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意人生——《坛经》与禅宗

2015-12-02于凯黄爱梅

政工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性禅宗佛教

☉于凯 黄爱梅

禅意人生——《坛经》与禅宗

☉于凯 黄爱梅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禅宗中,有一本被尊为“宗经”的著作,名《六祖坛经》,简称《坛经》。《坛经》记载了禅宗六祖慧能(亦称惠能)的语录与事迹,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奉为“经”的中国僧人作品,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坛经》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均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一、“禅”意概说

1.什么叫“禅”

“禅”是梵语的音译化简,全译是“禅那”;意译,早期称“思惟修”,后来称“静虑”,意谓宁静安详地沉思,又称“禅定”。原本是佛教的一种基本修持方法,意指通过深入思索的办法,改造思想,以达成修行的目标。

2.禅宗的思想来源

中土禅宗的思想来源,大致有二:一是佛教思想的来源;二是中国本土思想的影响。佛教思想的来源,除了早期佛教中译介过来的禅定修习之经法外,最重要的,就是佛教大乘般若学说的影响。般若,梵文,译为“智慧”,或译作“妙智妙慧”。这个“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慧”,而是一种能够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是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需要身心两方面完全投入地求证,又称“大智慧”。

般若学提倡“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老庄思想中的“无”相似,故而颇能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唐代玄奘和尚西天取经,归国后主持翻译佛教,曾翻译了长达600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但真正对世俗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却是两部般若学的短篇:一部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另外一部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波罗密多,梵文,“度,到彼岸”的意思。前者简称《金刚经》,后者简称《心经》,是对普通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两部佛经作品。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作品,全经只有260多字,但影响却极为深远。其主旨是讨论“色”“空”之辩。所谓“色”,在佛教术语中,是指可以为人所感知的现象界;“空”,佛教中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虚幻的假相,假相背后的实质和本原,就是“空”;有生于空,最后还要归于空。要求人们破除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精神与意念活动带来的一切假相,克服所有执着的欲念和思想,内心无所挂碍,最终到达智慧的彼岸。《心经》中的修心、破执之法,对禅宗思想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禅宗的本土思想来源,是古代思想中老庄学说及魏晋玄学。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强调“清心寡欲”和“自然无为”,庄子在继承老子哲学理念的前提下,主张“齐万物”“一是非”,强调个体精神的自由与解放。稍后的魏晋玄学,受老庄之学影响,强调“自然胜名教”,喜欢谈玄论道,讲究“得意忘言”,主张破除一切现实束缚,追求心灵的安适。老庄哲学与魏晋玄学的思想主旨,与禅宗所提倡“顿悟”的修行方法,具有内在相通之处。佛教的空性之说,逐渐与魏晋玄学结合。这些,都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本土思想背景之一。

二、《坛经》与禅宗的思维特点

《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为是慧能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此名。此书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与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中土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典籍。

《坛经》中,论述“心”的有关内容颇多,“心”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精神现象、个人的自在生命主体。《坛经》认为,心的状态,本来是清静的,但在凡夫那里,只有在清净的觉悟状态下,心才能够清净;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凡夫之心都是迷妄的。这就是所谓“自心迷”。但若能明了心性,当下一念之间,即可从迷返悟,参透佛性,这就是所谓“自心悟”。

慧能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开创了一种参禅学佛的方便门径,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思想革命。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到唐末五代之际,达于极盛。随着信徒增多,其内部又立派分宗,分为“五家七宗”,禅宗于是遂盛,成为中土佛教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1.反对偶像和权威,主张自主参悟

禅宗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要照见自性,即可立即成佛。在参禅过程中,禅宗主张自性自度,不必依赖师度、佛度,既反对刻板教条的念佛、诵经,也反对假借任何外在权威和偶像修佛,只求“自性清净”。

2.坐卧住行皆可参佛,“平常心是道”

禅宗并不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着某种机缘,偶然觉悟道,即可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得道者的日常生活起居与常人无异,但精神境界却迥然不同。这种作佛求道的方法,化繁难为简易,更接近日用民生,有助于广泛吸引信众。

3.觉悟境界与直指本心,提倡“顿悟”

禅宗主张的参禅之法,以“顿悟见性”为主。“顿悟”的法门,全靠自性自悟,直指人心,方便简易,容易操作,为普通信众接近佛法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便之门。

三、禅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1.禅宗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影响

禅宗的产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桩大事。到慧能之时,又创“自性修为之法”,强调“顿悟”,将解脱尘世的希望,彻底转移到自我内心调节的路径上来,契合了中国本土的思维方式,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传播路径,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普及与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禅宗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以《坛经》为代表的中土禅宗思想,上承老庄哲学与魏晋玄学,下启宋明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演进史上的关键一环。

禅宗重“治心”“安心”,强调“即心即佛”的“心性”论、顿悟见性的修持手段,对唐代以来儒家学说的转型,具有重要启发作用。从晚唐李翱《复性书》始,儒家学者就开始以儒家词句阐述禅学宗旨。宋代理学兴起,学者们又以禅宗思想论证儒家的命理、心性学说,显示出禅宗思想与宋明儒学的互动影响。

宋明理学有两大分支,一是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理一分殊”论,二是以陆王心学为代表的“心即宇宙”说,两者均与禅宗思想有着直接的理论关联。如朱熹借用禅宗“月散江湖”的比喻,来阐释理学的“理一分殊”理论,认为:“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理一分殊,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江湖,则随处可见”。而陆九渊的“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修行就是“发明本心”,简直就是禅宗“自性见佛”说的翻版。

王阳明所著《传习录》,处处可见禅宗式的智慧。《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与友人讨论深山花树自开自落是否与心相关的话题,认为:“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段言论,与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之语,有惊人相似之处。宋明理学家们善于从禅宗理论中吸取有益营养,用来阐发自己观念,最终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和解与交融。

3.禅宗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禅宗追求“自性见佛”的修为方式,强调人的自觉意识,深契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自我精神超脱的人生理念。而禅宗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佛性的“顿悟”之法,又与人们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世俗羁绊期望相合,便于人们掌握处逆如顺的心态调解之法,以达成精神的愉悦放松,克服“心为物役,身不由己”的现实焦虑与生活尴尬,摆脱心灵的浮躁、焦灼,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4.禅宗对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禅宗在传播中,深受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欢迎。他们喜欢谈禅、参佛,与禅师结交,并将禅法、禅意应用到自身的诗文创作中,对唐宋以后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唐宋很多著名诗人,如王维、苏轼等,都喜欢在诗歌创作中以禅入诗,或营造幽深清远、淡泊自然的禅境,或借景阐理,突出禅意机锋,收到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同时,古人还强调“以禅参诗”“以禅论诗”,将“诗言志”原则,引申到对诗歌审美境界的追求方面,创作了大量诗话、诗评,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此外,禅宗对中国画的山水画派、写意画派的产生,也有突出影响。中国书法理论的“气韵说”及“了悟观”,也有很深的禅意。这些都说明禅宗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领域的重大影响,体现出禅宗思想的独特审美价值。

(倪红燕根据《国学经典导读》整理)

猜你喜欢

自性禅宗佛教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禅宗软件
佛教艺术
灵 山
如何读《坛经》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落叶禅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