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隐于市

2015-12-01孙玉安

回族文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师范

孙玉安

当时光走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展现一位回族抗日老兵的光荣经历,走进他低调而富有传奇的人生,解读他平凡而伟大的境界,成为了我迫切而荣幸的责任和义务。

他,就是从来没有公开过自己传奇经历的回族抗战老人刘重尚。回忆起来,第一次与刘重尚老人见面的时间大约是在1998年10月的一天。这个既偶然又好似冥冥之中约会的地点,是在杭州仁和路的东伊顺饭店。

往往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初次见面的一瞬间,我就这么容易地被刘重尚老人慈祥的面容和学者气质所征服。一句回族穆斯林的问候,似曾挚交的双手莫名其妙地攥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他炯炯有神的双眸,放射出的是和蔼可亲,红润的脸庞写满了神采奕奕。笔挺的身板上,着一件干净整洁的藏蓝色中山装,半旧平整灰裤下足蹬一双黑色条绒布鞋。十足的江南学人气质。

我们快速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和兴趣。一个多小时的初次交谈,彼此都感觉时间过得格外快。我被他文质彬彬的谈吐、满腹经纶的学养深深打动。无论是遇到了忘年交的知音,还是父辈般的恩师,对于求学者都显得如饥似渴。那段时间,中年彷徨的我,的确犹如一匹跋涉在茫茫荒漠中饥渴难忍,急于寻找目标获取慰藉的骆驼。

人,往往精神上的空虚、迷茫,比体能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迫切。

我盼望他来,他就会爽快地如约而至。

又一个下午,我们两个人,一壶茶,在紧闭房门的办公室,携手走进了理想中的心灵家园。时间被忽视,尘世被忘却。

回想起来挺可笑。当年的心高气盛、踌躇满志,瞬间,如同莽汉交手于太极拳大师。心结被他阵阵春风化雨般的箴言,得心应手地化解着。我第一次痛快淋漓地享受着久违的安抚。

记得临别时,他郑重地对我说:“一个有志想做点实事的当代回族人,在江南这片土地上,首先必须学会融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站稳步子,扎下根,完成自己的夙愿和举义。”

这句普通而有分量的话,在我耳边一直回响了几十年。

后来,他又用他的方式给我讲述了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典故。“张良拾履”和“用人唯才”。他慢条斯理地讲解之后,送给我八个字:“认准正道,学会坚韧。”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与老人家每年都有记不清的相聚、交流、倾吐、求教。这似乎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定时的契约。

假若我们一两个月没有见面,他一定会打电话过来,大多数只是问一个平安。我也会忙中抽空赶过去看望他,虽然仅仅是极简单的寒暄。

慢慢地,我在感悟着古人“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的内涵。

记得有一次,我登门拜访,我们的交流从生活、宗教逐渐上升到理想。老人苦笑着叹息:“没有赶上今天这个好时代。否则,我真想与你们一起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我猛地一下子惊愕了。因为那一年他整整八十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蓦然回响在我耳边。这身心均不服老的廉颇精神,如此强烈地触及我、影响我、激励我。无疑也成为了我一生中坚忍奋进的动力。

老人一直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平时夫妻俩自己买菜、烧饭、散步。每周五坚持乘公交车到十几公里远的杭州凤凰寺参加聚礼。而且,在清真寺这个大家园里,他被大家极为敬重,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经汉两通的学者。

在九十一岁高龄的2013年,老人家突患中风,我匆匆地赶往他病床前。尽管他口齿不清,依然紧紧抓住我的手,一双转动泪花的眼睛与我久久对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清楚,暂时的无言,已经涵盖了千言万语。

并不长的住院治疗后,他奇迹般地基本恢复,只是手臂行动困难,语言表述不太清晰。然而,他对病痛的解读令人惊叹。

他开玩笑地怪我们对他的病情太过紧张。平静地安慰,好似讲课:“要记住,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定然。任何伟大的人或者普通人,当他面对造物主时,都顿时渺小得如同尘芥。在灾难和生命面前,所有人都会显得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坦然面对。”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用行动告诉身边的人,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他个人那段从不愿讲述的经历,犹如苍穹间的繁星,既神秘又像是悬挂在我心中许久急于想探寻的谜。每次想开辟一条通道走进去,都被他微笑着,婉言化解。

