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菌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试验
2015-12-03陈博姚安庆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陈博,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1]。该病又称烟瘟,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烟区发生较重,严重时烟株发病率达20%~30%。王金文[2]曾报道农用链霉素溶液浇灌烟株可以推延青枯病的发病,赵志峰等[3]研究了K系抑菌剂(类似氨基多糖)对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蔡健和等[4]利用烟草嫁接技术防治烟草青枯病亦具有一定效果。为了探索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且环境相容性好的的杀菌剂,选择2种生物源杀菌剂并以叶枯唑为标准药剂进行田间试验,旨在考察其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0亿CFU/g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为山西临猗中晋化工有限公司产品;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为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地点及作物品种
试验选择在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赵家塘进行。该地种烟历史悠久,土壤为红壤土,土壤肥力较好。作物品种为烟草A9。
1.3 试验设计及施药方法
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每处理设3次重复,每小区栽植烟草100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有保护行。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5月4日移栽烟苗,6月25日第1次施药,烟株打顶后即7月16日第2次施药,间隔20d后第3次施药。施药方法采用灌根法,每株200mL。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药效调查
烟株发病情况调查采用小区普查的方式,以株为单位,在发病高峰期(7月24日)进行第1次病害调查,烟叶采收后期(8月18日)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30株,按GB/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并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处理。
烟草青枯病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1/2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1/2,或病侧1/2~2/3叶片凋萎;5级-茎部黑色条斑超过1/2,但未到达茎顶部,或病侧2/3以上叶片凋萎;7级-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
按下述公式计算防效:
1.4.2 生理性状调查
打顶后(7月16日)以株为单位,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测量烟株的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及叶片的长、宽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药效试验结果见表2。第1次调查(7月24日)防效效果最好的是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达到69.21%,其次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20%叶枯唑粉剂,防效分别为45.14%、44.21%。第2次调查,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升至80.02%,显著高于20%叶枯唑粉剂(p=0.01)。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20%叶枯唑粉剂防效分别达到67.94%、66.41%,两者差异不显著。
表2 各处理下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
2.2 3种药剂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所示,从农艺性状调查可知,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区农艺性状与其他处理及空白对照相比,在株高、茎围、叶的长宽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后可以显著促进烟草农艺性状的改善。
表3 各处理下的烟草农艺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3种杀菌剂灌根法均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效果最好,第2次调查防效达到80.02%,且对烟苗具有刺激生长作用,显著地改善了农艺性状,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
由于烟草青枯病病初次侵染源以作物根际土壤为主,且病原菌直接进入寄主维管束为害,故药剂防治必须在烟草移栽后及时进行,并确保灌根容量,连续3次以上,方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其为害的目标。50亿CFU/g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系生物制剂,其使用后对环境安全,有利于烟草的绿色生产。在使用过程中建议将上述3种药剂轮换使用,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1]朱贤朝,王彦亭,王智发,等.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4~35.
[2]王金文.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J].中国烟草,1989,(4):12~14.
[3]赵志峰,杨梅林,罗正友,等.新型抑菌剂K系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研究(Ⅰ)[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1):64~71.
[4]蔡健和,黄福新,石保峰,等.利用嫁接技术防治烟草青枯病试验研究 [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5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