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
2015-12-01卢川
卢 川
(荥经县体育局,四川 雅安 625200)
试论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
卢 川
(荥经县体育局,四川 雅安 625200)
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本文在分析学校体育教育和人的社会化关系的基础上,对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大致分为2个部分:一是从内在方面进行了探讨,如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社会角色意识、自我观念等;二是从外在方面进行了探讨,如掌握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行为规范等。
1 学校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1.1学校体育教育方式与人的社会化过程相通相联
学校针对青少年有多种教育手段,学校体育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其增强学生体质的生物功能被看做是特有的主要教育功能。但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健康的多维化概念与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看,学校体育教育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有着既相通又相联的地方。学校体育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机构,在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统文化,树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李芹认为:“人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二是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由此可见,人要实现社会化至少需要2个条件:学习社会和参与社会。学校作为社会机构,为青少年初步学习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环境。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竞争、协作等内容,也涉及到角色、规则、职能等要求,而这些都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来说,学校体育教育方式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既相通亦相联,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1.2人的社会化进程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体育对人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是人们终身的活动,要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更集中地发生在人的发育期。”仔细观察这几个阶段,可发现有4个阶段与学校体育教育有密切联系。从最初的体育游戏,逐渐到中学的体育课,再到大学的公体课,这都属于人的社会化中基本社会化的教育范畴。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社会化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青少年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大多数人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见,学校体育教育与人的社会化是相互关联的,具有不少相通之处,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还存在着只重视其增强体质的生物功能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学校体育的其他教育功能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
2.1学校体育教育从内在方面促进青少年社会化
2.1.1培养青少年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期,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剧烈。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当今社会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表现在人们完成一件事情的意志力上,俗语云“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除了字面意思上的“志向”,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即“意志”。要在社会上成功立足,要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坚强的意志必不可少。正所谓“百炼成钢”,一般说来,一个人能经受多少考验,能承受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意志的坚强程度。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很多项目对青少年的意志力进行了锻炼,如长跑、体能训练等。此外,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一般是集体进行,可在各种体育游戏、集体练习以及体育比赛项目中制定目标,尽量激发参与者将整个身心投入到自我表现和竞争中去。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所特具的好胜心可升华为进取心和竞争精神,这是学校体育教育在促进青少年的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具备的明显优势。
2.1.2培养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社会角色是与某人给定的社会地位相称的一种社会期待,也有人将社会角色界定为有着特定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人。青少年的角色意识是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思想意识。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角色的学习与转化,而不同的角色需要掌握不同的身体及生活技能。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社会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合自己的事。学校体育教育一般是以老师上体育课的方式展开,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设定一定社会场景,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此类特定环境中进行互动,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这也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初步尝试。在体育类比赛中,青少年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体验成功,体验失败,这都是人进入社会后所要经历的。学校体育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寻找并意识到自身角色定位,从而适应并调适好自身角色的场所与平台,为青少年能出色地担当一定社会角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2.1.3促进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个性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主要体现于一个人的观念、习惯、行为、态度等。促使人良好、健康、利于社会的个性特征形成是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个性特征的主要表现便是遵守一定社会规范,适应社会需求。人的个性形成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生物遗传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场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一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影响青少年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是其主要载体,有具备趣味性的,有方式单一的,有个人参与的,也有集体参与的。具有竞技性、危险性、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等特点。体育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中青少年自主意识的培养,还要求学生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此外,体育教育还可使学生在克服学习困难中培养坚毅、顽强、勇敢、果断的品质,在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感觉。它在调节学生社会心理平衡、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方面,可称是一个大有成效的重要手段。
2.2学校体育教育从外在方面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2.2.1促进青少年掌握生活技能人的生活技能并非先天具备,多为后天所学。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教导和促进青少年掌握一些最原始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行走、跑步、攀登、爬行、跳跃等身体练习,这些练习使青少年体能变好,基本生活技能也得到提高。此外,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人掌握基本生产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庭教育已无法胜任这种需求。学校或其他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担任了训练任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作练习多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与综合,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这样的训练,青少年的体质得到增强,且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锻炼身体的意识、理念及良好习惯。在这样的前提下,青少年有更加良好的体力、充沛的精力以及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掌握生活技能。
2.2.2培养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离不开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成功的社会互动要求青少年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是青少年重要的社交场所,而学校体育教学使这个特殊社交场所所具备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学校体育与其他学校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要经常在课堂上组合形成小团队、小群体来进行教学。在这些小团队、小群体形成发展过程中,青少年团队成员会学到相互之间要沟通、协作,将个人优势与团队协作结合起来,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对手和朋友、竞争与合作、失败与成功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在体验运动所带来的酣畅淋漓的愉快感觉的同时,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了交往和团队意识,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
2.2.3培养青少年社会行为规范无论何种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规范,人要成为社会人,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些规范,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由于每个人都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所以学习掌握社会规范和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感是个人社会化的直接目标,也是个人进入社会的标志。学校体育主要功能在于传授与体育相关知识、技术,增强学生体质,弘扬体育文化。但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将体育教学所传授的运动方式、规则、精神等逐步内化,为将来适应社会上各种规范及精神打下基础。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社会规范维持,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遵守社会规范,用社会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学校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竞技规则,讲求公平公正公开,学生必须遵守这些竞技规则,否则就会犯规,并接受相应处罚。学校体育的这种教育规则与社会上的法律、道德约束对人起到几乎同等的效应,当经过体育教育,学生完全接受了运动规则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将来接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可能性。
2.2.4帮助青少年树立生活目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生活目标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实现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人生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充满强烈的学习和求知欲的阶段,模仿和探索是这个年龄阶段主要行为特征。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一定教学手段促进青少年人生观健康发展是其重要任务。学校体育教育的显性功能是传授运动技能及运动知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学校体育教育还具备隐性功能即传授社会文化,影响青少年价值观,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要努力去实现它。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是设定运动目标,并引导青少年学生通过适当的路径,身体力行去实现这个目标。表面上看来,这只是一个运动目标,但青少年学生以什么态度去实现这个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程度如何,如何对待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直接反映其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行等因素。学校体育教育通过系统科学的引导,在教授青少年如何按照个人价值观设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为学生将来如何在社会活动中设定自身的生活目标,并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生活目标打下了伏笔。
3 结 语
学校体育教育可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显性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隐性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掘。实践证明,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及社会角色意识方面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加明显的效果。学校体育教学应根据本学科的这一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以使体育教育促使青少年社会化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为其社会化提供更好的场所与空间。
[ 1 ] 李芹.社会学概论[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 2 ] 赵孟营.社会学基础[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15-09-09
卢川(1984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