直到几个月前,我终于按捺不住矜持,坚持要老人多少讲述一些。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才把他容纳了近一个世纪的这本“书”,轻描淡写地抽出几页。

惊讶的同时,一个陌生而全新的人物慢慢地展现在我惊奇的目光里,泛起了我激动的心绪,敬仰油然而生。我毫不犹豫地尽快将其精心地整理着,试图翻开并向人们展示这尘封了七十多年的真实情节。

真的想不到,与我情同父子,熟悉而敬重的大伯,平凡得如此伟大。默默无闻的他,竟然是一个长期隐于都市的传奇人物。

说起刘重尚就不能不提他的父亲刘志三阿訇。这位草根学者型的阿訇,不但书法写得好,还编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劝教歌”,为当年一些文盲穆斯林奠定了坚定的信仰基础。民国时期,他与尚希贤、虎彦章、马儆吾被誉为是河南籍四大阿訇。

刘重尚,字复升,1922年5月出生于河南郑州,是刘志三阿訇的次子。

刘志三阿訇毕生为伊斯兰教务颠沛流离,四海为家,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一生家境清贫。刘重尚四岁时,慈母就因病去世。当年由于父亲忙于教务,无力照顾孩子,无奈将他送给同乡白风平阿訇为养子。

刘重尚虽自幼失去至亲的呵护,但特殊的环境反而培育了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意志和毅力。

他天资聪慧,自幼兴趣广泛,悟性极高。老师讲授过的故事、歌谣,课本上学习过的知识几乎过目不忘。求学时就爱看书、读报,阅读成了他一生的良好习惯。这也成就了他的思路清晰、知识渊博。

1932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刘志三阿訇重返上海鸿寿坊清真寺任教,刘重尚才第一次回到父亲的身边。

时代能够创造奇迹,机遇会让普通人一鸣惊人。

勇于抗战的上海民众为了激励前方将士抗战信心,自发组织声援国民军的各种大型活动。那一年,年仅十岁的刘重尚,随百岁老人书法家李芳孝率领的上海回族代表团,冒险亲赴前线,慰问英勇奋战的国军十九路军将士。

当年的上海《申报》为此刊登了专访,并刊登大幅照片,盛赞老者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少年不怯不惧、机灵可爱,这一老一少明星的英勇举止,被世人敬佩,在大上海被传为佳话。

1937年,十五岁的刘重尚在父亲的鼓励下,自告奋勇前往广西桂林,报考了国立“成达师范”,成为当时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

刘重尚因为未正规上过初中,除古汉语方面在老阿訇的教诲下有些基础,其他学科均涉及不多,只能先在试读班试读。

可是,他对这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倍感珍惜,除了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学校各种必修课外,还自学课外读物。

谢松涛校长、刘仲仁老师爱徒心切,常常对他做课外精心辅导。他按时完成必修课,还自学并熟悉掌握了《古文观止》《史记》等古典名著知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很快转入了正式班。

后人评价:民国时期的成达师范就是一所伊斯兰教的黄埔军校。由于刘重尚在学校就读期间待人真诚,热心公益,努力进取,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学生会主席。

除了按时完成学业,他总是不露声色地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组织领导的学校篮球队和乒乓球队当年在桂林小有名气,在同学们中,不论年龄大小、地域远近都乐意接近他,向他倾吐心声,与他交流学习心得。

他认为,成达师范不仅使他获得了知识,坚定了信仰,还培养了他的组织能力,树立了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坚定信念。

时光荏苒,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然而,成达师范同学们之间的友情却一直未能忘怀。直到1988年他与当年同学相聚福建时,大家看到彼此步入古稀之年,各有成就。回想其同窗的快乐求学时光,百感交集。有同学赋诗一首值得记述:

邂逅陈江满面春,

浮生若梦话前尘。

来朝绿野天涯路,

浙水闽山系故人。

几年前,国内曾组织成达师范老校友座谈会,不知道杭州的刘重尚也是健在者。他依然默不作声、千方百计地寻找座谈会的资料,独自分享同学们的回忆文章。

他说:“我自己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还是低调些好。”他甘愿做一个不被媒体关注的普通大众,却自豪地评价自己的后半生:只是默默无闻地用行动验证着成达师范的精神。

