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传承与晋文化传播的互动研究①
2015-12-01李彦民
李彦民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吕梁 033000)
形意拳作为我国古老的拳法,与太极、八卦合称为我国三大内家拳法,它经过历代形意拳传人的不断钻研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各派拳法虽有不同,但从拳理上看,基本是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说到山西,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优秀的晋商文化,清末时期山西商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护送货物、钱财的镖师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业。形意拳就产生于当时有名的戴家镖局。山西省太谷县作为形意拳的发源地,与当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息息相关。目前,形意拳已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太谷县被誉为“武术之乡”。
1 形意拳在山西省的传承
1.1 形意拳的起源
目前认为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姬际可创立形意拳。其理由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进士王自诚所著的《拳论质疑序》为佐证。从时间上看,《拳论质疑序》距姬际可(1602—1680)去世的时间仅为55年,两者之间间隔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据可靠史料记载,姬际可在甲申(1644)年后,曾往少林寺与众师徒互学共勉10年整,期间,他在原先练就的大枪术基础上,潜心研究了少林龙、虎、豹、蛇、鹤五拳,并在其拳谱中运用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劈、崩、钻、炮、横为五行拳,同时结合龙、虎、猴、马、鼋、鸡、鹄、鹞、燕、蛇、鹰、熊十二种动物的特长和特点,创造了心意六合拳。
1.2 形意拳的传承条件
1.2.1 各种武术组织
太谷民间素有习武之风,名家辈出,著名的形意拳宗师车毅斋、名家车学宽、宋铁麟都出生于此地。现在太谷县有车毅斋武馆、东怀远拳社、朝阳武协以及实验小学武术队等14个武术馆、社、队,有1500人长期习武。从小孩到老人,习练形意拳者有30000余人,更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和拉脱维亚的国际友人前来学习。
1.2.2 大众习武健身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而形意拳作为太谷县的特色体育运动,受到群众的喜爱,成为人们晨练和黄昏健身的主要方式。
2 晋文化传播的现状
2.1 对晋文化的界定
近几年来,文化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文化是人类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区域文化是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经过长期的 历史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三晋文化是西周初年至战国末年晋国文化和魏、韩、赵三晋文化的统称。三晋之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山西大部、河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处中州,各种文化碰撞交流于此,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共享性。山西作为三晋文化的一支,在这里笔者将其称为晋文化。
2.2 晋文化传播的形式
2.2.1 发展旅游业
山西省在近几年来积极发展本地的旅游业,让旅客们亲身体验到山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这样通过流动的人口发扬晋文化。如,极限的壶口瀑布、介休绵山、灵石王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碛口瀑布等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不仅既有山西的自然旅游胜地,还有山西的优秀的文化遗产。
2.2.2 媒体宣传
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西省通过电视节目将山西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优秀的传统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如,电视剧《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吕梁英雄传》;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这些节目不仅表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也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不同时期晋文化的发展状态。
3 意拳传承对晋文化传播的影响
形意拳则产生于晋文化之中,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晋商文化诠释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成了形意拳传承与管理的文化底蕴。在过去,晋商文化孕育了形意拳,而今天形意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方式与晋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对晋文化的宣传作用
专业队在外出比赛过程中,除了将形意拳的技术特征全面完美的表现出来,晋文化也随着形意拳比赛,传达到各个地区。晋商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都体现在形意拳中,形成了形意拳传承与管理的文化底蕴,在形意拳比赛中,自然也可以看到山西文化的身影,这无疑对山西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形意拳的每一种传承方式都对山西文化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宣传对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意拳的传承方式对山西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形意拳传承方式中的赛事传承对太谷县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太谷县举办形意拳交流会、形意拳武术比赛等各种比赛,其他省市的代表队、武术爱好者受到邀请前来参加比赛,不仅使太谷县的经济交流逐渐增多,而且还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迅速对当地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文化建设又会为文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当地区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3 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太谷县将形意拳纳入学校教育体制,这不仅使形意拳的传承有了一定的保证,还促进了当地学校体育的发展。学生自走进学校就有练习形意拳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样,形意拳随着练习者走出太谷县,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而山西文化也会随着形意拳的传播走到全国各地,这样长期进行,对形意拳、对山西文化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4 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人们提高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型分支,体育旅游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形意拳作为我国三大内家拳法之一,同时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太谷的梅苑山庄、天宁寺(大佛山)、龟龄山庄等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相结合,开发独具特色的晋文化旅游景区,以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3.5 促进晋文化的传播
十七大召开之后,国家将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纳入发展之中,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支持,山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同样需要媒介,而形意拳在晋文化的传播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晋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地作用。形意拳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反映着晋商文化的精髓,而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形意拳将会把优秀的晋商文化与晋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山西形意拳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晋商文化孕育了形意拳,形意拳的发展依赖中晋商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一体化的今天,形意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意拳的发展对山西文化的传播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意拳和山西文化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1]段丽梅,宋进文,王梁.晋商文化对山西形意拳文化传承与制度构建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5):38-42.
[2]姬传东.姬姓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04-205.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刘月花,梁艳江.非物质文化视野下形意拳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12):39-40.
[5]丁保玉,张海龙.山西地域文化对形意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武术科学,2013(1):19-21.
[6]郝勤,龚茂富.论武术与武术文化形态[J].中华武术(研究),2012(1):13-17.
[7]刘玉泉.形意拳与中国传统哲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