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的作用

2015-12-02李春玲

关键词:经典诵读渗透途径

李春玲

摘 要: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始终以“诵读中华民族之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之正气”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经典诵读;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06-01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那么,诵读国学经典究竟有何作用呢?

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在常规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利用早读课、课前三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经典诵读。甚至把经典诵读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还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反复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经典的兴趣、甚至能背诵更多的名言佳句。念古典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美、音律美,这真是读书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如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能够运用所学诗句和经典古文,增添了文章的底蕴。还有些学生能够模仿所学诗歌进行写作,虽然诗作还显稚嫩,但充分说明诵读经典对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读经典诗文,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三、陶冶情操,端正品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开启智慧。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喜欢这么一句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学生们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注重细节的严谨学习作风。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为高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那么,如何选择诵读的材料呢?我认为应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唐诗宋词名篇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我们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打造书香校园,诵读国学经典”的号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组长贾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本组教师编写了国学经典读本《古韵晨风》,我有幸参与了编选工作。《古韵晨风》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孝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名篇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让不同年段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在教学中,以《古韵晨风》为依托,充分利用早读课,校本课,或平时上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自由诵读、或小组诵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既熟悉了文本,有强化了记忆。学校也为此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诵读经典,不但能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使其身心平衡发展,自制力和自觉性得以提升。长期的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为此,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沐浴经典、浸润书香。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渗透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