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2-01秦珊刘成勇孙建华刘兰英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南京210029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百会穴耳穴总分

秦珊,刘成勇,孙建华,刘兰英(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剧增,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质量的常见疾病。目前失眠的治疗方法很多,大多数以药物为主,但安眠药物副作用大,许多患者对此产生抵抗情况而拒绝服用。针灸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失眠的方法,该种方法具有疗效良好,副作用极少,适宜人群广泛等优点。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共收集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50例,观察单纯针刺治疗与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两者疗效的差异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50例患者均来自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3~76岁,平均55岁,病程1~15年,平均9.97年。依据第3版修订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及症候诊断标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不寐”病的诊断[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及症候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80岁和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7分[2,3];④本人知情同意,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不合适者;②在观察期间如果出现恶寒发热或者咳嗽咳痰或者疼痛等会严重影响睡眠的疾病,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者也不纳入;③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年龄不在18~80岁之间,以及其它不适合针刺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依据王启才[4]主编《针灸治疗学》中篇,内科病症:失眠。采用神门、内关、安眠、百会、三阴交为主穴。耳穴取内分泌、神门、心、脾。每周2次,4周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耳穴贴压 在耳穴贴压之前,首先要用75%酒精在治疗部位进行消毒,保持治疗部位干净,将事前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贴附在胶布中央固定备用,选择好治疗穴位,治疗时用镊子挟住胶布贴在选用穴位上并贴紧,嘱患者贴敷后,每日自己揉按穴位3~5次,每次揉按3min,刺激量以疼痛能耐受为度,耐受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揉按力度和次数。

2)针刺方法 每穴针刺进入后,手法行平补平泻,每隔10min给患者行针1次,留针30min。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本次研究观察的是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评分的变化,其量化的观察指标采用的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障障碍7个因子,由5个他评条目和19个自评条目组成,其中参与计分条目有13个,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来计分,叠加7个因子的分值所得即为PSQI总分。总分最高分21分,最低0分,根据国内最新PSQI量表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有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是PSQI总分7分,即当PSQI总分>7分,即可诊断为失眠,得分越高则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PSQI评分有效率的计算是根据PSQI评分表总分得来的,即:

有效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计算所得PSQI有效率分为四级判定疗效。痊愈:症状消失,有效率>75%;显效:症状明显消失,有效率为50%~75%;有效:症状改善,有效率25%~49%;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又或者无改善,有效率<25%。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以(±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样本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各组数据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SQI量表评分比较

单纯针刺以及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在PSQI量表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运用、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入睡时间等方面,治疗后均比治疗前评分下降,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PSQI量表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安眠药物的运用、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六个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入睡时间、睡眠障碍两个方面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PSQI量表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及单纯针刺治疗失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组间比较可知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针刺治疗失眠的中医理论基础在于针刺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睡眠患者往往由于阴阳失调,阴不入阳而致,故针刺可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心脾两虚型失眠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脾两脏受损,气血运化无源,神失所养而致。故治疗上应重视健脾养心,养血补血。方中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宁心安神、理气解郁、镇静止痛功效,“内,内部也。关,关卡也”,指的就是内关穴具有宽胸解郁的功效,它从手厥阴经在胸中与阴维脉相联系,所以针刺内关穴可以调整心经气血,神魂得安,达到宁神安眠的作用。方中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具有镇静安神、宁心安眠功效。《素问·气交变大论》:“神门绝者,死不治”,指出神门穴是关乎生死的重要性,“神,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神门穴归属手少阴心经,是该经原穴,顾名思义,针刺它可起到宁心安神之功效,主要治疗失眠、心悸等心胸神志疾患。方中所含百会穴,该穴为督脉穴位,古人指出“百脉之会,主百病”,意思是百会穴可以治疗的病种繁多,百会穴位置位于巅顶部,它位置的下面是人的大脑,脑归属于督脉,百会又为督脉经穴,所以百会穴是调节脑功能的重要穴位之一,故针刺百会穴具有调节全身气血、安神定志的功效。方中安眠穴,位于头部,为经外奇穴,具有镇静止痉、安神定悸的功效,针刺安眠穴可解除脑血管痉挛,有效改善脑部供血,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上注于心,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所以其调血之功效显著,又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所以三阴交既具有补肾健脾,又有宁心安神之功效。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把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肢节密切关联,体内脏腑出现疾病在体外器官表现出来。古代文献多有相关描述,譬如《灵枢》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由此可见,全身经脉皆上循于耳,而别络于耳,通过耳穴贴压刺激可调节全身经络气血,调理脏腑功能。

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均有确切疗效,二者配合可以起到协同提高疗效的作用。目前关于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屡见报端,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针刺结合耳穴疗法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5]。此外关于其他证型的失眠患者有学者也运用该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如陈宇清[6]通过针刺配合耳穴疗法,并运用了补泻手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结果同样显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由此可见,不管何种证型的失眠,尤其是心脾两虚型失眠,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2]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63~465.

[3]Buysse D J,Reynolds C F III,Monk T 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 Res,1989,28:193~213.

[4]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86.

[5]赖旖,罗敏,邱剑锋.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失眠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205~206.

[6]陈宇清.针刺补泻合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百会穴耳穴总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