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2015-12-03闫志繁
闫志繁
【摘 要】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使人心情愉悦,赏识使人头脑灵活,赏识学生不仅彰显教师魅力,而且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本文笔者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教育;赏识教育;方法探究
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使人心情愉悦,赏识使人头脑灵活,赏识学生不仅彰显教师魅力,而且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从教二十余载,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赏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逐步走向成功。《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我想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从而使学生有被发现、被认为、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产生自信,继而不断进步。
作为教师对待你的学生要有这样的意识“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要经常说“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坚信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人的生命中。
作为父母要有这样的想法“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赏识不同于一味地无条件的表扬,它是被赏识者卓越才能的真实表现,也是赏识他人者对被赏识者能力的积极肯定。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几乎全部为独生子女,家庭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被两代人所宠爱,听惯了夸奖和赞扬。当他们离开家庭走入学校,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迫切想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宠爱,并且每一个孩子也都在刻意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呈现给老师,渴求从老师这里获得肯定,从教二十载,无论是做班主任还是科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学习好却不爱劳动或者爱劳动却不爱学习的学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又了解到有上述倾向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并不一样,细究其原因,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在家里也比较懒惰,但在学校里孩子为获得老师对他的肯定和赏识,从行动上克服自己的懒惰,变得非常勤快,同时因为自己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赏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勤快人”,老师的赏识让它愉悦,使他获得积极的肯定信号,并在老师的肯定中快乐的成长。
赏识者在赏识他人的同时获得的是友谊,被赏识者在别人重视的目光中获得了自信。我们常说自信是人通向成功的基石,可见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尤其是世界观即将初步形成的青少年,内心充满足够的自信,会使他们健康地生活,从而努力地获得成功。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来越坏。曾经有一个在八十多人中成绩排名末三的一个孩子,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清爽利落的小男孩,交流中语言表达脉络清晰,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愚笨顽劣的孩子,细聊一会,我才发现这个孩子由于在低年级时比较贪玩和家长的疏于管理,孩子成绩始终不理想,随着所学知识难度的加大,知识链条脱节,成绩更不如从前,孩子在学校因成绩不好多次被老师找去谈话,渐渐的对班主任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心想反正也不被老师赏识,索性不去理会,学习更不求上进了,自信心也逐渐减弱。这是一个多么失败的教育案例,究其原因,错不在教师使用同一标准要求学生,而是用同一个标准赏识每一位学生,这样相比较表现差甚至一般的孩子始终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始终看不到老师赞许的目光,也就始终不能获得自信、肯定,更难以获得成功。针对所教学生的千差万别,作为一名为孩子未来成长、获得成功而铺路的教师而言,要有针对性的为每一个孩子树立“最近目标”,使孩子抬抬脚、伸伸胳膊就能够到树上的苹果,而不是望果兴叹,使每个孩子都因自己不同程度的成功表现获得喜悦,获得老师的赏识。
赏识他人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桥梁。赏识学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教师在对每一位学生的赏识中收获一份满足、一份希望。学生从教师的赏识中获得了自信和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赏识中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