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

2015-12-01王寒玉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准备技战术心理素质

王寒玉,杜 庚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简析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

王寒玉,杜 庚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1 引 言

乒乓球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技术精细且对抗性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靠长期训练和比赛才能得以形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水平较高的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法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观察运动员的行为举止,通过他们的外在表现,透视并分析其心理。

2.2.2 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看视频以及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得出比较合理的数据。

2.2.3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一些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意义及重要性

3.1.1 赛前心理准备的意义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一般要有身体机能方面的,还要有技战术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一场比赛关键的时刻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其实在临近比赛前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战术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情绪以及心理的变化最显而易见,一些微小的因素也会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大起大落。所以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控制情绪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曾谈到,平时主要是身体上的准备,比赛前90%是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心理准备在比赛前至关重要。

3.1.2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准备的重要性赛前心理准备最重要的是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必胜的信念,通过各种心理措施来消除运动员赛前新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调节情绪,调整心理,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尤其是在“11分制”下,运动员双方实力都比较接近,这时候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更加重要。所以赛前心理准备就十分的重要,应该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

3.2 新规则下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变化

3.2.1 在11分制下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变化11分制由于比分减少近半,整个赛程大大缩短,对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影响很大。11分制要求运动员进入心理状态要快,不能像21分那样还可以试探两下或者在中局还可以把比分搬回来,这在11分制下都是行不通的,这就对运动员自身的技战术心理的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分制使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的机会减少,拉近了强弱之间的距离,每局比赛的偶然性大大增加,比赛结果也往往充满了不可知因素。所以赛前运动员要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要有心理准备。11分制使比赛的局点和关键球增加,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在赛前做好在比赛中要高度集中的准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关键球的时候要把握好机会,不给对方留一点机会。因而要加强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一切突发状况都能充分应对。

3.2.2 大球时代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变化小球时代球越打越快,来回次数越来越少,主要靠的是前三板的技战术,对心理素质要求不多。但到了大球时代,旋转与速度变弱,接球率提高,相持段的变化能力增多,来回的回合增多,因此对运动员相应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不少,对技战术的要求减少,对回合和观赏性的要求增高。在赛前要充分了解对手的比赛资料,通过资料要制定一套心理战术,并在赛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3.3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运动员过度兴奋,情绪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经常有恐惧、焦虑、急躁、不安等消极情绪困扰。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运动员表现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困难和复杂程度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能取得胜利。

赛前淡漠状态。运动员在比赛前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或者对比赛感到索然乏味、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体力明显下降,注意力慢慢减弱、反应迟钝,体力明显下降,全身软弱无力。这与运动员对比赛不利条件考虑过多,缺乏顽强的意志力有关,还和身体、技术、心理状态不佳有关。

积极准备状态,就是最佳竞技状态,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所处的身心状态。心理与身体非常协调,动作自然、轻松,没有焦虑和急躁的状态,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以旺盛的精力期待即将到来的比赛。

3.4 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

赛前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的目标,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为自己在比赛中的充分发挥起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帮助运动员制订好比赛方案。比赛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明确比赛的目的和目标,确定比赛的指导思想,提出技战术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与安排,落实计划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激发运动员良好适宜的比赛动机。在平时对运动员进行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培养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通过认知训练对自己和对手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促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比赛态度和心理定向。

4 结 语

总的来说,运动员赛前心理需要做好良好的准备,制定合理目标,把握好训练的节奏。赛前的训练计划要因材施教,这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努力,做到适时的调整心理状态,杜绝走入死胡同,要根据赛场上千变万化的的局势,灵活机动地坚持运用有效的战术,力争主动,避免被动,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取得胜利。

G806

A

1674-151X(2015)08-026-02

2015-07-01

王寒玉。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心理准备技战术心理素质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神回复
浅谈课前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