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葛浩文研究状况的CiteSpace分析
2015-12-02张继光张政
张继光 张政
(1.北京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2.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徐州 221116)
1.引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圆中国几十年的诺奖梦,纠结了中国作家甚至包括普通读者在内的整个读书界大半个世纪的“诺奖情结”终于得以释放或缓解。中国有多位作家在过去有很高的获得诺奖的呼声,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莫言终于取得了成功?学界普遍认为,莫言的获奖与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拥有一定数量的外国读者有重大关系。译者们的付出为莫言的获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所有译者中尤以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表现最为突出。葛浩文是莫言作品英语版的“御用译者”,目前已翻译成英语的十部小说全部出自葛浩文之手。由于西方国家精通汉语的译者极少,莫言作品翻译到德、法、意、瑞典语等语种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葛浩文的英译本为母本转译而来或以其英译本作为重要参考,“葛浩文为全世界的译本垫了底”(张耀平,2005:75)。因此,葛浩文译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莫言作品在西方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莫言的获奖,葛浩文“功不可没”。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在国际上影响力却非常小。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战略,努力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走出去,首先需要把负载中国文化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翻译成外国文字,让外国读者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借助像葛浩文这样的精通英汉双语、同时了解国外读者需求及阅读期待的译者完成这个神圣使命。然而由于“时间差、语言差”(谢天振,2011),国外像葛浩文这样的优秀译者凤毛麟角,中国文学外译主要还是要靠中国译者完成。中国译者应挑起“走出去”的大梁,但他们首先需要向优秀译者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正如孙会军所言:“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汉英、英汉翻译的人来说,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向翻译大师‘拜师学艺’——认真对照原作比读翻译大师的翻译作品。而就汉英翻译而言……当今最好的老师莫过于葛浩文先生了。”
目前国内学者、译者向葛浩文“拜师学艺”学习、研究现状如何呢?我们将借助CiteSpace这一新兴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境内近35年(1980-2014)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下文简称为“葛浩文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将对相关的主要研究单位、主要作者、研究的关键词、研究热点和最新动向进行定量考察与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准确、形象的图像直观地呈现上述内容,回答上面的问题。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数据来源于CNKI全文数据库。笔者于2014年12月1日以“葛浩文”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全文”,检索时间不限,在CNKI中共检索到1323篇论文,最早一篇论文出现在1980年,从那以后,在这35年里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出现。剔除期刊目录等重复数据和无效数据,共得到有效引文1282条。每条引文包含作者、作者单位、期刊名称、篇名、关键词、摘要、出版年份等信息。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CiteSpace是一款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可视化新趋势与新动态的Java应用程序,已成为信息分析领域中影响力相当大的信息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主题词和专业术语;(2)收集数据;(3)提取研究前沿术语;(4)时区分割;(5)阀值选择;(6)显示;(7)可视检测;(8)验证关键点(Chen,2006)。
3.数据分析
3.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图1 CNKI中以“葛浩文”为检索词的发文量统计(1980-2014)
图1为1980-2014(2014年只搜集到前11个月的数据)以“葛浩文”为检索词,在全文检索中搜索到与葛浩文相关的文献总体统计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学界从事葛浩文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而不是在莫言获奖后才开始关注他。从1980年到2010年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尤其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快速增长。2012年莫言获得诺奖后人们对于葛浩文的研究兴趣激增,2014年前11个月的发文量已达到264篇,是2009年发文量(50篇)的五倍之多,可见国内学者把作为译者的葛浩文与莫言获得诺奖紧密联系在一起。
3.2 文献主要刊发载体
通过调查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的论文刊发载体,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国内有哪些领域比较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表1是刊载相关论文篇数最多的前30名期刊,排在首位的《当代作家评论》共刊发36篇,排在第30名的《外国语》、《上海翻译》与《中国出版》各刊发了7篇相关研究论文。
表1 国内刊发葛浩文研究论文的主要刊物
从表1可知,国内刊登葛浩文研究论文的刊物主要是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外国语言学类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类期刊。这些刊物绝大多数(占到70%)是核心期刊,这反映出国内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已经产出了一大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刊名,我们大概可以得知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葛浩文与中国文学、中国作家的关系,作为译者的葛浩文研究,葛浩文与中国文学走出去。
