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百亿元投资慢城高淳“因慢得福”

2015-12-03廖素冰

环境与生活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淳整治环境

◎本刊记者 廖素冰

去年11月召开的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宴用瓷的高淳陶瓷,为高淳挣足了“面子”。但高淳另一个更大的“面子”是,它在中国首个获得“国际慢城”称号。而且,高淳的经济发展速度看似“慢”了下来,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反而提升了。

从南京火车站下车,再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到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原高淳县)。高速路上车流很少,只管往前开,所有路口转弯处都有指示牌指向高淳。

自从2010年高淳的桠溪镇被国际慢城协会评为中国第一个慢城后,高淳的美名开始传播,生活压力小、节奏慢、空气清新、食物安全,这些“稀缺”优点吸引了在城市奔忙的高压力人群,大家都想去高淳一探究竟。高淳地方政府也抓住时机,在“慢”上做文章,发展出一套高淳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

高淳“慢城”里的蜗牛雕塑随处可见

高淳自古芳华

在全国都忙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淳究竟有多“慢”?高淳的主政官员又是怎样来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2014年11月末,《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来到高淳寻找答案。

高淳固城湖大桥 钟晨/摄

满脸笑容、待人和气的高淳大山村村民鲁江/摄

一些政府部门给人的印象是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然而,这个多少带有成见的印象,在高淳被颠覆了。

《环境与生活》记者看到,高淳区委的大门未设防,甚至没看见保安身影。上楼在办公室落座后,立刻有工作人员给来客倒茶,告知“一会领导就过来”。几分钟后,宣传部副部长左年生就微笑着进来了,介绍情况的过程中,不忘叮嘱属下给来客添水。

左部长可谓“有一说一”,有问必答。高淳位于江苏省最西南端,属长三角地区苏南板块,区域总面积8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134个村(社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江苏全面小康达标县。

据左部长介绍,高淳主打生态和文化两张牌,这两张牌都要靠环境支撑,纵观全区,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被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黄金分割比例,拥有桠溪镇的百里“生态之旅”、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均居江苏省前列、南京市第一,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生态县,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更罕见的是,高淳是江、湖、河、库、塘五水并存之地,其中水质达到3类、面积31平方公里、当年东吴大将周瑜训练水军之地的固城湖,作为水源地为当地提供了20%左右的供水,目前正在申请国家良好湖泊保护项目。

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上,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拥有红太阳集团、红宝丽公司、高陶公司3家本土上市企业,重点发展建筑、造船水运、高效农业三大领域,有“中国建筑之乡”“中华民间造船水运第一县”等美称。这里的“固城湖螃蟹”还是全国水产类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第一个有机螃蟹品牌。固城湖螃蟹个头大,多在4两以上,在市场上有底气和阳澄湖螃蟹一较高下。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高淳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存。薛城遗址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村落。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一把火烧光后留下的固城遗址,比金陵石头城还早了208年。伍子胥率部开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早并仍在发挥航运作用的人工运河。伍子胥与浣纱女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各种风俗习惯、民间手工艺保存完好,全区光是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就有36个。这里还有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的明清第一古街——高淳老街。

四是社会和谐,治安良好。区委宣传部的陈春花部长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虽然高淳当地也有拆迁项目,但是由于政策公开透明,补偿到位及时,10年来无人进京上访。“高淳不大,风景如画;高淳虽小,百姓富饶;地处偏远,宁静致远”,陈春花用3句话给高淳打了高分。

漆桥镇孔氏茶馆里的竹编暖瓶套,仍带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气息。

“不能辜负这片好山水”

高淳想在“慢”上做文章,靠的是什么?拿这个问题问高淳主管官员和普通民众,大家的回答很一致:靠的是环境好。

确实,高淳最大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创建“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到本世纪初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再到目前争创“生态文明县”,高淳区上下早已形成共识: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生产力,更是一个地区的竞争力。

当全国各地狠追GDP的时候,这块吴头楚尾之地,发展却没有那么快,也就意味着环境没被大量破坏,反而“因慢得福”,留下了一方好山水,为发展绿色GDP打下基础。

“高淳所有的河流都可以下去洗澡。”左部长夸口说。

被评上国际慢城,又倒逼高淳按照《国际慢城宪章》的标准,给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高淳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确立“70%生态涵养区、30%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空间布局,即以东部丘陵山区和西部水网圩区为主体,营造占全域面积70%的“生态涵养区”;以城区与开发区为重点,建设占全域面积30%的“生态经济区”。