是的,信仰保存在心中,自身的正言正行,才是解读伊斯兰文化最有力的明证。

时光转回到1942年,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桂林被迫进入了大撤退的时刻,每个成达师范的莘莘学子都面临着命运的抉择。有的人回到故乡自谋职业,有的参与民国政府的行政工作。“中华山河将破碎,民众生灵尽涂炭。”每一个民族,每一种信仰的中国人,都清楚,没有什么事比拯救国家、抵御侵略者更重要。刘重尚斟酌再三,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生最为重要的决定:自愿投笔从戎,主动要求参加抗战队伍。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存就是最大的幸福,何况要迎着艰难险阻寻找部队。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徒步多日,奔赴贵阳,再辗转到昆明。途中无论面临缺衣少食,还是疾病困扰,陪伴他们的是富有意义的风餐露宿和昼夜跋涉。他们的举义和坚韧,让简单而平凡的报国意志从没有出现过丝毫的动摇。刘重尚等人终于在昆明正式入伍,光荣地成为了由杜聿明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下属的鸿翔伞兵二中队的一名战士。

从儒雅的环境,转换到部队艰苦的训练和实战考验,不仅仅靠冲动和好奇,需要更强更韧的毅力和决心,刘重尚都做到了。他自觉勤学苦练、虚心求教,尽管只作了短期的培训,他却获得跳伞的优秀成绩。他和战友们,时时刻刻作着流血、牺牲的准备。

1944年6月20日,是他一生中经历过最激烈的战役之一。日寇侵略者疯狂进犯湖南衡阳,国民党部队奉命拼死坚守抵抗。刘重尚所在的中队,在衡阳城外围,加入这惨烈的保卫战。此次衡阳之战,是抗战后期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当日,蒋介石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军事忧惶,未足言危,而对美外交之颓势,实为精神上最大之打击。但果能邀天之福,军事获胜,则外交危机,亦可转安,万事皆在于己之尽力耳。”

衡阳的这场攻守战,国民党第十军以一万七千人的劣势兵力,与十一万日军相抗,坚守孤城四十七天,在仅两平方公里的战场上,经过数度肉搏,最后,抗日部队死伤一万五千人,其中牺牲七千余人。

当然,此战重创日寇侵略军,敌死伤七万余众,其中四万八千人被消灭。日军六十八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中将、五十七旅团长吉摩源吉少将被击毙。

衡阳之战,称得上是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拉锯战之一。尽管第十军几乎全军覆没,衡阳最终失守,但是,此战成为了在抗日战争中防御作战独一无二的巅峰之战。也是少有的,在一次战役中使日军伤亡人数高于中方的一次大战,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极为罕见。以至于日本战史称:此战役为“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其“牺牲之大,令人惊骇”。

衡阳之战的伤亡惨重,引起日本军政两界及社会舆论对东条英机内阁的痛责。在群起声讨中,东条英机内阁于7月18日倒台散架。

刘重尚所在的伞兵部队驻扎在外围,他们随时需要空降到最需要的地方。他与战友们连续五六次深入到交火的最前线,为国军提供给养、弹药、食品等,每一次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每一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每一次都奇迹般地化险为夷。

亲临这场命悬一线、残酷异常的激战之后,刘重尚一旦回忆起那遍地尸骨、惨不忍睹的战场惨景,就愈加痛苦。

受过心理创伤的人,再坚强,也不愿撕裂伤愈的疤痕。难怪几次请他回忆此战役中细节,他都刻意淡化,婉言谢绝。

他觉得:“战争既然不可避免,时光已经洗涤了老兵的血泪和记忆。无数亲如兄弟的战友,在身边壮烈牺牲,我们这些幸存者没有必要再作出丝毫的炫耀,更不需要得到任何的赞扬。完成了报国之举已足矣!”