对国内葛浩文研究的总体趋势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之后,我们将借助CiteSpace进一步考察葛浩文研究的基本情况,试图揭示其发展趋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呈现。根据节点类型,CiteSpace可以呈现四类可视化图谱,第一类是作者、研究单位、国别;第二类是参引文献之间以及被引作者之间的被引关系;第三类是关键词和名词性术语;第四类是研究基金。本研究将基于1980-2014年的数据,分别呈现并讨论第一和第三类可视化图谱。
3.3 国内从事葛浩文研究的主要学者及研究单位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通过渐进的共引网络分析来实现对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脉络的梳理。通过时区分割(time slicing),将所考察的时间段切分为若干时间分区。为每一时间分区拍摄其共引网络快照,再综合这一系列快照而形成一个全景的共被引网络。这种渐进的分析法能够捕捉并历时地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动向,并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Chen,2004、2006)。我们以年为时间分区,将1980-2014年划分为35个时间分区。选取每个时间分区内发表论文篇数前50名的作者、机构作数据,采用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的算法,对单个时间切片和复合时间切片进行剪裁(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 and 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后生成的作者及研究单位合作情况的可视化图谱。我们设定的阀值为5,即图谱中出现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其频次都不少于5次。
图中的圆圈(即节点)代表作者及研究单位,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学者或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数量越多,节点越大。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与机构以及作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例如图中的“葛浩文”、“史国强”与“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这三个节点之间有连接线,这就说明史国强的工作单位是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并且史国强与葛浩文合作发表过论文。
1980-2014期间,国内有一些产出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的单位,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外文系、辽宁大学文学院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事葛浩文研究的机构中,外语和中文院系旗鼓相当,与上文的期刊分析情况类似。这些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不明显,研究者和机构基本是开展独立研究,缺乏团队协作。
发文较多的作者有清华大学的王宁,沈阳师范大学的史国强,上海海事大学的耿强,西南财经大学的邵璐、刘再复、郑贞、覃江华、孙会军、季进等人。王宁主要研究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走出去;邵璐、孙会军、郑贞等人结合莫言等中国作家作品的英译本探讨葛浩文的译者风格、翻译策略;耿强、吴赟、等学者主要研究中国文学作品译介以及在英语世界传播等问题;单元、皇甫晓涛等学者主要研究萧红及萧红作品。葛浩文本人的文章有11篇,包括采访稿、译序、萧红研究。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80年发表在《新文学史料》上的《寄自美国的读者意见》,葛浩文就该刊编写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提出了修改建议。
图2 国内从事葛浩文研究的主要学者及研究机构
3.4 研究热点
CiteSpace软件能够通过绘制聚类视图和时区视图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展示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刘则渊2008)。我们以1年为一个时间分区,将1980-2014年划分为35个时间分区。选取每个时间分区内出现频次为前35%、数目不超过50的关键词,采用寻径算法(pathfinder)、对单个时间切片和复合时间切片进行剪裁后生成的知识图谱。然后,设置阀值为8,同时进行节点、字体大小等方面的调整,最后就得到了下面的可视化图谱。
图中的每个圆圈(即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反映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越高。节点由不同颜色的年轮构成,每一个年轮(时间分区)对应该关键词的出现时间,由内到外,年轮对应的时间由远及近。最早的时间呈现冷色调蓝色,逐渐过渡到绿色、黄色,最近的时间呈现暖色调红色。年轮的厚度代表在该时间分区里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数量越多,年轮越厚(Chen,2012)。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其共现关系。连线越粗,共现关系越密切。节点间的连线也呈现不同颜色,分别对应关键词首次共同出现时所发生的时间分区。有些大的节点内部或周围分布了一些小的节点,这说明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构成了一个聚类(cluster)。例如,图3中的“诺贝尔文学奖”与“莫言”、“《生死场》”与“萧红”,它们明显属于两个不同的聚类。
从整体上看,国内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领域:萧红、莫言、葛浩文、翻译。根据图3中节点的大小寻找关键的节点,可以发现研究热点。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萧红”和“莫言”是图谱中最大的两个节点,这说明国内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聚焦于“萧红”和“莫言”。“萧红”这个节点比“莫言”大很多,节点内年轮也更多。这说明国内对萧红的研究持续时间更长久,学者们研究的更充分。从这两个节点的颜色来看,“萧红”这个节点以冷色调蓝色、绿色为主色调,“莫言”这个节点基本上全是暖色调红色,这就反映出学界对于萧红的研究历史比较久远,而对莫言的研究是最近这几年才刚刚开始。除了这两大节点以外,“《生死场》”、“《呼兰河传》”、“中国文学”、“葛浩文”、“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呼兰”、“中国当代文学”等关键词最为抢眼。
图3 国内葛浩文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1980-2014)
表2和表3分别是笔者根据CiteSpace生成的统计信息制作的“频次前20位的关键词”词表和“中介中心度前20位的关键词”词表。
表2 频次前20位的关键词
表3 中介中心度前20位的关键词
序号 关键词 中介中心度 序号 关键词 中介中心度6 东北作家群 0.16 16 “拿来主义”0.08 7 萧红 0.14 17 莫言0.07 8 中国作家 0.12 18 海外传播0.06 10 《八月的乡村》 0.11 20 改写0.07 9 《狼图腾》 0.11 19 《小团圆》0.06
