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肩肘倒立》教学案例谈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组合练习

2015-12-01董玉泉徐敏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05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案例动作技能

董玉泉 徐敏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05)

从《肩肘倒立》教学案例谈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组合练习

董玉泉 徐敏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05)

小学五年级《肩肘倒立》(第一课时)案例对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可供借鉴的教学方法,下面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谈谈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动作组合练习。

一、对案例的分析

(一)课时目标分析

案例中只说明了技能和体能目标,缺少认知和情感目标,作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完整的。看似制订的技能和体能目标比较具体,分了四个层面的目标,还运用了百分比,其实技能目标的表述还是模糊不清的。如,第一层面目标:100%的学生能够做出肩肘倒立类的某一形态动作;第二层面目标:70%的学生在独立完成肩肘倒立类翻臀立腰的基础上,并能完成2种以上形态动作且空中停留3~5秒钟。第三层面目标:30%的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翻臀立腰且双腿能在空中停留3秒钟。

1.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制订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议不要采用百分比。因为,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另一方面目标越细,越难准确把握。

2.目标分层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而设计的,这是亮点。但不能分层过多且不明确。建议是否可写为: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或在帮助下完成)肩肘倒立的动作,少部分学生能完成两种不同姿势的肩肘倒立的动作,并做到静止3秒钟。

(二)文字表述不准确

体育教学有其科学性,动作的表述具有规范性,书写时不能随意,让人看不懂。如,目标中的“肩肘倒立类”、“形态动作”、“空中停留”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过程”、“立髋”、“拍手检验”、“无支撑的肩肘关节倒立”等,在表述上存在着概念模糊、用词不当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1.总体分析

“从准备部分的游戏铺垫到基本部分的搭房子情境游戏的导入;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师质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互相帮助巩固翻臀立腰;然后让学生做无支撑的肩肘关节倒立,双腿在空中停留更久,发展学生肢体控制能力,并引导学生借助两肘支撑,完成完整的肩肘倒立动作;再后来通过各种形态的肩肘倒立类动作,如,两腿左右或前后分开、膝盖弯曲,身体不直等一些不‘规范’动作学习,教师全面关注每名学生的进步,让每名学生都有成功体验;最后安排学生通过前滚翻直腿坐接肩肘倒立的组合动作练习,以发展学生运用技能的能力”。上述教学过程,粗看觉得线条还是比较清晰的,但仔细推敲后发现,案例中较多地是对教学过程的描述,只讲了“什么”,没有讲清“是什么”,由于教学目标制订得比较模糊,造成了方法运用上的混乱和缺乏针对性。由于对第一次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很明确,造成单元内容和本课内容混淆,使重点不突出。同时,在第二个环节中的“老师质疑”也不妥,质疑应是学生的事,教师只是提出问题,或是提供思路,让学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新问题,形成一个以问题为纽带的链,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

2.几个可以商榷的问题

(1)目标的制订。课时目标是本堂课学生要达到的任务和要求,是一堂课的灵魂。目标不是教师坐在办公室里随意瞎想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单元计划的要求而制订的,依据行为、条件和标准三个要素,力求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目标统领内容和方法,凡是目标的要求,必须要在过程中去实施,力求实现。本案例目标中有分层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中没有体现,都是一样的游戏、方法、帮助、要求及组合。

(2)重难点的确定。动作技术的重难点是相对固定的,如,跳高和跳远的重点都是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难点是过杆和腾空。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确定的。本案例的目标中有完成动作和静止3秒钟的要求,因此,在重难点中应有所体现,原案例中重点翻臀露背和难点夹肘伸髋可修改为:重点:翻臀伸髋;难点:夹肘稳定。将控制身体重心、保持身体稳定突出出来。

(3)教学方法的选择。方法不是描述,要说明怎么做、做什么。案例中大部分的方法都是描述性的。如,“由搭房子游戏引入,因为是两人配合的游戏又有同伴的对比,学生的兴趣度比较浓厚,参与度比较高。从搭建高楼-搭建矮楼房难度逐步递进,通过老师适时地评价和小组之间进行对比,学生会更加努力地搭建房子,自然而然就达到了翻臀露背的目的”、“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老师提出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2名学生互助练习,提高学生之间保护帮助的意识,进一步巩固翻臀立腰动作”。上述表述没有讲清游戏是怎么做的、自主练习练了什么、2名学生互助练习了什么、保护与帮助是怎样进行的。因为没有对动作的具体要求,没有讲述动作教学的过程,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知道做了什么,所以就无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决定效益,细节决定成败。一堂课是否有效,看学生上课前后的变化;一堂课是否精彩,在于方法的巧妙运用。好的方法会让人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顿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在理解、掌握和体验教材的基础上,只有心中有学生、关注教学生成时,才会抓住问题的要害,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与发展的目标。案例中,这方面的思考是欠缺的。