九死一生的他,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却患上了严重肺病,终日咯血不止,身体极度虚弱。既然无法随部队转移,继续抗战,只好办理了离队手续,转到北平治病疗养。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早已经对尘世的一切看得淡如静水。成达师范的文化熏陶、知识积累和信仰的境界,让他主动放弃了京城的优越环境,只身来到了江南的浙江嘉兴。他始终心存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那期间,刚好他的大哥刘复元时任嘉兴清真寺教长。于是,他一边协助大哥做教务工作,一边继续养病,这就是他当年的又一次选择。

1949年底,嘉兴刚刚获得解放,可谓百废待兴,人才奇缺。

时任嘉兴市长的吴晓山先生,得知刘重尚的背景后,异常兴奋,亲自登门拜访,诚心地邀请刘重尚担任嘉兴回族清真小学的校长职务。

从文弱书生到强悍士兵,仅凭一个意念;从一个踌躇满志的壮年走上一个专业的教育者,看似偶然,其实正是刘重尚心仪中的理想职业。他无愧于成达师范重点培养学生要成为教长、校长、会长的办学宗旨,他对此深感自豪。

父亲在做职业宗教工作,他的学养虽然不能与敬佩的父亲比肩,然而,他深知授人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接班人的深远意义。他当然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甘愿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这所民族学校。

他将当年成达师范的校训“成德达才、笃实敏健”作为培养回族小学生的理念。除了自己在方方面面做出好的榜样外,还要求老师们重视学生的德育,其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融会贯通的能力,亲自为学生上课。

他要求学生勤查《辞海》《辞源》,多看多读,求得甚解,决不浅尝辄止;在上历史课时,让大家联系课外的小说故事、戏曲歌谣,举一反三;上地理课时,他会穿插当地的风土习俗,人文景观,使学生易懂、易记,不枯燥乏味。在课余时间,他主动带领老师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与大家一起谈论古今、做游戏、打球,相互亲密无间。

由于他的努力、务实,先后被推选为嘉兴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当人们鸟瞰浩瀚的大海之时,才猛然发觉:一个人,在浩瀚之中,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珠。刘重尚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宽广的胸怀适应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在他的眼中,生活永远是美好的。

十年的文革浩劫,刘重尚因为曾参加过国民党部队而受到了极大冲击,被强行下放劳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被免去。尽管突降灾难,身处逆境,当他看到与他一起改造的同事怨声载道、悲观绝望之时,他反而劝他们以乐观的人生态度淡然面对。他觉得,面前的一切,只不过是暂时的考验,正气必将会战胜邪恶。

在他得到公正的平反之后,又以嘉兴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参政议政,毫无怨言地为群众争取权益,为政府献计献策。

嘉兴首届回教管理委员会成立,刘重尚当选为秘书长,他更加勤恳敬业,恪尽职守,维护回族群众的合法利益。他为搜集清真寺史料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回族文史研讨、伊斯兰教经堂教学、培养新型爱国爱教接班人才等方面,都颇有创见,受到众多好评。

直到1991年,刘重尚辞去回教管理委员会的职务,彻底退休,回到杭州隐居。

一个信仰坚定、品德高尚的人,不仅得到世人的赞誉,造物主也赐予他许多恩典。正因为刘重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他的家庭始终温暖而和谐。

他的孩子们孝敬有加,个个争气。与他相濡以沫的伴侣丁芝山,出身于安徽的书香门第,祖父是旧社会过来的秀才、诗人、画家。殷实的家教和她的辛勤求知,换来了“才女”的美誉。她甘心情愿地为刘重尚做绿叶,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完成自己的事业,默默无闻地相夫教子,被大家尊称为贤内助。直到今天,两位耄耋老人互敬互爱,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佳美的典范。

他喜欢沉默,总是平静得如同深谷中的野鹤闲云。我们有点不敢相信,到今天为止,他的所有经历从没有对外公开过、宣传过。

一个有信仰、有志向的学者,永远会牢记先知的教诲:“学习,从摇篮到坟墓。”

1988年8月,刘重尚被邀参加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座谈会(泉州会议),他还在提交的《经堂教学与师范教学》中,他就经堂教学、师范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伊斯兰教经学院三种不同教学制度的得失利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幸运与定然密切相关。我在想,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除了知识外,能够遇到品德高尚的老师指导,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少走许多弯路,甚至能够改变自己的某些价值观。

刘重尚老人家低调、务实的境界,渊博、厚重的学识,聪颖、理性的智慧,真诚、坦荡的胸怀,给我,给后人们已经留下了无尽的宝藏。他从不张扬,始终以一个虔敬穆斯林的学人行为,感染着每位走近他的人,接触过他的人。

猜你喜欢

师范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慢慢开
谁的蛋
小小书画廊
原来它不是小偷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石林芳作品
林松作品
胆小的王老师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