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短”成为训练有素的“新闻习惯”
2015-12-01⊙王黎
⊙ 王 黎
身为编辑,我在与记者沟通稿件采写时发现,部分记者特别是一些年轻记者有一个误区:认为短新闻“太短”“分量轻”,似乎只有长新闻才有分量。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长新闻的作用。但是,忽视短新闻报道,不愿在最基本的“事实新闻”报道上下功夫,就是忘记了记者的首要职责。
短小精悍是短新闻最大的长处。唯其短,记者才能用这种形式以最快速度向读者报道他们急需知道、对他们最有用的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说,短新闻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新闻作品所无法代替的。譬如美联社在1945年5月7日播发的《欧战结束!德国无条件投降!丘吉尔今将宣布“欧洲胜利日”》新闻,全文只有600字,它被全世界数千家报纸采用,被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反复广播。它的分量确实不轻,这在于这条短新闻是第一个向全世界人民报告了人们日思夜想的德国投降、欧战结束的特大喜讯。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谈到写稿经验时曾说,不要在新闻稿里实现文学梦想。本以为是一句调侃,工作多年后就慢慢觉出此话的含义——新闻报道一定要构建在训练有素的“新闻习惯”上。
“新闻习惯”就是新闻报道的每一段落都是扎扎实实的事实,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即使是配合中央战略,引导读者思想,都要用“新闻事实”来落实。写作上的生动也是用“事实”来呈现,用独到的新闻视角和清晰的思维逻辑来达成,而不只是靠繁复华丽的语言,充溢主观色彩的议论、煽情来吸引读者——文学熏陶不是他们想从新闻稿里得到的。过度的文学化表达除了拖长篇幅,还会弱化新闻事件本身。
写长作品固然不易,写短新闻同样需要高超的技巧。下面是一位美国记者用400余字采写的一篇会议新闻(选自美国《解释性报道》,科蒂斯·麦克道格尔著,1938年版)——
私家侦探召开首届国际侦探公司年会
本报讯 他们走起路来,皮鞋并不吱吱作响,他们也不用撇嘴角示意来代替说话,他们更无意照着什么人的下巴猛击一拳。
这十几个于昨晚在舍尔曼旅馆集会的貌不出众的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私家侦探。在那里,他们召开了首届国际侦探公司年会。
为首的是大名鼎鼎的纽约侦探雷埃·斯琴德勒。与会者中还有测谎器的发明者里奥纳德·吉勒;兰辛公司的乐·莫因·斯尼德博士,他曾任密歇根州警察局法医部主任;此外还有克拉克·赛勒,此人是洛杉矶的鉴别笔迹和文件的头号权威,曾参与林德堡之子被绑架一案的破案工作。
从表面上看,他们同电影中的侦探如阿兰·赖德、迪克·鲍威尔之流完全不同。前者是英俊小生,而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秃顶老头。
但他们中至少有一位说了几句话,赞扬电影中的侦探。爱荷华州苏城的哈里·路易说:“这些家伙说话口气蛮大,并且不断闯祸。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把事情办了。”
记者以侦探在电影中的形象为依据,从读者熟悉、轻松的小角度切入,把一条本来容易写得干巴的会议新闻写得生动风趣。
短新闻只是新闻作品的一种形式,我们并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包括长篇的新闻稿件。但是写短新闻的基本原则,即开门见山和语言精炼;不说空话、废话;不主观议论,不过度煽情,这种表达的“新闻习惯”适用于一切新闻报道的写作。即使在需写长稿时,也要惜墨如金。
著名记者艾丰谈新闻采写时说过,“想得清,说得短,再动笔”。他的意思是,思维是记者重要的武器。下笔写稿之前,甚至在采访过程中就要积极思维,对采访中呈现出的大量散乱的事实作出快速精炼的逻辑归纳。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记者口头汇报采访时能活灵活现、生动感人。但等他拿出文章来一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个中原因之一就是,口头表达往往用事件情节、表情以及口头语的随意性,掩盖了逻辑上的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记者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分析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题目和这个题目的要点;可以帮助记者快速消化采访对象的话,然后按照自己的意图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记者提炼主题,谋篇布局,而不是淹没在大量书面材料里,让读者在拖沓空洞的稿件中“自寻”新闻。
头脑理清楚了,下笔就准确了,一语中的,少绕弯子少废话。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把新闻稿件写得短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