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玉米生产特征与对策分析*

2015-12-02孙兆明李树超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产山东省补贴

孙兆明,朱 峰,李树超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玉米作为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乃至农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是山东省实现粮食生产12连增的基础力量。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以及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成为基本的饲料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山东省玉米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产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依然较低。

1 山东玉米生产概况

2013年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为306.07万hm2,产量为1967万t,仅次于小麦。种植集中在德州、潍坊、聊城、菏泽、济宁、临沂、青岛7市,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比分别为72.59%和77.16%。1974年,玉米种植面积跃上200万hm2台阶,2003年后实现10连增,2012年首次突破300万hm2。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而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夏秋耕种作物日益呈现多样性,玉米种植空间受到挤压。

1949~2013年玉米的总产量由88万t提高到1995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43.45%。1986年玉米产量突破1000万t,自2009年突破1900万t,虽有波动,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玉米产区之一。2011年前占比在10%以上,1985~1987年一度达到14%以上。随着全国范围的玉米管理技术的成熟以及种植面积的扩大,2012年降为9.6%。

图11949 ~2013年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玉米用途的扩展,玉米生产日益得到重视。玉米播种面积在1978年后稳中趋升,玉米产量逐渐接近小麦产量。

图21978 ~2012年山东省玉米、小麦播种面积

小麦的播种面积领先于玉米。在冬季种植作物选择性小,春季或者夏季,除了玉米还可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例如蔬菜、棉花等。2004年前小麦种植面积与玉米相差较大,2004年后差距逐渐缩小,小麦种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玉米种植。

2 玉米生产的基本特征

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但雨养农业的本质特征和小农为主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2.1 玉米单产增速减缓

玉米单产整体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

玉米单产在1967年首次突破2000kg/hm2,1977年突破3000kg/hm2,1984年突破4000kg/hm2,1987年一度突破5000kg/hm2,1991年曾将达到了5760kg/hm2的水平,1997年由于干旱仅为4210kg/hm2。2004年突破6000kg/kg/hm2,2013年单产为6609kg/kg/hm2。除1997年外,玉米单产一直较大幅地领先于小麦。

通过网络分析仪调试的结果如图8所示,其频段为4.5 GHz~10 GHz。图中通带的边频点插损值分别达到了0.76 dB和0.57 dB,比图4中协同仿真曲线上的A1、A2两点值偏大,这是由低通滤波器、测试接头及电缆线自身的损耗引起的;带外两边的抑制分别达到了74 dB和35 dB,这与图4中的协同仿真B1、B2值相比没太大变化;而全腔仿真远端(6 GHz~10 GHz)的抑制均超过了34 dB,与图4中协同仿真结果相比有极大的改善。

从全国看,山东省的玉米生产整体水平较高,玉米单产较大幅度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玉米单产水平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第5,在前五位的玉米生产大省中位列第2。近10年来玉米单产稳定,增速明显减缓,种植面积的稳定成为玉米产出和供给稳定的核心要素。

需要强调的是,山东省玉米单产虽然有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美国、法国在2007年玉米单产就分别达到了9482kg/hm2和8850kg/hm2,比山东省当年单产分别高出49%和39%。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9.6%,比2003年增长了11.6个百分点,优良品种贡献率达到45%[1],但依然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2 生产投入加大,收益依然不高

根据调查,玉米2013年的投入产出比为2.23,高于小麦为2.15。小麦和玉米投入结构如下。

表2 玉米小麦生产成本构成

图31949 ~2013年山东省玉米单产

图4 玉米单产比较

农资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剪刀差制约了种粮积极性。同20世纪末比较,粮食价格增幅不足20%,种子、肥料、农药、机械等价格提高的幅度更大,亩均投入提高至220~250元/667m2。仅化肥、机械投入占总投入的77%以上。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种机耕比例从2000年的不足40%提高至96%以上,机收比例达88.2%。玉米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农户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和农业机械替代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

玉米种植收益不高仍然是困扰玉米生产的关键诱导因素和制约因子。与2002年相比,玉米种植的现金收益年递增13.13%,但成本收益率仅从29.69%提高到33.60%。如果扣减占粮食总产出约8%的种粮补贴,玉米的成本收益率实际是下降的。

图5 山东省玉米每667m2产值与每667m2现金收益

为进一步考察农户玉米生产的收益情况,2014年对即墨97户农户进行调查。玉米每667m2均收益580.14元,小麦玉米连作收益为1103.85元/667m2·年。以即墨市家庭平均务农人员2.1人计,人均种粮收益仅有525.6元/667m2·年。从全省平均水平看,2013年山东小麦、玉米两季每667m2纯收益仅为349元,加上125元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净利润也仅为474元[1]。如此低的收益,能否满足从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尚存疑问,也就是说农户粮食生产一直在维持简单再生产。我国从2002年开始发放种粮补贴,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足4%,而美国、欧盟农民收入40%以上来自农业补贴,日本高达60%。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低迷导致玉米生产动力不足。

