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①

2015-12-01郝朋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职业化排球俱乐部

郝朋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排球运动不是中国本土的运动,而是美国人威廉·摩根(马赛诸塞州霍利约克市的体育工作者)在1895年发明的。他将过于激烈的篮球运动和运动量过小的网球运动相互整合,发明了排球运动。直到1905年才传入中国,成为了一项受人喜爱的体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六人制排球运动普及,到70年代后期中国的排球事业逐步走向世界,并在80年代达到世界排球运动的领先地位,并且逐渐走向实业化。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81—1986年中国女排创造的世界大赛五连冠,这不仅创造了世界排球的奇迹,同时也激励了整个民族奋发向上的体育竞赛精神。但是随这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排球事业没有随之进步,反而出现倒退的趋势。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日本世界杯上,中国男排和女排的排名都是不那么理想,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排球事业还与世界顶级球队有很大的差别。

1 当代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1.1 组织形式上排球俱乐部的引进和发展

俱乐部是一种组织制度,而体育俱乐部是竞技运动组织的基本构成,目的是为了观赏和实践体育竞技活动。中国的排球俱乐部式由中国排球协会以及地方排球协会注册来发展排球运用满足大众需求的公益性基层体育组织,还有一种是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实体,和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经济实体,他们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首先是外部条件,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并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一大批经济发展较快的发达城市和地区,体育产业和市场都有了很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体育社会化的趋势也逐渐兴起。其次是内部条件,排球俱乐部的成立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资金和运转经费,还有一支有过硬技术的排球队伍。这样不仅能保证排球俱乐部能够正常的运转并且可以聚集一定的人气来保障长远的发展。排球俱乐部还必须要承担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义务,运动员和教练员还需要与俱乐部签订统一的职位合同书。中国排球队伍很需要这样的俱乐部来推动排球事业的发展。

1.1.1 排球俱乐部的职业化转变

职业化应该包含四层含义:一是排球自身运动走向职业化,它的前提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这样,商品充分流通经济活跃发展,作为一种竞技表演的排球才能有存在的必要以及职业化的发展。二是职业化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使之成为一个市场主体来存在,在违背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的发展。三是职业化就代表经济比赛的表演就是其产品,要提高产品的竞争率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排球队伍,提高竞赛质量,吸引更多的球迷和观众的支持。四是排球俱乐部作为排球运动的载体和存在形式,为排球运动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来源,排球俱乐部也必须走向职业化管理的道路,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世界职业排球的体制下,职业排球俱乐部是现代职业排球的主要承载形式,而职业排球俱乐部就必须在职业排球的体制下建立和发展。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侧重职业排球运动员的平常训练以及比赛的成绩。俱乐部的经营内容是无形的资产;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球迷来提高经营利润。然而中国的排球俱乐部职业化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虽然朝着职业化方向努力发展但并不十分成熟,而且普及程度和球迷的支持度都不比足球和篮球那样广泛和普遍。在赛事和广告的宣传力度上也不大。因此需要国家增大对排球事业的支持度。

1.1.2 排球俱乐部管理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排球俱乐部不断的发展完善对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及相对应的经营管理都比较完善。首先是对运动员的思想管理和培养更加全面,思想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久的熏陶,不能模式化的告诉运动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能做,而是让运动员自身进行思想抉择,树立竞争意识。对运动员的战术水平的训练也更加科学化,所有的技术都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的,排球运动更不例外,它需要长久的科学的训练,并且定期的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反馈,更好的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提高和修正。对运动员的后勤保障也更加合理化,这里不仅仅指的是运动员的报酬,更多的是运动员日常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为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是技术过硬,他成功的基础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现在的职业排球俱乐部都配备有相当的医疗机构对运动员的身体伤病进行护理,以保证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和比赛的正常进行。

不仅是对运动员俱乐部对教练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首先就必须持有专业的教练上岗证才能胜任日常对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管理。而且教练员自身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战术水平。因为这是保证一个球队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的排球教练员紧缺,加强对排球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是促进中国排球事业发展的必要因素。

