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泛在学习网络系统的文化认同培育模式探究*

2015-12-03邵晓霞刘治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网络系统身份学习者

邵晓霞,刘治明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741000;2.兰州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甘肃 兰州730000)

预防和缓解信息时代文化多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震荡与冲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全球多元一体化真正成为人类走向信任、理解与合作之途,形成积极、健康、反思性的全球认同,是置身当下的各民族人民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责任。毋庸置疑,它以各民族人民清晰的、积极的、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为前提。然而,业已出现的问题是,文化多元化及信息技术普遍化的现今世界,全球化的大众传媒、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加之地域间、国际间人员频繁的流动,使得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对置身于信息时代的青少年而言,不利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拟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泛在学习网络系统,尝试架构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培育模式,以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对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起到正向、积极的培育作用。

一、依托泛在学习环境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必要性

泛在学习,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萌生于南宋理学家朱熹之言:“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在信息时代,其发生于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整合型环境,且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背景、以物理空间为存在形式、以信息技术为凭借手段,作为一个完整的整合空间而运行。[1]可见,集社会、物理、信息及技术于一体的泛在学习环境,“能够为信息时代置身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平台,进行对话、交流与互动”。[2]

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使人们以不容置疑的姿态进入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文化多元的推进,使得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往来互动日益频繁,碰撞与冲突便在所难免。因而,置身此背景下的人们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亦随之而来。犹如学者所言:“自90年代爆发了全球性的认同危机,几乎随时随地人们都在问,‘我们是谁?’、‘谁跟我们不是一伙?’”。[3]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已然成为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而且,此危机对青少年的影响尤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民族观决定了未来中国民族关系的走向,故其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更令人堪忧。因为对任一民族人而言,民族和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有着混乱的、未经思索或消极的种族与文化身份认同的个体,等于缺少了健康的、积极的个人身份的一个核心因素,[5]不利于其正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形成。所以说,“学生只有在获得了明确而积极的反思性文化身份认同以后,才可以形成一个反思性的、积极的民族认同”、[6]国家认同,乃至全球认同。

置身信息时代,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形成受制于其所置身的时代与环境。那么,可否利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泛在学习环境,为不同民族青少年提供一个平台,对其文化身份认同进行培育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泛在学习环境培育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于:任何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都是渐进的、阶段性的,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个体或群体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的,[7]而泛在学习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利用泛在学习环境,培育未来民族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可能的。这也是泛在学习网络系统所独有的优势所凸显出的。

二、基于泛在学习网络系统培育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优势分析

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通过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群的信息交流,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习得。由于泛在学习网络环境所独具的特点,其便被予以培育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期待。

1.泛在学习特点有利于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培育

就泛在学习的特点,学界达成以下共识:[8]

永久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都会不间断地被记录、积累,且永远被保存。它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反复查看已有学习资料,重复尝试当初的情感体验。可获取性:指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各种学习信息。这对于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即时性:指学习者不论置身何处,都可以即时地获取所需资料与信息,不会因其所处位置而受限。交互性:意味着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与专家、教师或同伴进行信息交流而获得需要的最大信息量。场景性:指学习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这有利于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因为文化本来就渗透于生活。因为群际之间事实性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也将有助于发展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尊敬与接受。[9]适应性:指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支持,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利于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的共时、历时且不断建构、重塑的需要。以现实问题为核心:指它是一种能够满足学习者需求、旨在解决学习者在现实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过程。[10]

综上可知,泛在学习融于日常生活,无所不在,学习者能够从生活环境中收集所需信息,获悉与情境相关的学习活动及内容。[11]且能够用以解决现实问题。故其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培育提供了适切的条件。

2.泛在学习技术及设备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培育提供了物质支持

从技术层面看,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主要通过泛在计算技术而实现,此技术使得信息空间、物理空间相融合,从而泛在学习得以产生。构筑这种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学习终端机器、通讯网络及可实现智能计算的软件支持平台。[12]

其一,学习终端机器。其二,通讯网络。只有借助各种移动网络,各类智能学习终端才能实现与多种学习方式的无缝连接。其三,泛在软件支持平台,包括软件支持平台的动态性、自发性,设备的异质性以及网络连接的稳定性等。因为通过智能计算,才能形成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无缝连接,泛在学习才可以实现。而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设备主要有三种模式[13]:第一,可穿戴计算模式;第二,信息设备模式;第三,智能交互空间模式。由此可见,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设备有分散、多样、连通、简单等特性。[14]

综上可知,在终端学习机器、通讯网络、泛在软件支持平台等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网络环境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多样、简单、无限连通的学习,且能够分享无限动态生成的网络资源,为不同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3.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培育架构了社会认知网络

