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

2015-12-02朱萍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彼岸表象图画

朱萍

一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都应基于儿童成长的需要。走进儿童阅读视野,捕捉到儿童对绘本的喜爱,我对绘本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学绘本故事,就是满载我习作教学理想的小小摆渡船,我与孩子们一起用情感和智慧的双桨划向自由表达、充满童年幸福的彼岸。

一、摆渡,带来彼岸创造力的种子

文学绘本,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故事,且二者起互补的作用。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享受到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1.绘本阅读使儿童在对整本书的阅读中,有了创造力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在绘本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悄然为儿童成长播下了一颗颗创造力的种子。绘本作文教学的彼岸,满是绘本故事奇妙的想象和令人惊讶的创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着儿童无穷又奇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我的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美国插画家大卫·威斯纳的不少作品进入了孩子们的习作课堂,他的作品中的许多联想、表达,对成人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几乎是零距离地贴近儿童的心灵。再如《阿罗有只彩色笔》,带来了“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小孩”阿罗,《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则展现了儿童平淡无奇生活中的动人想象……学习中,儿童创造性的想象有了发展,这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

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2.绘本阅读使儿童拥有了丰富的形象积累和创造。

文学绘本依赖图画暗示故事,丰富的图画带给儿童审美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创造力。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儿童观察、体验绘本图画内在的意蕴。因为是内在的,所以并不能凭借感官去直接感受。因此,就必须引导儿童通过想象中的体验活动去捕捉和揣摩,与此同时,创造性的因素便悄悄渗透其中了。譬如,《7号梦工厂》的画面,具有强大的张力、磁力,牢牢锁住了我们的眼睛。如其中的一幅图(见下图),当那些打破常规的鱼形云出现在空中后,小猫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奋力仰望天空。海面上,则是跃出的鱼儿,全都张大嘴望着空中的“同类”。但是,惊讶不已的小猫和鱼儿在说些什么呢?则要求儿童通过想象、体验来了解。

或许,小猫在说:“呀,我们的美食怎么飞起来了?”或许在说:“空中飞的是鱼儿吗?难道是我的眼花了吗?”……

当儿童把注意力转移到画面背景后,体验就更有意思了:鱼形云朵飘浮在美国繁华的城市上空,这又给奇幻的想象增添了些许真实感,乐趣无穷。

如果说,儿童大脑中原先储存的经验和当前感受的绘本画面是“此岸世界”,那么,对绘本图画意蕴的体验和领悟,就是儿童通过积极想象所创造的“彼岸世界”了。也正是荡桨在这样的此岸和彼岸的过程中,儿童的主观创造性逐渐表现了出来。

3.绘本阅读发展了儿童感性形象的选择性和独特性。

儿童在阅读绘本时,接触的是视觉形象,可以通过视觉引起真切的形象感,且会引起主动的理解和联想。尤为珍贵的是,面对同一幅图画,每个孩子会因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兴趣爱好、关注画面的焦点的诸多不同,形成的新意象也不尽相同。绘本图画的造型、色彩、气氛、线条、背景、细节,甚至是线框都可暗示故事,具有叙事功能,其丰富性决定了它可以为儿童提供多元的选择。

譬如,绘本大师大卫·威斯纳的另一部作品《疯狂星期二》:奇幻的晚上,青蛙乘坐荷叶飞毯来到了小镇,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青蛙潜入老奶奶家里,老奶奶睡着了,青蛙却在看电视。

当这几幅画出现在儿童面前时,教师着力鼓励儿童大胆想象,珍视儿童独特感受。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孩子都会做出个性化的选择:有的孩子对画面的明暗比较敏感,于是会被画面制造的诡异气氛所吸引;有的孩子情感非常细腻,于是会一下子关注到图画里老奶奶的孤独;还有的孩子很细心,于是会捕捉到别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角落里那只受惊的小猫……当儿童在画面中捕捉到感兴趣的、个性化的表象之后,便会有了独特的体验,就会产生富有新意蕴的意象。这时,由于想象的参与,儿童脑海中关于绘本图画的独特的新画面便产生了,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摆渡,带来彼岸创生故事的能力

儿童作文创造力的形成依赖于丰富的表象,同时语言发展也是极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在绘本阅读中,儿童积累并创造了富有个性的、多姿多彩的表象。那么,绘本作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个故事”的创生与交流,则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语言

基础。

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显然,这“第三个故事”一定要通过与读者对话、互动才能完成。绘本作文教学的使命在于将“绘本”引入作文教学,开发利用这一课程资源,与绘本阅读紧密结合,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创生“第三个故事”,并为其述说、交流、发表“第三个故事”搭建平台。实践表明,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引导儿童创生“第三个故事”。

