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明星吸毒现象

2015-12-02徐宏万善德

社会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毒品明星法律

文/徐宏 万善德

(徐宏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万善德单位: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明星吸毒“新常态”的原因并非无迹可寻,破除其怪圈也并非无计可施。树立综合治理的思维,明确明星角色规范,综合运用媒体、行业与法律规范治理手段,增加教育、监督与处罚力度是走出明星吸毒“新常态”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明星吸毒事件层出不穷,娱乐圈似乎被毒品阴影所笼罩,明星们“吃牢饭”也由爆炸性新闻演变成为一种“新常态”。继张默、房祖名、柯震东、宁财神等多位娱乐圈明星因涉毒被抓后,前不久,媒体又曝出演员王学兵等人因涉毒被警方抓获的消息,明星涉毒话题再度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这些明星都曾因涉毒而受到法律惩罚,但这种惩罚并没有给娱乐圈的明星们敲响警钟,更没有唤醒他们的法律意识。吸毒行为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危害性显而易见,更是毒品犯罪的重要诱因,为何明星们仍然吸毒成瘾、无法自拔?明星吸毒“新常态”怪圈的破除究竟该往何处去?

明星吸毒的危害与成因

(一)明星吸毒成瘾的危害揭示

公众人物的知名度与社会公众影响力决定了其日常言行应当谨小慎微,任何不当言行都可能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明星吸毒行为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一,影响正面示范效应的发挥。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着较多的社会资源,理应发挥示范作用,向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而吸毒行为对于他人及社会无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其二,极易引导青少年误入歧途。明星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形成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当下社会,青少年将文体明星视为其偶像,在潜移默化中效仿其言行举止,甚至以其言行为是非标准。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823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68.0%的人认为明星吸毒涉毒容易误导青少年。明星们频频以涉毒的形象曝光于媒体,可能引发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其三,严重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以其言行举止对人们日常行动、生活习惯产生正面引导作用,而吸毒行为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其四,极大地增加了毒品犯罪率。由于明星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良好的社会人脉关系,一旦涉毒,其数量和频率必将大于一般民众。而需求量的扩大也必将增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二)明星吸毒成瘾的成因剖析

吸毒行为于人于己皆百弊而无一利,然而,明星何致于陷入吸毒常态化的怪圈?除了经济富足、压力繁多等因素,主要还有4方面的原因。其一,行业容忍度太高。目前,我国娱乐行业尚无专门规制明星失范行为的行为准则,明星吸食、注射毒品基本上不影响其演艺生涯。因此,应当及时制定娱乐行业的行为准则来规制明星吸毒等超越社会基本道德底线的行为,增加失范行为的实施成本。例如,限制有不良行为的明星参与商演或宣传活动等。其二,媒体宣传导向作用不明显。大部分媒体过于强调明星吸毒事件的“娱乐性”和“爆炸性”效应,而忽视正确价值观宣扬。新闻媒体肩负媒介传播职责,更肩负着监督和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媒体在对明星吸毒事件进行曝光时,应当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宣传。其三,受教育的结构化缺陷。尽管现在的明星大都科班出生,但其受教育的内容基本局限于“演艺”教育,缺乏基础文化教育,尤其是那些出道较早的明星。其四,法律惩戒力度不够。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而单纯的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只能给予行政处罚,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种隔靴搔痒式的处罚方式与处罚力度对于明星而言,根本起不到任何法律威慑作用。

明星吸毒的角色规范治理

(一)明星角色规范的明确

角色规范系指特定个体在社会活动体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角色不同,应当遵循的行为规则也不同。一些传统角色在其长期存在与发展中已有了明确的行为规则,有的甚至已经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定下来。例如,医生应当扮演救死扶伤的角色,教师应当扮演教书育人的角色。娱乐明星作为现代社会新型角色,其角色规范尚不明确。由于缺乏应当恪守的明确性、系统性的角色规范,明星积极示范效应的发挥也只能停留于“期望”层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娱乐明星的角色规范。尽管这种角色规范的具体内容很难在短期内明确,但“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无疑是基础性内容。换言之,明星吸毒与毒品犯罪行为严重背离了自身角色规范。