从上文可知,泛在学习网络环境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整合型环境,它集社会、物理、信息及技术于一体。在此环境中,学习随时随处发生,且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背景、以物理空间为存在形式、以信息技术为凭借手段,作为一个完整的整合空间而运行。其拥有完整的泛在学习网络环境的概念模型和泛在学习网络系统(见下文图1和图2),为不同民族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

泛在学习概念模型如下图(图1):[14]

图1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

由图1可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环境,泛在学习网络是由多层面、多维度的整合型环境构成的。学习网络系统包括四个子网络,由里至外有通讯网络、资源网络、人际网络以及社会认知网络(图2)。[11]

图2 泛在学习网络系统

由上图可知,泛在学习网络系统由从内到外四个不同的子网络构成,通讯网络置于最里层,其次为资源网络、人际网络,社会认知网络置于最外围。构成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的排序说明了各自在整个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置于最里层的通讯网络为整个网络系统的基础网络,负责底层数据传输;基于通讯网络所传输的数据,资源网络将数据资源各节点通过语义网络关联形成可无限扩展的内容网络;人际网络主要涉及学习者群体,以通讯网络和资源网络为基础,由置身其中的相关学习者群体所构建的关系网络;社会认知网络则是基于人际网络建立的,聚集了所有学习者的认知而成的智慧网络。[11]

三、基于泛在学习网络系统的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模式架构与探究

1.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模式的体系结构

基于上文的探讨,笔者尝试建构适于在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培育不同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的模式,其中的体系结构(见图3),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模式,即数据服务层、功能模块层,以及用户浏览层。其中位于客户机端的是用户浏览层、网络服务器端为功能模块层,数据服务层则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

(1)用户浏览层

这一层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任何请求信息,并即时得以显示,Web服务器将会返回响应信息。因此,该层是与用户直接进行交互的界面,用户通过介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移动手机等终端设备,利用IE、SOHU等浏览器可进入平台进行网络学习。[15]

同时,由于泛在学习网络是一种整合的、无缝的环境,社区、家庭、教育机构、工作场所等都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在对不同民族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的培育过程中,可以凭借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的通讯网络(详见下图4),即通过互联网、移动网、数字电视网等无线通讯网络将来自不同社区、家庭、教育机构以及工作场所中各民族的文化信息传输至泛在学习网络空间,作为泛在学习网络系统青少年文化身份认同培育的主要资源。

图3文化认同培育模式的体系结构框架

图4通讯网络

另外,用户浏览层也应该形成人际网络。置身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的学习者(包括助学者),他们是一个无限扩充的群体,新的用户每时每刻都会产生。[13]从而,由源源不断的情境相关群体或智能知识主体组成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换信息,并能通过协作的方式解决来自相同学习目标和兴趣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置身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的青少年,以民族文化资源网络为中介,在资源共享的学习过程中长期交流、沟通,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16],并在这种交流、协作、分享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知识与人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人际网络(如图5),并能持续不断的获取所需的知识。[17]在这样一个整合性人际网络学习空间,青少年能够获悉全方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知识、信息。

图5人际网

(2)功能模块层

这一层是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系统的中间层。其主要功能在于接收浏览器的各类信息,并将查询到的信息提交至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将查询的结果再返回至浏览器。模式中的的应用功能全在该层实现。[15]

(3)数据服务层

数据服务层包括用户资料库、任务库、资源库、学习评价库等数据库。具体来说,用户资料库用来存储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任务存储于任务库,包括任务目标、任务内容等;学习评价库中的数据包括各种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等信息,同时可追踪记录评价的数据结果;而资源库则用来存储有关民族文化内容的本地资源库和网络资源。[15]其中资源库的信息内容,因其与民族文化相关,所以构成语义关联的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它以每个民族的文化内容为节点,各个节点以语义相连,是一个动态生成、无限扩展且能够满足无限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无限民族文化资源网络。其中,民族文化信息来自56个民族,包括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见图6)。因而,民族文化资源一方面作为知识的载体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另一方面亦作为学习者与他人建立人际网络的中介点,学习者通过情境感知设备能够与情境相关群体或智能知识主体,以自然的方式交互、共享网络资源。[18]

图6 资源库

2.实施过程

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使置身其中的所有情境相关群体或智能知识主体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构建起了人际网络,并在无限的扩充中,形成社会认知网络,亦为泛在学习网络系统中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模式架构图(见图7)。

(1)用户注册

这是第一步,实现于通讯网络层。在这一层,实现对各用户(学习者和助学者)的信息进行管理,分不同的模块,如学习者、助学者中心等,其中每个中心又可以根据不同民族、学习者分为下一级的子模块。同时,授予不同用户不同的操作权限。用户在首次访问该网络时需要注册个人基本信息(真实信息),注册成功后获得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方可登录该网络空间,组成情境相关群体,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图7 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模式架构图

