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鄢陵县:“五网”立根基 农业显佳绩

2015-12-02李君楼张水勤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林网鄢陵县项目区

李君楼 张水勤

农业要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是根本。2014年以来,河南省鄢陵县委、县政府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抓手,以长期有效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根固基,及时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强化管理,细化责任,注重整合,扎实推进,对项目区内的“路网、林网、沟网、管网、电网”进行了彻底改造和治理,从而使项目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有了飞跃发展。

项目区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鄢陵县2014年兴利工程共新打机井182眼,配备潜水泵150台,配备井架132台;修复旧井182眼,配备潜水泵182台、井架182台。配玻璃钢机电保护箱30套,埋设地埋电缆124.64公里,埋设玻璃钢材质出线口314个,安装变压器16台,架设高压线3.2公里,建固定喷灌500亩,安装地埋管道102.88公里;共整修沟渠157.7公里,新建桥涵203座,维修桥涵36座;取土化验250个样点,整修田间道路106.3公里,新植林木109944株,建林网网格100个。通过对项目区的改造和治理,项目区农田生产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3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6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2万亩,年节约水量92.4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6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2万亩,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2万亩。该县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田,为粮食丰产及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鄢陵县项目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再加上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使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去年冬季遇到旱情时,项目区广大农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新建水利设施,及时对小麦进行了浇灌,有效缓解了旱情。今春小麦病虫害较为严重,县农开办组织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在项目区麦田举办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现场会,取得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所有麦田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装备、新设施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促进该区粮食产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据估算,项目区可新增粮食产量384万公斤、油料3.94万公斤、蔬菜70.4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153.42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基础设施的改善,科技项目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优质粮种植面积达100%。由于产业化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使项目区新增花木、蔬菜面积达1500亩。据估算,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达1153.42万元,新增花木产值650万元,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1719.55万元。

生态效益大为改善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利用。农田林网防护林面积达2万亩,可降低风速20%~40%,林网内土壤蒸发量降低15%~30%,可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增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年节约水量达92.4万立方。多项农业措施的实施,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上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社会效益凸显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内的生产条件可大大提高,使项目区形成了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科技先进、道路畅通、生态和谐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开发前的7600元增加到8404元,增加804元,增长10.57%。农业综合开发注重项目区桥梁、道路、绿化等工程与农村交通、农民出行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相互配套,做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促进了乡村文明和基层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林网鄢陵县项目区
寅阳镇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求实上善逐梦行 百年鄢高谱华章——奋进中的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求实上善逐梦行 百年鄢高谱华章——奋进中的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鄢陵县
完善农田林网建设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鄢陵县
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对策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