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网络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2015-12-02李春燕
李春燕
摘 要:本文从搭建学校网络化工作平台,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以区互动空间为平台,促进自我反思,提高专业素养;依托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合理运用网络平台,促进教师成长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平台;教师成长;促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18-01
一、搭建学校网络化工作平台,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现代学校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特征之一,现代教师必须适应这种工作方式。我校积极向信息化管理迈进,搭建学校网络化工作平台,为教师适应网络化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
1. 建立“校园网站”。创建独立的学校网站。网站设有“学校简介”、“校园快讯”、“德育之窗”、“教育教学”、“特色建设”、“教学资源”、“图像资料”、“教师园地”、“学生园地”、“校务公开”等栏目。精美的网页设计、丰富而及时更新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关心我校的网民。
2. 设立“校园论坛”。开设独立的校园论坛,并与校园网站链接。论坛设置“学校工作”、“校本培训”、“网络教研”、“常规管理”、“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栏目,全校教师均以实名注册方式参与。扩展注册范围,邀请各级专家、教研员和名师以及本教研共同体的老师参加。
3. 开辟“学校博客”群。利用学校服务器开辟“学校博客”群。学校对教师个人博客统一设立“常规工作”、“教育随笔”、“案例评析”、“教研论文”、“快乐阅读”、“师生园地”、“生活空间”、“个人收藏”等八个一级目录,二级目录由教师个人创设。学校分配给每位教师2G空间,要求教师人人有博客,并经常性地把教学资料、学习感悟、经验总结、素材积累等都发布到个人博客上。
4. 建设“教学资源”库。利用服务器建立专门的“教学资源”库,按“课件光盘”、“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试卷资源”、“优秀软件”等类别,收集和储存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支持。
二、以区互动空间为平台,促进自我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教师成长的核心问题。学校没有搭建自己的教师博客平台,信息中心就利用区互动空间,为每个教师申请一个账号,并建立自己学校的空间群。这样教师就可利用区互动空间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我们提倡老师们将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于空间日志,相互学习,交流讨论,同时也欢迎教师叙写生活乐趣,记录人生百味。而在发贴、回贴的过程中好的贴子会吸引更多人读贴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话题。而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教师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催人上进。同时,信息中心为了增强广大教师利用互动空间这一平台进行学习交流、信息沟通的热情,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信息中心每月进行一次“博文之星”的评选活动,并出台了详细的评分标准。
三、依托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教研协作空间是市教研室、市电教馆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它就是一所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学院,拥有着分布全市的教师。借助教研协作空间,教师可以观看专家的视频讲座、市学科带头人的微课,参与学科教研沙龙、教研活动,撰写教研心得、教学感悟。这样,教研团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跨越时空地平等地互动交流,教研团队能够随时听到教师们的心声,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疑问,广大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专家的回应与引领,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学资源平台应用以课程资源体系建设为主,服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包括微视频、试题库、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借鉴、创建、共享、分享,既可以学习,也可以被学习。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由专家、领导或同行主讲,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这种交流是面对面进行的,不少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转地提反面意见,这样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而网络教研一般由专家或同行在线,因其隐蔽性,使大家不再有这些顾忌,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什么说什么,即使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也会直说。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思考,无论是教师,还是专家、教研员,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
网络教研延续研究,空间无限。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即使活动中所渗透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要再通过参加活动的教师转达,其效果往往也会大打折扣,如时间远久还可能会遗忘。而网络教研,可以把活动的内容或活动中所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一位所需的教师,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发表评论,甚至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网络发贴与同行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通过网络教研,教师还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等发贴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式,促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也要跟随着发生变化。网络已成为学校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的重要平台,年轻教师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长,网络教研已经成为学校教研工作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