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江西女子举重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和对策①

2015-12-01沈玲玲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江西南昌330006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5期
关键词:训练班后备江西

沈玲玲(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江西南昌 330006)

制约江西女子举重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和对策①

沈玲玲
(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江西南昌330006)

举重后备人才的保障,是制约江西省竞技举重的可持续发展。江西女子举重队于1986年成立至今,已有27年。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女子举重培养了世界冠军邱红梅,世界亚军熊美英,全国冠军薛娟、李娟,以及全国前三名沈玲玲、冯虹,和多个全国前六名等国家级健将。该文通过专家访谈法、归纳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对制约江西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举重 后备人才 因素 对策

江西女子举重队于1986年成立至今,已有27年。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女子举重培养了世界冠军邱红梅,世界亚军熊美英,全国冠军薛娟、李娟,以及全国前三名沈玲玲、冯虹,和多个全国前六名、国家级健将。女子举重成立后,各地市体校也办起了女子举重班,为一线队伍输送优秀后备人才。邱红梅、熊美英、李娟、冯虹等都来自不同地市体校,女子举重队员由刚起步时几个人发展至全省赛近百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地市体校女子举重班也逐步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影响,地市体校女子举重班现有的规模受到不小的冲击,全省赛由近百人参赛急剧下降到目前的二、三十人参赛,严重制约了江西省竞技举重项目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体育局相关的领导、重竞技中心和基层教练员,查阅了江西省各举重训练基地和比赛的相关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江西省女子举重现状调查,制约江西省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因素。

2.1各级领导对女子举重基础训练重视不够

江西的举重网点少、目前仅有抚州.宜春,南昌三个地市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班开办较好一些,其他地市的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班名存实亡。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班的配套质量差(包括教练员待遇、训练设施、营养条件等),即谈不上好的普及,更谈不上训练质量的提高,以至于长期在低谷徘徊,这已是多年存在的问题。虽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前期有所改善,但后期基本停滞,而全国的其他许多省市在不断地加大改革力度和激励制度,以至于江西和其他许多省市的距离越拉越远。由于女子举重基础状况的薄弱和落后而严重制约了我省女子举重高水平的提高,导致优秀人才过少,整体水平一直上不去。

2.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水平与教练员的水平以及培养部门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

国家体育总局下发《有关教练员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法规性文件,对教练员的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一些基层部门并不尽如人意。个人做出的贡献于所取得的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如教练员的资格,教练员的竟升,教练员的待遇,激励机制等问题,影响到很多教练员的积极性。工作平平无进取,不愿丢下铁饭碗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体制或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严重弊端。长期以来,我省举重界缺乏竞争和淘汰机制,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各个地市体校及一、二线均各自为政,是好是坏无人过问,即无更多利益可得,也无丝毫惩罚可言,教练的位置一旦确定,便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占着位置,从一而终。在这种机制下,教练员缺乏积极性,领导也缺乏积极性。一个地市、一个训练网点就像是独立王国,选材和训练是封闭似的,明明是些废料,明明没有多少效益,明明这个训练班没有什么质量,但还是我行我素,数年如是。如此上下不通达,管理不统一,内外不沟通,好坏不区别,如何能改变江西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的落后状况呢?

2.3目前,基层业余训练单位都把竞赛成绩作为衡量自己训练成效的唯一标准

究其原因,是涉及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冲突,这也是长期以来基层单位和教练员一直抱怨和呼吁但又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基层业余训练的开展,本应满足国家对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的需要,是国家利益所在,但牵涉到基层单位和个人的具体利益时,却并不与国家利益需要相一致。不少地市体校和训练班只完成各地市领导的省运会任务,其目光往往只盯着一个省运会甚至于一个全省比赛,为此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养着一批并不优秀的苗子,以图个眼前利益。一旦任务完成,这些运动员的寿命也告结束。

2.4地市教练员也反映女子举重招生难,很多家长担心女孩子训练举重身材变形,小孩退役后没保障,就业低

全国高校招收举重的学校很少。江西也是仅有井冈山大学和宜春学院偶有招收,且名额非常少。今年也就只有井冈山大学招收了二名举重的,而且还是男生。加上一些教练员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有的教练员训练抓得不力,对业务缺乏少钻研,不仅对女子选才标准十分模糊,训练上也显得盲目、粗糙。有的苗子可能并不差,但由于抓得不紧,或缺乏科学的基础训练,而出现技术动作的错误定型,力量发展上的延误或骨骼发育上的畸形,导致苗子过早淘汰。有的教练员滥选苗子,有的苗子按行家的话说,根本就不是举重的料,但也被选进来,而且一练就是好几年。这种浪费精力、财力的现象,并不只是少数,有的教练一心二用,身在曹营心在汉,训练只是图个形式,有的甚至连形式也不要了,经常不来训练房。这种现象不仅下面有,上面也有。如此种种现象,虽然不应仅仅归咎于教练员本身,但不少教练员素质低却也是造成我省女子举重基础状况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改变我省女子举重基础状况,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立教练员的岗位定期培训制度,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学专家对教练员进行轮训