1.从儿童的观察与再造想

象出发,向彼岸推进。

当文学绘本中那些奇幻美妙、别具一格的画面投射在儿童清澈的眼里时,常常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教师适当引导,儿童就会主动地再造想象,变“静”为“动”,让画面活起来,形成具有个性的“第三个故事”。譬如,《獾的礼物》这个温暖的文学绘本故事,叙述了老獾活着时带给周围朋友们真诚的帮助,留下了爱的礼物。当孩子们读到下面的图画和文字时,经过观察与想象,奔涌出来的故事就很动人。

獾举起手里的冰刀,向青蛙发出邀请:“一起来吧。”“我……不会……溜冰……”青蛙低声说。獾直起身子,推了推眼镜,笑了:“没关系,你拉着我的手就行了。”青蛙紧紧地抓住獾暖暖的大手,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初次穿上冰刀,青蛙根本找不到重心,开始左摇右晃。“别紧张,膝盖弯曲。”獾拉住青蛙一边说,一边示范。青蛙却紧张得浑身僵硬,不知所措。獾并不着急,牵着青蛙的双手,慢慢倒溜,不时轻声提醒他注意脚的方向。很快,青蛙越来越放松,越溜越好。“让我们做个游戏吧!”獾提议,“你拽着我衣服的后摆,我们一起溜。”“我还不行哎。”青蛙有点不自信。“试试吧!”青蛙终于松开獾的手,抓住他衣服的后摆。獾沿着池塘边慢慢地滑行,一点点加速。青蛙虽然紧张,但跟上节奏后就不再害怕了。迎面吹来的风不再寒冷,山谷间回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

(吴欣远)

其间,关于绘本阅读的“第三个故事”,儿童主动尝试着选择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组合方式表达出来,而且,言语实践丰富了图画的表象,同时促进了表象运动的深化。在创生“第三个故事”的过程中,儿童脑海中的表象运动和语言运用始终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作文的创造力也就悄悄地培养并发展了。

2.从儿童的联想与创造想象出发,向彼岸靠近。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精心选择,巧妙引导儿童从绘本图画或文字的空白点出发,通过丰富联想,体验创生“第三个故事”的愉快,发展作文的创造力。譬如,大卫·威斯纳的作品《1999年6月29日》中小霍莉的科学实验带来了一个奇异事件——各种巨型蔬菜飞临美国各地!教学中适当选取图画中的空白点,通过假设和推测,儿童爱幻想的天性立即被释放,创生了一个个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

绘本画面中,太阳刚刚升起,一个个巨型萝卜在云雾中飞翔。有的孩子就循着大头萝卜飞行的方向,自由展开想象,创生出一个个以巨型萝卜头为主角的奇幻故事。画面中更有皇帝豆群笼罩利末特镇、一棵巨大的西兰花落在了霍莉家的后院、大型红辣椒飘浮上空无法降落,以及蔬菜事件带来的“南瓜地产”“土豆主题乐园”……选取这些画面空白点适当引导,都可以激发儿童积极

地创生出富有个性的“第三个

故事”。

由于每个儿童大脑中积累的经验各不相同,所以,由联想唤起的表象各不相同,由表象唤起的词语也各不相同,这些由儿童创生的故事,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创造性,从而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

3.从儿童的模仿天性与当下生活出发,向彼岸逼近。

我们知道,客观现象和对象储存在大脑相应的部位,一旦遇到相应的刺激就会被唤起。这种心理活动在儿童阅读绘本故事时一样适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从儿童爱模仿的天性以及他们当下的生活出发,在现实生活的“此岸”与故事创生的“彼岸”之间,留下无限优美的“航线”。

《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阅读、引导后,儿童类似的生活经历会很容易被勾连起来——

记得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总是摆不好手型。最着急的人不是我,而是妈妈。压根儿不懂音乐的她,一遍遍地回忆着、模仿着钢琴老师的样子,耐心地教我。可我还是不能做出标准动作来,手型极其难看。妈妈并没有冲着我发火,而是又辛苦地站在琴凳后面,努力伸长了自己的手臂,从我的背后伸过手来,托着我的手,帮助我体会手握小鸡蛋弹奏的感觉。妈妈的付出并不见效果,我的心里好难受!妈妈却无声地笑笑,真的拿来了两个鸡蛋放在我的手心里。我惊讶极了!弹琴时手心向下,怎么能握住?妈妈又笑了,在我小小的双手之下,用她那大大的手托住鸡蛋。随着我双手的移动,妈妈的手也跟着小心地移动……一曲练习完毕,忽地,一颗晶莹的汗珠悄然滴落在我小小的臂膀上……

