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种间杂交试验
2015-12-02安芳,刘杨
安 芳,刘 杨
(1.河南省安阳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阳455001;2.河南省安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安阳455001)
堇菜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型美观、花期长,开花时间早(一般在3~4月即已开放),因而可以弥补中国北方城市早春露地花卉,尤其是露地草本花卉的不足。 我们的试验在加强对堇菜属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筛选具有优良观赏性状、开花期早、适应城市环境特点的种类加以推广利用,并根据园林绿化的需要和人们观赏的要求,开展杂交育种和品种的选育工作,选育出适合不同环境、不同功能需要的种类,以发挥这一早春地被植物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来自河南科技学院观赏植物生物技术实验田内5个三色堇品种和两个角堇品种。分别为:白色三色堇、黄色三色堇、红色三色堇、紫色三色堇、红斑三色堇、紫色角堇、红色角堇、早开堇菜。
1.2 方法
1.2.1 发芽测定
试验前将种子在30~40℃的温水中浸种12小时,并对培养皿及其他实验器具高温灭菌。将浸好的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每个品种做两个重复,每个重复置30粒种子。放好种子后给每个培养皿加适量水,放在25~30℃的环境内。置床后第10天为初次观察记数,第21天为末次观察计数,每天观察发芽(胚根长度达到其种粒长度的一半时作为种子发芽的标准)情况并记录。
1.2.2 栽培管理
栽培试验时间为2006年10月3日,将灭过菌的培养土平铺于穴盘内,采用散播的方式,将种子播入穴盘内,每穴3粒,覆土厚度为1.5mm左右。培养土配置比例为:蛭石两份,原土4份,泥炭土两份。温度掌握在白天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5℃;保持充足的水分。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将幼苗移入营养钵进行栽培管理。营养土的配置比例为:泥炭土3份;细木屑两份;壤土4份;腐熟堆肥1份。幼苗长到5~6片叶时,选择室外温度较高的中午从温室中移出,浇透水放置在实验田中的大棚内进行练苗。棚内温度达到30℃左右时,将幼苗移至棚外平整好的实验田内,按品种分畦种好,以便记录,对早开的花朵进行掐花。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芽率及生育期比较
根据表1分析得出:黄色三色堇的发芽率最高为35.4%,红斑三色堇的发芽率最低,仅为13.3%。不同品种在播期一致的情况下,出苗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最早出苗的紫色三角堇、黄色三色堇比晚出苗的红色三色堇、红斑三色堇早2天;从物候期来看,角堇较三色堇的花期提前14天左右,花期长短介于三色堇与早开堇菜中间。三色堇盛花期时间最长,早开堇菜始花期早,但花期短,盛花期不明显。
表1 不同品种生育期的比较
表2 不同品种生长期各项指标
2.2 性状指标测量
根据表2分析得出:从株高看,三色堇株高平均值为11.92cm,角堇的平均值为11.25cm,早开堇菜为12.7cm;从植株冠幅看,三色堇的平均值为14cm,角堇平均值为12.1,早开堇菜为20.1cm;从叶长和叶宽看,角堇的叶都较小,早开堇菜较大。花径差异较大,三色堇明显大于其他品种,角堇和早开堇菜较小;从花朵数看,角堇的花小,但花数最多,分枝数三色堇和角堇差异不显著,早开堇菜分枝多,覆盖效果好。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发芽率实验表明,黄色三色堇的发芽率最高为35.4%,红斑三色堇的发芽率最低为13.3%。该属植物发芽率较低,如何提高堇菜属植物的发芽率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以为以后的杂交育种打下基础。
综合各品种性状表明,花期三色堇、角堇、早开堇菜,植株平均株高分别为11.29cm、11.25cm、12.7cm,均在早春开花,可以弥补早春露地花卉的不足。可通过种间杂交等途径,综合各品种的优点,培育出更适合城市园林的品种。
3.2 讨论
该次试验对堇菜属的5个三色堇品种,两个角堇品种,1个早开堇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做了详细、系统的观察记录,也证实了堇菜可以弥补中国北方城市早春露地花卉,为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和品种的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杂交试验中出现结实率偏低,分析其可能原因为:
(1)在试验过程中,去雄时间过早,造成子房干瘪,发黄,难以正常受精。
(2)该次试验中采用了完全去雄的方法,在去雄过程中容易伤及内部组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要完善杂交育种技术,并通过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育种途径拓宽遗传育种资源,丰富花色,提高抗性,培育新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