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运行CiteSpace计算各节点的中介中心度,可以挖掘出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pivotal point)。中介中心度反映了一个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节点,其他两个节点就无法交流。占据这样的位置愈多,就代表这个节点具有愈高的中介性,更多的节点联络时就必须通过它。因此,它在整个网络中起着战略性的中介作用,也体现出它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越强,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Small,1986:97)。CiteSpace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关键词的重要性、揭示研究热点,并用紫色圈对该类关键词进行重点标注。
表3表明,“《呼兰河传》”的中介中心度为0.37,居首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中国文学”、“《生死场》”、“中国左翼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东北作家群”、“萧红”等等。综合上面对表1、图2的分析以及图3、表2、表3的统计信息,我们可以基本判定:1980-2014年间国内有关葛浩文的研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作家”、“萧红”、“莫言”、“《呼兰河传》”、“《生死场》”等方面。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30多年来葛浩文的工作重点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
1)葛浩文20世纪70年代读博期间开始选择萧红作为研究对象,并成为一个铁杆“萧红迷”,他几乎重新“发现”了萧红。1974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A Literary Biography of Hsiao Hung(1911-1942),并依此为基础先后出版了Hsiao Hung、《萧红评传》、《萧红新传》、《萧红传》等一系列萧红研究专著,成为一个地道的萧红研究专家。尤其是简体版的《萧红评传》在萧红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该书中葛浩文给萧红以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萧红的力作将因它们历久常新的内容及文采,终究会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坛巨匠之林”(葛浩文,1985:184-185)。“该书极具启发性,影响颇大,对推动萧红研究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郭玉斌、彭晓川,2011:223)“《萧红评传》在整个萧红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80年代后期的研究者们,读萧红大都要从这本书开始”(葛浩文、张莉,2011:26)。《生死场》、《呼兰河传》分别作为萧红的成名作、谢幕之作,是萧红最重要的两部作品,赢得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2)葛浩文除了研究萧红,还翻译萧红的作品。后来又开始翻译莫言等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总共翻译了40几位作家的作品,包括香港、台湾等地的华人作家。葛浩文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代言人”。他在美国的文学翻译领域享有很高声誉,被美国著名作家John Updike称为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生婆,被誉为西方中国文学领域的“首席翻译家”。中国文学作品通过他的翻译在英语世界赢得了读者,他翻译的多部小说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各种大奖。
3.5 研究前沿
前面我们借助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及相关统计信息,分析了1980-2014这35年里国内有关葛浩文的研究的总体情况和研究热点。除此以外,CiteSpace还可以揭示不同时期葛浩文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CiteSpace软件运用突变检测算法,从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描述词,以及文献记录的标志符中提取出突变术语,以便用于检测某一学科领域研究兴趣的突然增长,辨识和追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所谓突变术语,是指使用频次突然明显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术语。根据词频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从大量的文献主题词中提炼出突变术语,能有助于较清晰地分析和了解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与一般的高频次关键词相比,突变专业术语的动态变化特性使之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李红满,2014:25)。运用CiteSpace的突变检测,出现激增的关键词得以突出显示,以节点内部出现红色年轮为标志。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CiteSpace,按照关键词突现值的量度指标,生成了35年来与葛浩文研究相关的突变术语表(表4),清晰地呈现和反映了葛浩文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及发展动态。
表4 关键词burst值排行榜
表4显示,2013年突变值较高的关键词为:葛浩文、中国当代文学、译者主体性和翻译策略。2012年突变值较高的关键词为: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翻译、中国文学、生死疲劳、英语世界。2011年突变值较高的关键词为:《呼兰河传》、萧红和英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关键词聚焦在两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与100周年诞辰的萧红。这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国内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的最新动态。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学界普遍认为葛浩文功不可没。学者们撰写了大量论文探讨葛浩文译本的特征,以揭示其翻译策略、译者风格。“莫言的获奖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作家和普通读者的欢迎和支持,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得到国际权威机构承认的一个可喜的开端。也正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它也刺激了更多年轻一代作家和学者献身文学创作和研究。”