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和食申遗成功对新疆叼羊运动保护与传承的启示①

2015-12-01王强伏学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申报文化遗产

王强 伏学燕

(1.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2.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维吾尔族叼羊”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项目深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群众喜爱。而日本是最早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该文从日本和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来看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验,并分析其对新疆叼羊运动保护与传承的借鉴作用。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叼羊运动的现状

1.1 各地政府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重申报轻保护缺乏长效机制

2008年6 月,由新疆巴楚县申报的“维吾尔族叼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牦牛叼羊被列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目前各地政府掀起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但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两热两冷”的现象,即: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其急功近利之心,在乎形象工程。部分地方政府在申报成功后,重视该遗产的经济开发,而对其传承与发展却少有研究,也没有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其结果往往是导致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其本真性,最终走向灭亡。

1.2 牧区生活方式变化等原因,致使叼羊活动的开展空间日益萎缩

新疆牧区牧民定居以后,牧区各民族在游牧状态下所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哈萨克人曾被公认为是“马背上的民族”,并衍生出许多与马相关的文化习俗,例如:叼羊、赛马、姑娘追等。但由于现在牧区直接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大多不直接参与传统的牧业生产,导致哈萨克族传统马背文化的发展面临断层。牧民定居以后,由于远离了草场,也就失去了开展传统活动的空间。

2 通过日本和食申遗成功分析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

2013年12月4日,日本政府申报的“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正式被UNESCO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日本的第2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建设开始较早,并不断发展完善

1950年5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把文化遗产分为三类:“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其中无形文化遗产指:演剧、音乐、工艺技术以及其他在历史以及艺术上价值高的无形文化。1951年5月,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公布了《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认定标准》和《应采取资助措施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指定基准》。1954年5月,文部省公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部分修正案》,把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民俗资料、纪念物”四类。1975年7月,文部省修订了文化遗产保护法,将重点认定对象扩大到无形民俗文化遗产上。2004年日本国会修订《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5],最近一次修订(2011年5月)后,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埋藏文化遗产、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重要文化景观、传统建造物群、文化遗产保存技术的保护[6]。

2.2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得益于其举国体制,即:官(政府)、学(学术界)、民(民间、基层社区、一般国民)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从“‘和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项目”“‘和食’文化的保护·传承国民会议”可以看出,日本集合政府、高校、食品相关生产企业、服务企业、旅游业、个人等全社会的力量,传达日本饮食文化的魅力,促进其保护与传承。该组织设立的目的是开展使下一代人传承日本饮食文化的保护活动及国民性活动,并防止日本饮食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了推进日本饮食文化申报UNESCO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设立了“日本和食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2012年3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约相关部门联系会上,决定由日本向UNESCO申报“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月,为了促使申报成功及开展国民活动使饮食文化在下一代中进行传承,设立了“推进日本饮食文化申报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议会”。2013年7月“推进日本饮食文化申报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议会”设立秘书处,为了这一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持续进行日本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名称改为“‘和食’文化的保护·传承国民会议”。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是全球范围发展的新趋势,整体观更加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生态文化视角,注重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开发和利用其价值,也更加强调各利益相关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日本以“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为题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题目为:“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以新年为例”,具体申报内容包括:尊重新鲜且多样的食材及其原汁原味、实现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生活、表现自然之美和季节变化、与庆祝新年等各种节庆活动密切相关[8]。申报理由为:由于日本四季分明和地理的多样性,和食具有“使用的食材新鲜且有多样性、表现自然之美”等特点,秉承了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与新年、插秧、收获等节庆活动紧密相关,密切了家人及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3 日本和食申遗成功对新疆叼羊运动传承的启示

3.1 发挥政府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的作用

新疆叼羊运动的出现和发展与新疆的地理气候特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迁、年轻人现代娱乐方式的增多该项目趋于衰落,这就需要新疆当地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政策,如:在牧民定居点建立专门的叼羊运动活动场所,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来探索其保护与传承之道。

日本和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在日本和食保护和传承、和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在申报成果后继续致力于“和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努力使和食文化能走向未来、从日本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发挥了政府的领导作用。此外,得益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学术界、企业界、社区、一般国民等积极参与到其中。

3.2 将叼羊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扩大其群众基础

要将新疆叼羊运动不断传承下去,必须培养青少年对这一运动的兴趣,才能使这一运动代代相传。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叼羊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和高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造合适的场地、器材条件,完善相关配套教师、教材等,从娃娃抓起,使学生从小接触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基础,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至失传以至消亡。

3.3 将叼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新疆特有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等可以联合起来,将各地群众在节庆、婚嫁时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叼羊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商业运作,在旅游旺季时定期举行,即可增加当地各族群众的收入,又能使国内外游客领略到新疆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使其能不断发展完善。新疆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这种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如,巴里坤举办2013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五届农牧民趣味运动会期间,共接待区内外游客11.8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2613万元。

[1]张崇艳,田玲.新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叼羊”的现状及开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26-329,338.

[2](日本)文化厅-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法[EB/OL].http://w w w.bunka.go.jp/bunka_gyousei/hourei/bunkazai_kanren.html.

[3]中国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 w w.gov.cn/jrzg/2011-02/26/content_1811128.htm.

[4]金昱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J].探索,2013(1):122-125,129.

[5]日本文化厅[EB/OL].http://w w w.bunka.go.jp.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申报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Tough Nut to Crack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