(刘 晔)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写的是现实生活,有对绘本故事构思的模仿,运用的是儿童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情感。其中的模仿有着重要的智力价值,它不仅是儿童再造思维的发展,也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摆渡,带来彼岸自由表达的畅快

在研究中,我执着地在此岸与彼岸间摆渡,和儿童信步在各种形式的文学绘本间,感受着童心的温暖,收获着儿童情感深处无限美妙的想象和创造,收获着来自彼岸自由表达的畅快。

由于在绘本作文实践中,儿童积累了众多富有原型启发意义的图画表象,储存了不少伴有文字的表象,所以,在适宜的情境下,这些表象就会积极运动,表现出带有儿童鲜明个性的作文创造力。

1.走出绘本,拥有了自由表达的习作课堂。

一节习作课上,我引导孩子们以“熟悉的课堂”为话题开展讨论。有孩子竟由“课堂”联想到了毫不相干的“饮料”,由此引爆了整个习作课堂——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满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可乐”数学课堂。张老师微笑着出示了一道难题。瞬间,探索数学奥秘的激情被燃烧起来。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到飞速运算的“唰唰”声,好似可乐瓶内泡泡上蹿的“嗞嗞”声。汗水从脸上滑落,带着一丝焦急和紧张,还听到一时迫不及待的跺脚声,酷似可乐刚含在嘴里的些许麻舌,却又带来更多的刺激感受啊!“45!”“45?”“45!”……不知是谁带头报出了答案,接着,报答案的声音此起彼伏。“对!”顷刻间,全班沸腾了,又像极了可乐带给我们清爽心灵的感觉!我爱“可乐“数学课堂!

(张曦若)

课上,孩子们进一步想开去:“粒粒橙”语文课,“乌龙茶”数学课,“红牛”体育课……并且,他们还由“饮料”课堂的新颖联想拓展开去,联想到了“风筝”课堂——体育课,“鲜花”课堂——美术课,“大海”课堂——数学课,“枫叶”课堂——语文课……

显然,常常处于绘本学习的孩子们,在日常的习作课堂中,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造力。走出绘本,儿童慢慢拥有了表象联想的自觉。他们可以根据一定的目标,由一个表象联想到另一个或者更多的表象,创造性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动而又有新意。

2.走出绘本,拥有了一个个心灵丰富的儿童。

在研究中,我对一个个儿童独特的精神生长状态,也做了较持久的观察与探究。不少孩子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对某一种风格绘本的特殊喜好,坚持积极主动练笔。例如,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大卫·威斯纳的作品,不断尝试着写幻想系列文章,还自发组织交流、展示。有的孩子喜欢绘本图文交融的表达方式,在用文字记录的同时,配上颇有灵气的图画……一个名叫高歌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阅读过近四百本绘本故事,并乐于经常撰“文”配“画”。五年级下学期,她的一篇《彩色的爱》(如上图)就被《东方娃娃》杂志社以微型绘本的方式刊发。杂志主编余丽琼老师专门撰稿,评述了高歌的阅读与成长。

很多人都明白绘本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表现绝不是当下的,一个读着绘本长大的孩子,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审美感受、情感世界,尤其对爱的理解都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因为精美的文、图就那样一天天、一点点渗进孩子的心里,在童年的河里累积着甘泉。那么,不禁要问的是,什么时候才能看出这些孩子的特异之处?每一次演讲遇到这样的提问,我的回答都是:总有一天。因为没有熟悉的案例,也因为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我无法给出具体的那一天,但认识朵儿后,我要说,这一天,并不远,甚至近在眼前。

这篇《彩色的爱》再次让我惊讶,不仅文从字顺,而且画面感强,朵儿对母爱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成人,因为她洞察了爱的真谛,用颜色生动贴近地表达了妈妈对她以及她对妈妈的无条件的爱。我知道,她的心里,童年积累的甘泉正在叮咚流淌。一个有表达能力的孩子,一个内心富裕的孩子,终生,都会美丽。

(节选自余丽琼老师的“编辑手记”)

如今,高歌已升入中学,中学各科教师对她最集中的印象是:心灵丰富,语言表达有新意。当然,不能把这样的结果完全归功于绘本阅读和绘本习作,但是,由这样的儿童成长的个案,依然可以使我们从绘本习作教学中找到坚持与孩子们一起往彼岸摆渡的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彼岸表象图画
彼岸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幸福不在彼岸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透过表象看公式
图画捉迷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