1.2 排球技战术的发展

排球是一项竞技性和技巧性都很鲜明的球类运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排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法战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现代的排球球技需要更加全面、快速、准确的战术。这里提到的全面指的是攻防技术的全面性。每一个排球团队中必须有一位攻防全面的队员,他必须熟练全面的掌握了各项战术并使之达到熟练准确和适度才能实现攻防的合理性。现代排球的新进展是攻防技术全面发展,相互融合,并着重发展后排进攻,是队伍形成立体战术,同时也打破了过去攻强守弱的状况,使得进攻与防守协调发展。在战术上同时也遵循快速多变的原则,在赛场上技术动作要迅速,串联配合节奏要快速,,并且能够根据对手的自身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让对手无从适应,来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这里的快速和多变也体现在后排队员的进攻速度,使得前后排相互配合快中多变、变中求快来提高队伍的攻守能力。

1.3 排球运动外籍球员的引进

外籍球员的引入不仅能增强中国排球运动的实力,弥补球队的薄弱环节,而且也有利于球队之间战术打法的提高和丰富,同时也促进了各国之间排球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尤其是明星球员的加入更能提高球队的关注率,吸引球迷的关注提高上座率。在2010—2011赛季上,乔瓦娜·布拉克塞维奇和洛根·汤姆的表现就非常出色,他们都是恒大队的出色外援,尤其是布拉克塞维奇以她绝对的身高优势和强有力的腰腹能力成为恒大队的进攻实力队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选手注重个体的发展,他们强调个人目标和个体的价值,而中国则注重集体主义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外籍球员的到来使这两种观念相互融合,促进排球文化的发展。

2 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1 排球运动呈现职业化趋势

《体育大辞典》中认为:运动员或运动队由从事竞技专项中的训练和竞赛工作转化为自身职业。是从事业型逐步转向企业型体制的趋势。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企业的直接参与和竞技俱乐部体制的建立。职业化排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排球运动的商品化也是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职业化促使排球运动员自觉献身排球事业,并在排球比赛中获得相对应的报酬,这些物质因素促使排球比赛更加激烈刺激,而比赛场面越是紧张激烈就越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因此,就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排球运动呈现市场化趋势

在社会市场化和世界排球运动的市场化前提下,中国的排球事业想要走的长远就必须跟随着市场化的步伐,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于排球运动的集体性,使之投资成本大,出成绩的周期也长,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排球运动成为各省全运会战略的牺牲品。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排球运动后备力量不足,运动质量和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就急需提高中国排球运动的观赏性加大对排球赛事的宣传力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排球比赛的商业价值,由此可见,推进中国排球事业的市场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顺应了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

中国排球事业目前正走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其中的问题不容小觑。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局限性,只重视独立的联赛而忽略了对宏观的把握。其次是体制的局限性和运营制度的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在社会化的道路上缺乏正确的引导。最后是媒体和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球迷的关注度降低,致使资金不足。因此,需要协调各个方面保证中国排球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排球运动也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首先,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在时间和质量的维度上跟上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满足人们对排球运动的需要。从哲学层面来讲,可持续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中国的排球事业也是如此它不仅受到一些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具有自身特殊的层次逻辑和结构系统。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中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民的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的排球运动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在社会化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也朝着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只有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建立有效的高校后备力量为中国的排球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也是保证中国排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 娱乐性排球成为一种新趋势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人们健身运动的热度也不断攀升。但是由于专业排球运动技巧性和对抗性都较高,普通大众学习起来不容易,而且打球时捡球的时间远远大于玩球的时间,会增加人心里的挫败感,不利于排球运动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娱乐性排球就兴起了。

娱乐性排球不仅有健身的功效而且使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好方式。它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动作简单,规则易懂,非常适合人们闲暇时刻娱乐。目前比较常见的娱乐性排球运动有沙滩排球、气排球、软式排球等。因其简单易学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现代喜爱的球类运动。

3 结语

我国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排球运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为之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之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合理有效的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多方位的后备人才培训养体系,利用高校整合后备资源,也要加强与世界排球运动的相互交流,有效的利用国际资源,增加国内外排球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并时刻关注我国排球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正确认识我国排球发展的环境体系,利用相对应的手段和市场机制,引导我国的排球事业向着健康、持续的防线发展。

[1]体育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3]张利.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田[J].集宁师专学报,2005(4):73-75.

[4]姚辉波.当前我国排球职业化改革现状及未来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22-24.

[5]孟春雷,吴宁.职业排球的内涵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8-121,125.

猜你喜欢

职业化排球俱乐部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加速职业化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