可以采用专家授课和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成立全省女子举重招生选材领导小组。该小组在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着重对全省举重网点的选材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监督。该小组负责制定选材标准,负责对各举重训练班学员进行每年一次或考核和评定,并以此为依据对该训练班的选材工作与评估,考核和评估结果报上级的主管部门备案,作为主管部门了解掌握全省女子举重基础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的事实依据。这样做可以变选材上的放任自流、分散管理为集中指导和控制下的有效管理,改变过去那种盲目选材、育材和上级主管部门又情况不明的混乱局面。

3.2要变各地市的省运战略为全运战略、奥运战略,要通过青少年的赛制改革,引导业余训练单位把目光放在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上

放在他们成年后在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比赛——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和奖牌上。使参赛单位的短期利益与实现奥运战略的宏观目标相一致,使竞赛与培养后备人才的训练目的、任务相统一,以促进业余训练提高质量,提高成才率。以出优秀苗子,出高水平举重人才为各地市举重训练班的最高目标,并以此为衡量各级举重训练班效益的唯一标准。每年进行一次达标赛,将全省举重苗子统一集中测试,训练经费按达标数和达标水平分级发放。达标越多,达标等级越高,发的就越多,反之就少发,甚至不发。并以此衡量教练员的工作业绩,并以此衡量各地市体校的工作成绩。

3.3加强对全省举重教练员的集中管理和指导,变从一而终的终身制为可上可下的流动制

要设立这方面的机构,或加强项目办公室这方面的具体职能,以对各级教练员实行有效的管理、制约和人员调动。凡不能胜任教练员工作的,要坚决罢免,或降级使用。同时要选用那些责任心强、热爱举重事业的人放到合适的教练位置上。这方面要有个标准,有个章程,使有关部门有章可循,此外,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班,着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为他们提供造材或训练方面的学习材料和有关信息。概括地说,对教练员队伍一要整顿,二要充实提高。

3.4要增加女子举重训练网点,扩大普及面,有条件的地市可以新增女子举重训练班或多增加几个点

举重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只要领导重视就好办。例如九江市、上饶市完全可以成立举重班。如抚州,宜春,赣州地区可以多增加几个点。首先可以鼓励自办,对自办的要给予指导和扶持,帮助发展。一个点就要有一个点的质量,对自办的也要有质量,不能放任不管,像原来的信丰、铅山等训练班,时间不算短,但见效并不大,原因就在于帮助不够。

3.5要立足于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并要有适当和八一,北京体院合作

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呼吁各级领导关注我国的拳头项目.全国高校能多招收女子举重学员.利用外面的条件提高我省的女子举重水平。权宜之策有其积极作用,但所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过分依靠势必会影响自己教练员的积极性,而且不加控制,也会产生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此外,在管理方面恐怕也会带来更大的难度。所以,作为对策和八一,北京体院合作是必要的,但从长远计,把自己的女子举重基础训练搞好才是最根本的。总之,要改变江西女子举重基础的落后面貌还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而最重要的就是要下大的决心,在举重方面推进改革,江西也是个出举重人才的地方,从邱红梅、熊美英,李娟,冯虹等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出现来看,也不应妄自菲薄。只要政策对头,一系列改革、举措能真正落实,相信江西的女子举重举措状况会大大改观。业余训练成才低,固然与训练条件,教练员水平等有关,但是各方面利益冲突对训练的介入,影响了训练的系统性被公认是主要的原因。业余训练如果长期缺乏物质利益的驱动,不管有多么伟大的目标,完备的法规,也难以顺利的进行。要正常顺利地开展训练,首先要使单位和个人感到进行训练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人民服务的需要,也可能是生活和就业的需要。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对旧体制实行改革,敢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激励和调动基层单位输送人才的积极性,才能增强管理者和教练员的事业心,才能为竞技体育输送大量高质量的后备人才。

[1]邓民威.广东省撎褰探岷蠑运行现状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3-106.

[2]王向宏.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G884

A

2095-2813(2015)12(b)-00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24

①沈玲玲(1972,6—),女,江西南昌人,本科,高级教练,研究方向:举重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训练班后备江西
江西银行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小幽默5则
我爱江西奶奶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比眼力
冠军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