(二)明星角色规范的实现

“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是明星角色规范的应有之义,那么,这种规范如何落到实处?角色规范的实现有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两种方式,自我实现对于明星而言显然是低效能的,需要辅之以社会实现方式。社会实现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让角色扮演者把规范内化,按照社会期望来履行义务,即通过外在压力让明星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首先,强化明星角色规范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明星意识到除了要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之外,还要做到比一般公民更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明星社会责任意识。注重外表、才艺培养是演艺行业的天性,但明星管理单位切不可忽视明星社会责任教育。因此,成立明星管理协会,加强对明星管理和监督尤为迫切。

明星吸毒的行业和媒体治理

(一)明星吸毒的行业治理

行业约束机制将个体的行为与个体的切身利益挂钩,遵照角色规范即获得利益,反之,则利益受损。这种机制有助于对明星吸毒行为进行有效治理。我国娱乐行业自我监督严重缺乏,对明星的管理、约束过于松散,根本没有形成规范明星行为的约束机制。近年来,娱乐圈频频爆出明星吸毒或容留他人吸毒事件,却鲜有相关组织或协会出面整肃纪律,以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明星涉足失范行为。有关专家提出向日本学习,对明星吸毒行为要做到“零容忍’,不仅要进行社会舆论谴责和法律制裁,还要对他们的演艺事业进行限制。只有采取关涉明星实质性利益的惩罚措施,才能真正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例如,房祖名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二千元,这样的惩处根本不足以触及其实质性利益,其演艺事业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所以,成立管理娱乐明星的自律行业组织,并由该行业组织制定严厉的奖惩规则方为长久之计。

(二)明星吸毒的媒体治理

不论是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它们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进行信息宣传与报道。但是,媒体作为宣传工具,除了传播功能之外,还应当发挥教育、监督等社会功能,甚至承担着伸张正义、推动法治进步、惩恶扬善的社会责任。媒体和娱乐圈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媒体监督、制约娱乐明星的天然优势。媒体对艺人实施有效监督,不仅能够提醒艺人时刻保持良好社会形象,也是对艺人的爱护和帮助,更是媒体社会责任之所在。例如在明星吸毒事件上,媒体不应仅仅将该事件作为娱乐新闻予以炒作,更应将焦点集中于明星吸毒背后深层次原因、社会危害性以及道德性危机的揭示。

明星吸毒的法律治理

(一)吸毒行为法律治理的现状

我国刑事法律坚持“吸毒者无罪”原则,《刑法》第六章第七节明确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以及引诱、教唆、容留他人吸毒等12种具体毒品犯罪行为,而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则不在毒品犯罪行为之列。《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犯罪是兼具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责难性于一体的行为。而明星吸毒、注射毒品行为并未违反刑事法律,其社会危害性并未达到需要通过刑罚来治理的程度。

(二)加大明星吸毒行为的法律治理力度

吸食、注射毒品虽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但并不等于要放松法律治理,应当在现有刑事与行政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威慑与治理作用。

首先,加强行政拘留处罚期间的法制管教。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知名度优势,明星们在被行政拘留之后,除了人身自由受限制外,很少被施以严格的法制管教,行政拘留也起不到行政处罚的应有效果。因此,在行政拘留期间,执法者一定要强化法制教化力度,不仅要让娱乐明星明晰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更要让其深刻意识到法律之上无特权,只要实施了涉毒违法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法制管教。

其次,加大对毒品持有行为的打击力度。购买毒品供自己吸食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以相应的刑罚,并处罚金。值得注意的是,“持有”并不一定是随身携带,即毒品存储方式和状态并不影响“持有”的成立,毒品持有人将毒品放置于秘密之处,亦或是寄存、偷放于其他处所或物品中,只要属于持有人的实际支配、控制范围内即可。

最后,加大对毒品容留行为的处罚力度。《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明星的示范效应十分显著,倘若明星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其危害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明星触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时,应当按照犯罪情节的轻重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严格定罪量刑。司法实践中,明星涉毒犯罪往往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根本无法实现刑罚的改造与教育功能。例如,在房祖名、柯震东吸毒事件中,房祖名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批准逮捕,最终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明星吸毒“新常态”的原因并非无迹可寻,破除其怪圈也并非无计可施。树立综合治理的思维,明确明星角色规范,综合运用媒体、行业与法律规范治理手段,增加教育、监督与处罚力度是走出明星吸毒“新常态”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毒品明星法律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火烧毒品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