因为他们也有类似桑桑的经历,甚至有的比桑桑还要“过分”。再加上精彩视频片断,课堂趣味十足,学生们嬉笑着,指手画脚着,哄堂大笑,兴奋地评价着桑桑。可是当出示后来的故事发展:“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学生诧异了,惊呆了。桑桑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他们的阅读期待急需得到最大的满足,设置悬念的效果尽显无遗。
3.文字有悬念,学习写作技巧。
《草房子》中,作者刻画了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描述了一段段曲折生动的情节,语言大都幽默风趣,学生已充分感受。但作品中也不乏优美动人的景色描写,如“太阳暖融融的,满地的紫云英正蓬蓬勃勃地生长,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 这样的文字清新隽永,对于学生来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作者如何写出这样多面的文字?我们写作中是否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学生的钻研精神、尝试欲望被逐步调动。这样的悬念设置,对于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三、结语留悬念,踏上未完之旅。
好的开头为“凤头”,完美结尾为“豹尾”。在阅读课的结束部分,我们也可以努力做到最好。我再一次给学生留下悬念:这部著作为什么如此受读者欢迎?名家为什么给予《草房子》极高评价?阅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为什么情不自禁写下读书笔记?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兴趣再次受到激发,阅读这本书已经成为他们迫不及待需要去做的事。一段文字结束教学,引导他们踏上未结束的阅读之旅:“……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有最好的朋友,在书中等你。”
可喜的是,这节课后,有很多同学捧起了这本《草房子》细细阅读,有的还写下了精彩的读书笔记。这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的思维活跃和发展;也对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和语文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陶冶了学生的人生观和思想情操。其中,设置悬念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正是因为悬念,让学生思想上形成了“放之不忍,解之不能”的状态;让教师的正确诱导、点拨变得轻而易举,事半功倍;让阅读就像一颗种子,种进了学生的心田。设置悬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让我们用更多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让更多的学生踏上阅读的快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