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12-01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间体质体育

邹 勇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小学,四川 眉山)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 勇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小学,四川 眉山)

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一例外都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5月7日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七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七号文件”还具体例举了实施办法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综上所述无疑彰显了学校体育的重要,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自然该发挥出它的诸多作用。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大课间活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呈25年持续下降趋势,迫使征兵的体检标准降低。 当前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学校除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活动形式单一。许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还停留在过去课间操“两操一舞”的模式,内容少,形式单一。二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学生懒惰、兴趣不高、动作不到位等现象。三是运动量太小,未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适合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运动负荷为平均心率130次/min,运动强度1.6 ~ 1.8,练习密度25 ~ 30%。四是时间未能得到保证。“七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30min,而现状是很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的锻炼时间大约在10min左右,即使加上进、出场的时间(各5min),也才只有20min。有些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占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五是室内操缺失。一旦遇到特殊天气,学生无法到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就只有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自觉且积极参与的,具有锻炼价值的“快乐时光”,则需要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以及学校领导,根据本校的场地情况通过探讨、研究和论证,制订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优秀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目的

现代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是有区别的。以往的课间操是起调节作用,服务于学习,居于从属地位和工具地位,而现代大课间体育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根本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只有明确了大课间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才可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2 转变观念

任何人的语言和行动都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学校领导和各班带队老师的观念,学校领导和带队教师要重视体育运动并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起到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其次是要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运动的意义,变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主动,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 激发兴趣

每天重复同样的活动内容,容易让人产生“参与疲劳”,丧失兴趣。为了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要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的设计要具备主题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色操加体育活动。其中体育活动应涵盖专项技术、身体素质、文化艺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全校学生不一定要进行同一个活动内容,可以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喜好制订相宜的内容,好定期地轮换,避免学生出现厌倦从而降低参与的积极性。

4 磨炼意志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

定:“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

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要保证全校每一名学生的参与。在大课间活动时,对于一些如感冒或其他身体不适而请假的学生(特别严重的情况除外),可单独安排一位教师指导做一些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完成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磨炼学生的意志。

5 保障时间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要在30分钟或以上才能消耗人体的脂肪,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大课间活动时,要让学生克服困难坚持锻炼30分钟或以上。为了保障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学校要精心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其他学科教师拖堂影响大课间活动,严禁挪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其他事情。

6 风雨不停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室内体育

场,因此在雨天等特殊天气的时候,大课间活动往往就取消了。为了保

障大课间活动时间,学校要设计室

内活动操,让学生在特殊天气时也

能活动。室内操的创编应考虑共振、场地、学生兴趣以及健身性和教育

性等因素。如:手语操、手指灵敏

操、关节活动操、韧带拉伸操、静力性的小肌肉锻炼操等都是比较好的室内操。

7 科学评价

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和激励的作用,优秀的评价机制是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的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内容应该包含出勤、纪律、组织、积极性、态度、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等等,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学校评等等。对学生个人评价的结果要纳入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成绩,对班级的评价要纳入对优秀班集体的评价与考核。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各级领导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及一线的全体教师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转变观念,把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更好,把学校大课间活动设计得更科学。

G807.1

A

1674-151X(2015)01-080-02

2014-12-2

邹勇(1980 ~),小教一级,专科。研究方向:中小学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训练方法。

猜你喜欢

课间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