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2015-12-01张连琼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公安434318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张连琼 (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 公安434318)

沈儒霞 (武汉市武昌医院外科,湖北 武汉43006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由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等[1]。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主要的致病原因包括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颅内血管异常等[2]。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使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脑出血的患者将近数百万人,大多数存活下来的患者会出现偏瘫、意识受阻、失语等后遗症[3]。为探讨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总结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相关护理经验,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诊断标准[4],并且均经过头颅CT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 (54.27±4.36)岁。纳入标准:患者的意识清楚,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状态;语言功能丧失或精神障碍;出血时间在24h内。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有全身慢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将本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 (56.15±3.97)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 (54.09±5.7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控制血压、密切监测患者病症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早期针对性肢体康复训练。

1)心理干预。在治疗前,主治医师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尽可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并且大多数患者在面临突然偏瘫时,都很难接受,情绪极为消沉悲观。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医护人员要将手术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患者,并且要对患者的悲观情绪及时进行开刀,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良好的治病观才能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2)肢体锻炼。在患者的治疗进入康复期后,给予针对性的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①正确指导侧卧位,将患者身体处于侧卧,保持患者躯体正面与床面垂直,在患者背部和患侧下肢垫上枕头之类的软垫。②正确指导平卧位,为了防止误吸的发生,将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倾斜,并在其患侧肩关节下垫上软垫,将肩部向上抬,让患者的手指、关节、腕部以及肘部尽可能伸直。为防止患者髋关节外旋,在患侧髋关节外侧下垫枕。在患侧足下蹬枕,将踝关节弯曲成90°,使其脚尖呈背屈位,以避免患者足下垂与向内外翻。

3)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①当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开始进行关节和肌肉康复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将锻炼时间逐渐增加。早起训练以床上的翻身、髋部摆动过渡到躯干移动,为了避免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同时还要加强患者肢体伸张,肌肉收缩运动。②对于偏瘫侧下肢具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行动有困难的患者,主要训练的内容包括迈步行走、下肢站立、负重等。③对于移动困难或不便的患者,患者在康复人员的协助下,坚持进行轮椅和床上之间的转移训练。④为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等并发症,康复人员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起坐以及躯干旋转等康复训练。

1.3 疗效指标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分级:①基本痊愈:患者的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②显效:患者的病残程度为Ⅰ~Ⅲ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5%;④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20%。以基本痊愈、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5.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s)表示计量数据,并对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经过术后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后,对照组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2.2 两组护理疗效比较情况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经护理与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后,对照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随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脑出血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确认的引起脑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脂饮食等[5]。该病的复发率、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相当高,存活下来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痴呆、偏瘫等功能障碍等后遗症[6]。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临床康复训练,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而且还增加了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该病已逐渐引起了整个医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以及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不仅能恢复患肢活动功能,还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偏瘫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始床边的康复训练,相关学者认为当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病情稳定后的24~72h内进行康复干预,主要是因为及早对患者给予肢体康复锻炼,能够对恢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8]。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早期给予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可通过良性刺激大脑的梗死灶,促进疾病的康复,并且降低致残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紧张度,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造成的生理机能衰退;②增强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得营养功能不断受到良性刺激,减轻骨骼、肌肉以及皮肤的萎缩;③能够使大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不断活化,从而加快大脑功能的恢复[9]。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给予了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综上所述,加强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并且还能够促使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1] 冯红梅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14~115.DOI:10.3969/j.issn.1673-9523.2013.07.102.

[2] 陈佳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60例患者的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 (1):151~153.DOI:10.11723/mtgyyx1007-9564201501049.

[3] 王美萍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730~732.

[4] 李娜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48~149.DOI:10.3969/j.issn.1673-9523.2013.09.135.

[5] 郭慧渊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J].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5,9(13):184.

[6] 梁月连,梁汝忠,黄兰祝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意义 [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3):89~90.

[7] 付雪君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99~200.

[8] 杨前美,周雄伟,周玉萍,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J].四川医学,2006,27(4):430~431.DOI:10.3969/j.issn.1004-0501.2006.04.058.

[9] 李军清,田红艳,向成玲,等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J].中国康复,2010,25(3):186~187.DOI:10.3870/zgkf.2010.03.009.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