作为一把手,高淳区委书记吴卫国坚持这一战略,“高淳最宝贵的财富是生态、是绿色,绝不能辜负这一片好山好水。”他也因在生态保护上的贡献,获得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奖——“中华宝钢环境奖”,成为南京迄今唯一获此荣誉的个人。

拒绝百亿元投资项目

为坚持“生态立县”,高淳叫停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任何涉及污染的企业都没有“豁免权”。目前已关闭境内所有水泥厂和砖瓦厂,23家建材厂也在逐步关停。近年来,高淳放弃了50多亿元的化工产业,拒绝了百亿元的投资项目,因环评通不过而被否定的项目更是有上百个。一些上市企业的涉污产业也不得不搬出了高淳。如今,在固城湖边上走着,没有一家企业排污,目力所及,尽是螃蟹养殖区和农家乐,游客可边品尝美味螃蟹,边欣赏湖光山色。

“其实,我们现在招商引资的压力很大,近期一个投资10个亿的项目都没敢要,就因为是高污染企业,我们必须要坚守生态底线。”陈春花部长说。这种坚守的结果是,“从全省来看,我们的人均GDP排在第三方阵,经济收入排在第二方阵,但是幸福指数排在第一方阵。”“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说话办事干脆利落的陈春花部长总是一语中的。

在周边经济发达区域包围的压力下,敢于对经济发展做减法,抑制挣大钱的冲动,高淳确实展现了勇气和智慧。

漆桥镇斑驳的老房墙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廖素冰/摄

环境连片整治百姓受益

顶层设计再好,要是无法落实,仍是一纸空谈。在现有发展模式下,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村,渐渐成为城市的垃圾场,生态破坏严重。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有失社会公平地污染源空间转移。高淳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城乡一体化,除了保护现有自然风光外,还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河塘清淤、村容村貌等方面狠抓落实,促使村民提高环境意识,改变生活方式,最后上升到生态自觉。

“生态立县战略的重点是环境整治,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光说观点不行,还要看落实。”高淳区环保局副局长陈双全向《环境与生活》介绍说,他是高淳本地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系,负责高淳农村的连片整治工作。他对这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有整套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熟悉治下每一处村子的情况。他递给记者一张《2010 ~2017年度高淳区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区域分布图》,记者看到,上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列出了每个村子的整治时间,目标是“2013 ~2017年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区8镇全面展开,计划整治村庄423个,区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20万以上”。陈双全说,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要见效果就要连片整治,先做基础设施,而不是为了宣传和政绩只做几个点充门面。“这样百姓才能真正受益。”

经过整治,高淳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镇污水处理厂、区镇村三级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农村环境整治覆盖率、受益面均居全国第一。

花钱少 可复制 可推广

在走访高淳蒋山村、大山村的过程中,记者不时能看到整洁的公厕和污水处理设施,看上去和城市的卫生设施差不多。在大山村农家乐的后厨,屋主每天收集垃圾,再运到村里的垃圾分类处。各家各户门前屋后都干净整洁。记者碰上蒋山村修路的村民,已快完工,这是离固城湖最近的村子,可以想象,完工后的村容将多么漂亮。据同行的高淳区委工作人员小诸介绍,这个村子过去很穷,全村一年收入才11万元左右。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见了成效,在外面办企业很成功的村支书,也回到村里带动全村致富,种芦笋,养螃蟹,把集体经济搞上去了,现在村里年收入达几百万元。

看来,“生态立县”的结果确实让百姓受了益,不仅生活环境好了,人均收入也大幅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看似“慢”了下来,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反而提升了。

其实,像高淳这样具有生态优势的地区,放眼全国并非绝无仅有,高淳的价值在于可以复制。“花大钱做生态建设的地方不少,但我们高淳模式是花钱少、可复制、可推广。”陈春花部长说。

桠溪“慢城”里的小山村掩映在水光山色中 廖素冰/摄

“慢城”的乡村美景 范群/摄

猜你喜欢

高淳整治环境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专项整治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专项整治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