(2)任务呈现

这一环节是核心步骤之一,通过互联网、无线网、数字电视网等无线通讯网络技术创设尽可能接近不同民族生活的任务情境。在此情境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及不同认知水平,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内容,设计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且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以供学习者进入具体情境后完成。需要强调的是,任务是分不同层级的,比如初级学习者的任务:能讲出自己最熟悉的民族的名称吗?较高水平的学习者的任务:你怎么看待“汉族姑娘王艳娜无偿捐肾给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的事例等。

(3)头脑风暴

这一环节需要分步骤渐次完成。

第一步,个体思维,形成初步想法。首先个体学习者成功登录之后,阅览自己所在中心的具体任务。之后,对自己需要学习的民族文化资源信息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思考,进而进行自我提炼。然后,在对民族文化信息源理解的基础上,个体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先验知识,初步形成自己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并尽可能多地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此时的观点与方法尚处于猜测层面,正确性、可行性有待证实。

第二步,群体思维,协作交流。这一步分为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同步交流,即群体思维阶段。借助QQ聊天室、MSN群等工具,每个学习者自由发表自己的初步认识和观点,同时共享群体中同级别其他学习者的观点与看法,最终就有关不同民族文化问题的看法在资源共享、观念分享中达成群体共识。这一过程中,同级别的文化个体自我反思,并与群体比较、对比。

第二阶段,异步交流。经由E-mail、BBS等工具,不同民族、不同级别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低级别学习者咨询,高级别学习者为其答疑),不同文化个体就民族文化内容所形成的初步认识及问题解决办法进行修正、完善,并将其提交至师生共享空间。

第三步,助学者加入,获悉解决方案。

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教师、专家进入助学者中心,对学习者已提交的相关观点与解决方案进行审阅,并在共享空间进行实时讨论。同时,助学者利用动态的社会认知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民族案例榜样,并不断更新,以帮助不同文化个体重塑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

最后,结合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以帮助学习者能够从不同民族文化视角理解问题的实质,凝练自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并对已经形成的任务完成方法与步骤进行完善。

(4)完成任务

在不同民族的教师、专家等助学者的指导和帮助下,不同民族文化主体逐渐形成更客观、公正的他民族文化观,并且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既定任务。

(5)任务评估

这一环节,是对不同文化主体其文化认同培育效果的有力保证。对于任务的评估,采用动态评估形式,包括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不同民族的教师、专家、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不同级别的学习者;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档案袋评定法、苏格拉底研讨法等质性方法及考试等量化研究方法;多维度的评价范围:任务解决的程度、民族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他文化的看法与容忍的认识等。同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及时反馈与指导,以利其对自己文化认同的修正与提升。

四、小结

总之,泛在学习网络系统,这种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共同体在共享中组建并无限扩展的网络,能够满足不同民族青少年社会化学习的需要,也符合其文化身份认同的重塑与构建过程。青少年以自己置身的社区、家庭、教育机构等为民族文化内容的信息源,以数据服务层、功能模块层,以及用户浏览层所构成的支持性学习环境网络为平台,通过与置身此环境中的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互动,形成公正、客观地认识那些与自己所属文化相异民族或群体的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观点与看法,且能够包容、接纳、理解、进而内化这一群体或民族的兴趣、标准和角色期望。在此基础上,建构、重塑自己的民族观、价值观,且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行为准则,并将其作为自己所属文化—内群体文化与他文化—外群体文化中的处事方式之参照系,在内群体文化与他群体文化的对比、比较中重塑并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19]从而达成对其正向文化身份认同培育的目的。

[1]余胜泉等.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2):47-53.

[2]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19-24.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35.

[4]Brodkin,K.(1998).How Jewsbecame white folds and what that says about race in America [M].New Brunsw ick,NJ:RutgersUniversity Press.

[5]Derschow itz,A.M.(1997).The vanishing American Jew[M].New York:Little Brown.

[6]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130-135.

[7]邵晓霞.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1):130-135.

[8]付道明,徐福荫.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7):94-98.

[9]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130-135.

[10]潘基鑫,雷要曾等.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2):93-98.

[11]余胜泉,杨现民.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J].开放教育研究,2009(2):47-53.

[12]王民等.面向终身学习的U-Learning框架:城域的终身学习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0(9):30-35.

[13]Weiser,M(1991).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entific American,(3):94-100.

[14]李卢一等.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9-12

[15]邱飞岳等.基于4C/ID模式的复杂学习支持平台构架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4):67-71.

[16]张建伟.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远程教育,2000专辑:52-54.

[17]余胜泉等.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18]杨现民,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72-78.

[19]邵晓霞.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实现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2(2):15-18.

猜你喜欢

网络系统身份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跟踪导练(三)(5)
基于DEMATEL-ISM的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高速公路网络系统配置浅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