2.3 小农生产方式面临困境

玉米生产仍然以小农生产为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户经营生产效率低。从事玉米种植的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超过50%。他们依赖传统耕作经验,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较低。同时,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整体利用率偏低,限制了田间管理的规范化和生产技术的推广,也加大了生产成本。文化素质较高的年青一代基本脱离土地,玉米生产由何人担当是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4 玉米供需矛盾突出

山东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玉米需求主要有粮食储备、饲料用量及深加工。目前每年山东省自产玉米不到2000万t,而每年各种用途需要玉米约4000万t,缺口达2000万t以上,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而2005年缺口仅为700万t,对外依存度为34%,缺口的填补依赖进口和从其他省区调入。目前山东省玉米加工产品中饲料、淀粉、酒精、食用油居前四位,其中饲料占62%,淀粉占14%,酒精占9%。玉米油近几年发展迅速,与玉米食用合计占比已达9%左右。在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占比,控制玉米非食用深加工产能和用粮规模过快增长。受此影响山东省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为近年最低,行业亏损加剧。农户玉米商品率已达96.3%,在东部地区高达98%以上,农户只保留2%~3.7%(每户约26.5~49kg)留作口粮或家养禽畜饲料。加大进口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必备手段。

3 山东省玉米发展对策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目前依然是玉米生产的主体。考虑玉米生产对策,也必须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

3.1 稳定种植面积,逐步转变生产方式

要保证玉米有效供给,首要的是要保证种植面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存在着激烈的用地竞争,果、蔬、茶、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与传统种植业争地现象日益突出。能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2],这也是当前强调各级政府都要为粮食安全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因所在。稳定保持粮食生产面积,必须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划定生产功能区,创建高产示范区。

农村土地流转不可逆转,耕地利用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在此过程中,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玉米种植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中,提升生产效率,逐步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服务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粮食生产,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玉米生产的产业化水平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提升粮田耕地质量。历年来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在耕作、施肥、基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加重,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加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有酸化倾向,粮田质量有所下降。保证粮食生产,须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优先安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不断提升粮食保护区、功能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结合,以单产提升促进总量稳定。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农艺、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广良种良法及配套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是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玉米良种又是单产提高的关键所在。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等先进农机,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培训及扶持向粮食主产区、高产创建田倾斜,覆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

科学防灾减灾。科学制定和完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与评估,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逐步建立起农业的苗情、墒情、虫情、灾情的监测预警网络。

3.3 加强职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衰老,以各种农业生产机械操作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人员身份出现的技术型农业从业人员将逐步成为玉米生产的中坚力量。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市场意识,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玉米生产的重要力量。面向粮农的职业培训不仅要关注现有从业人员,还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适时导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积极培养本地农业劳动力。加强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粮食企业代表的培训。

近年来农民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民培训供给的主体结构与培训内容相对单一,规模下降,有效供给不足。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在国家层面需要加快农民教育立法,在地方政府层面加强农民教育规划与组织,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以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和管办分离的运行机制。[3]政府不能垄断农民培训供给,改变政府、培训机构和受众之间单向度的统治关系,逐步建立相互依赖的多主体互动关系,形成竞争有序的培训体系。

3.4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创新补贴方式

粮食补贴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户收入,将增加农户收入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导向。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4],但是目前的种粮补贴少,在农户收入中占比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补贴的政策效应,更多的只是向农民传递了国家鼓励种粮的政策信号。当前粮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应担当起相应责任,完善农业保险,提高补贴标准,在省、市级层面统筹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收益不仅能填补农户机会成本大于其粮食生产收益的缺口,也能让粮食生产者能够达到种植经济作物的平均利润率,激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在补贴方式上不断创新:一是推行差异化补贴,比如可细分为种植面积等级补贴、产量等级补贴,给予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的农户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奖励;二是建立生产用土地流转补贴,既补贴转出土地的农户,又补贴转入土地并用于种植粮食的农户,加快土地流转,稳定、增加种植面积,推进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扶持部分粮农、家庭农场种植职业化;三是实行区域性重点补贴,对潜力巨大且适宜玉米生产的重点区域,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推广补贴和设施投入补贴;四是配套建立地市一级生产项目专项资金,按照1:1的比例配套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等粮食生产项目的扶持资金,支持农业部门开展粮食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技术体系。

4 讨论

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关键是稳定和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动力,这需要政府、包括农户在内的生产者在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农村改革、科技进步和装备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实现多层级的耦合。在耕地趋于减少、玉米单产提升乏力的情况下,稳定播种面积仍是首要决定因素,这首先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耕地非农化比较效益攀升导致的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积极性衰退和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是玉米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山东而言,外来玉米供应链建设已然成为缓解供求矛盾的现实选择。

[1]赵洪杰张学东.山东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大众日报,2014-12-05

[2]杜继丰,袁中友.巨型城市区域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区域特殊性分析——以珠三角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4,(05):14~20

[3]姜和忠,徐卫星.农业转型背景下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政策建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3):76~80

[4]袁其谦.政府支农投入对粮食生产的效应分析.财政研究,2011,(07):31~33

猜你喜欢

单产山东省补贴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