(4)处理好分解与完整、辅助练习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分解与完整的教学方法在体操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动作。如,支撑摆动手倒立动作,它要在学会和掌握支撑、摆动的基础上,才能学习手倒立的动作。学习鱼跃前滚翻时,也要经历学会前滚翻-用远撑前滚翻过渡-鱼跃前滚翻学习的分解与完整的教学过程。本课学习的肩肘倒立动作也是从分解与完整和辅助练习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去设计和处理的。但在如何分解、如何辅助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学习时应以完整动作教学为主,分解为辅;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体验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对动作技术和重难点的把握能力,知道先教什么、先做什么,为什么做;专项辅助练习选择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宁少勿滥。一个动作的教学中,辅助练习方法安排不宜太多,要做到精准有效。同时在选择辅助练习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身心特点选用。

二、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组合练习

组合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较普遍,但是要做到动作组合合理、有效是非常困难的。体育教学内容很多,有些内容比较容易组合,有些教材比较难组合。当前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牵强附会和随意组合的现象。有一次听一节跳山羊的课,在学生基本学会双脚起跳和分腿动作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设计了单脚跳10米-单脚起跳过山羊的组合练习,结果不少学生不但没有跳过,反而破坏了之前已经掌握的双脚起跳过箱的动作技术,使学生已经掌握的动作又回到了原点。这种为组合而组合,只是形式上的组合,不能达到巩固技能、提高体能、熟练运用的目的。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组合练习,结合案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设计组合练习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性原则。首先要明确组合练习的目的、作用和价值。一般来说,组合练习是为了加强对单一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增加动作的难度、增加动作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增强体能、提高动作运用的能力。

2.科学性原则。动作组合时,要遵循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体操动作的技术动作结构特点。

3.合理性原则。动作组合时,要考虑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动作技能和体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运动和生活中的运用。

4.促进性原则。组合练习设计时,要注意该动作组合对学习动作的促进作用和价值,是促进还是促退、是正向迁移还是负向迁移、是对专项素质的发展还是对综合体能的提高。

5.变化性原则。组合练习设计时,不一定只从动作技术的变化去考虑动作的组合。可结合提高体能、实际应用、生活联系、培养兴趣等方面去考虑。也可根据人数、距离、高度、姿势、形式、方向等方面的变化去设计。

6.综合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在设计时要通盘考虑组合动作的价值和作用。精心挑选动作,精心设计方法,做到统一思考、综合有效。

7.流畅性原则。组合动作设计时,特别要关注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时动作的合理性、身体的协调性、连接的可能性和组合的优美性。

(二)组合练习的具体运用策略和方法

组合练习的组合方式有很多,如果以肩肘倒立为中心,结合其他不同的教学内容去思考组合动作的组合方法,是否可从以下方面去设计。

1.动作连接组合。如,案例中的前滚翻成直腿坐连接,这是一种常见的动作开始前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在动作结束后连接,如,肩肘倒立接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如果从增加动作和难点去考虑,就可以设计一整套完整的动作,如,燕式平衡-直腿前滚翻-后倒成肩肘倒立-静止3秒钟-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跪跳起。这种动作连接要根据练习对象和其实际水平而定。

2.循环练习组合。将四、五个动作组成一个循环组合,这种循环组合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不同的组合,如,在动作练习的综合中组合、在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中插入组合、在过障碍的综合练习中进行组合等。

3.各种形式组合。形式是样子和构造,即外形。在组合时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游戏中、比赛中、情境中、模仿中、帮助中、表演中进行各种组合。在设计的各种形式的组合中,不要为形式而形式,不能离开动作的主线。

4.结合要素组合。笔者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4年第11期发表的“建构小学体育与健康‘趣味课堂’的教学思考”一文中,介绍的方法变化创造性框架,也适用于动作的合理有效的组合设计。

5.创造性组合。组合不能只是教师设计,要从教转向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动作组合。同时也要让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自己的动作组合。

6.体能发展组合。组合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能,体能可分为专项体能和一般体能,专项体能的提高可进行连续动作的练习,也可进行与该动作相关的和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的组合练习。体能发展组合时,注意要有一定的数量、时间和强度。

7.技能运用组合。这种组合是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动作技能要求、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组合练习的设计。意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更好地学习,达到巩固动作技能,运用动作技能的目的。

董玉泉,浙江杭州人,浙江省特级教师,原浙江省体育教研员。196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从教30年,形成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教研20年,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点研究;曾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等职。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爱有痕 行无疆》专著三册,参编体育课程教材《体育》、《体育与保健》等课本和教材40余册,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及获奖论文60余篇。

猜你喜欢

案例动作技能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拼技能,享丰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