(王宁,2014:25)同时,莫言的获奖也使得学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进入英语世界充满了热情与信心。《生死疲劳》是莫言最受西方读者喜爱的作品,也是莫言在西方世界获奖最多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予莫言诺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生死疲劳》的这一特色最为明显。因此,在莫言获奖后,《生死疲劳》成为人们谈论莫言作品时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萧红热”(郭玉斌、彭晓川,2011:220)。表4共有九个与萧红相关的高突变值关键词(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生死场》、肖红、《小城三月》、《小团圆》、呼兰、萧军、女性意识、《呼兰河传》、萧红。从1981年开始高频出现的《生死场》、肖红(“萧”在那个年代被简化为“肖”),到2011年高频出现的《呼兰河传》、萧红,这期间不断出现这九个高突变值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作为当时的研究前沿,维持一年到十几年不等。这反映出国内对于萧红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2011年是萧红100周年诞辰,学界纷纷撰文纪念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杨义,2007:388),因此这一年“萧红”成为了高突变值关键词。“萧红最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超越了《生死场》,但由于《呼兰河传》的主题在当年‘不合时宜’,对其评价多做了低调处理,这种情形持续到新时期之初才渐有改变。”(郭玉斌、彭晓川,2011:221)在新时期的2011年,人们纪念萧红时讨论最多的就是她的这部最重要代表作《呼兰河传》。葛浩文作为研究萧红的专家,他的几部萧红研究专著和其他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研究萧红的时候反复被提及和引用。所以,对于很多中国学者来说,“葛浩文远不是陌生、遥远的名字……早已被了解甚至熟知”(刘云虹、许钧,2014:7)。
4.结语
目前,葛浩文“在中国被人广泛了解的身份是中国文学的‘首席翻译家和唯一的接生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葛浩文、张莉,2011:32)。实际上,在本研究中,根据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及相关统计信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葛浩文应该具有三个明亮的头衔:萧红研究专家、中国文学首席翻译家和中国文学海外推广使者。
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我们清楚地发现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萧红”和“莫言”两个方面。“萧红”研究比“莫言”研究持续的时间更长久,关注度更高。但是从突变值排行榜我们得知这三年的研究前沿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以及中国文学的英译研究。
另外,从葛浩文相关研究的论文的刊发载体及研究单位分布来看,我们发现与葛浩文相关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两大领域:中文学科以及外语学科。中文学科包括中文文学学术期刊及高校的中文院系,主要关注萧红及萧红作品,该领域的研究从1980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中文学科这个领域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深远,但是葛浩文在这个领域并不是研究的主体,主体是萧红。外语学科包括外语类学术期刊和外语院系,关注莫言等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葛浩文译本及译者策略。外语学科这个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5年开始出现相关成果,2009年起才掀起研究热潮,在莫言获得诺奖后快速达到顶峰。在外语学科这个领域,葛浩文成为研究主体,学者们借助葛浩文译本探讨其翻译策略、翻译思想、译者主体性等等方面。
通过CiteSpace这个可视化分析工具,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葛浩文的主要研究领域、他为中国文学译介和在英语世界传播所做的贡献。国内学者已经对作为译者和研究者的葛浩文进行了多维度的扫描与审视。我们期待更多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学术思想和翻译思想、揭示其作为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对于成功开展翻译所起到的作用。
[1] Chen Chaomei.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G]//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004(1):5303-5310.
[2]Chen Chaomei.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77.
[3]Chen Chaomei.Predic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Citation Cou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3):431-49.
[4]Howard Goldblatt.Hsiao Hung[M].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76.
[5]Small,H.The Synthesis of Specialty Narratives from Co-citation Clust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6(3):97.
[6]葛浩文.寄自美国的读者意见[J].新文学史料,1980(1):259.
[7]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8]葛浩文.萧红新传[M].香港:三联书店,1989.
[9]葛浩文.萧红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0]葛浩文、张莉.“持久力”和“亲切感”——两代研究者关于萧红的对谈[J].文艺争鸣,2011(5):26-32.
[11]郭玉斌,彭晓川.萧红研究七十年摭论[J].学习与探索,2011(3):220-223.
[12]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2014(2):21-26.
[13]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6-17.
[14]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孙会军.跟葛浩文学翻译[J].英语知识,2011(7):F2.
[16]王宁.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J].中国比较文学,2014(1):11-26.
[17]谢天振.语言差与时间差——中国文化“走出去”需重视的两个问题[N].文汇读书周报,2011-09-02.
[18]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张耀平.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