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5-12-01袁鸿祥唐国瑞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学校

袁鸿祥唐国瑞

(1.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 镇江 212017;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177)

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袁鸿祥1唐国瑞2

(1.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 镇江 212017;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177)

“中央七号文件”颁发至今已八年有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根本性地好转。诚然,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体育文化,尤其是校园体育文化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崇尚体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有效地发展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促进学校体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1 文化、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为了深层次地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先理解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共同认同并遵循的教育目标、办学方针、校园精神、行为规范和校风校貌的总称。体育文化,是指在参与、欣赏或评价体育运动,或从事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体育运动的意识、态度、理念、精神和的总和。

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竞技体育、健身活动、休闲娱乐为表现形式,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与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对校园体育工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2 校园体育文化归因探究

2.1 我国人文传统引领下的体育观

受人文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天地合一,只有与天地保持一致,顺其自然,才能保住性命,维系健康,延年益寿。它强调人只有通过平和的心境才能实现自我修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强调人要温文尔雅,甚至认为连流汗都是有伤大雅的事情。这种求静不求动的“文化底蕴”对体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竞技体育更是毁灭性的,它逐渐形成了我国“自然无为、无欲无为的养生之道”的体育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以及社会风气。当代中国教育及教育思想,不能不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校园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2.2 唯分数的教育体制

我国尽管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现行教育体制,却唯分数论。一个学生即使体质非常虚弱,或戴着高度数的近视眼镜,但只要在中考、高考中语、数、外、理、化等应试科目成绩突出,就会被认为是“优秀”、“成功”;就会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就会上名牌学校,将来找一个收入、环境不错的单位。正是在这种考试文化的导向下,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把时间、精力集中在“智力”投资上,紧紧围绕着分数转,白天上课,晚上自习课,节假日补课,即使有点休息时间家长也不愿意“浪费”,而是再请几门家教,至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就无足轻重了。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用眼过度;再加上许多学校功利地挤占、消减体育课时,甚至使用“两张课表”,故学生连最起码的体育锻炼时间也得不到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更是一句空话,这就导致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学校体育不景气的严峻事实。

3 创建崇尚体育的社会文化氛围

3.1 体育是小康社会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健康素质”与 “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国民三大素质之一和三大体系之一,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由此可见,生活要小康,首先身体要健康。崇尚体育应该成为社会的良好风尚,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

3.2 健康乃“民生”之本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就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2014年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明确表示:“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关切与重视。

关注民生,首先是关注普天下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而民众的健康则是幸福生活的前提。这是中国共产党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工作无论大小,都应该始终贯穿这一理念。

3.3 挖掘体育厚重的文化底蕴

9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著名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具体阐述了体育“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的著名论断。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首先要身体强”。蔡元培先生很早也说过“完全人格,首为体育”。

近代伟大的思想启蒙家严复,在目睹了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撰写文章认为,“中国人败给日本人,不是军事上的失败,不是物质上的失败,而是教育上的彻底失败。教育上的失败,首先失败的不光是智育和德育,而是不折不扣的体育”。

这些厚重的文字充分说明了体育对一个个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刻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体育的文化底蕴,积极营造崇尚体育的社会舆论。

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自身建设

4.1 完善学校体育法规、制度建设

许多学者认为体育文化包括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中层是体育体制,深层是体育观念,因此体育制度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的推进和保障。细细回顾,我国建国至今,已颁布了近两百项体育法规,但真正深入实施的却微乎其微,这就说明制度的落实比制订更重要。

笔者认为结合国情,加强体育法规、尤其是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是我国未来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和任务,仍需加快步伐,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体。

4.2 普及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

巴甫洛夫曾说“如果不锻炼身体的话,那么头脑是工作不好的”。而学校、家长、老师普遍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学习,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为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相反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大脑供血量更加充足,思维更加敏捷。根据“负诱导”原理,人的大脑工作一段时间后,记忆中枢会疲劳,而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使精力更加充沛,大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许多研究也表明,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品质。

4.3 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目前,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授课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没有固定的课时,一般视天气情况教授一些内容,授课内容主要是运动技术原理和竞赛规则,而直接改上自习课或其它文化课的学校不在少数。这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知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也不利于形成积极锻炼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当务之急,应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增加时数、加大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及其实用性和社会性,特别是体育锻炼的原则、方法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中,也要加强锻炼方法的指导,对涉及健身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反复讲;此外,也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横幅标语、主题班会等手段,大力宣传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处处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

4.4 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

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综合性的或小型的、单项的体育竞赛,借助黑板报、橱窗和海报进行宣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气氛。对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或事件进行肯定与表彰,并将比赛与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倡导积极的体育氛围,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4.5 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向中考倾斜、向高考倾斜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一贯做法,如果教师所教科目不是考试科目,在升学中就没有资格进行比较,即使你教得再好、能力再强、业绩再突出,也不能在学校中获得较高的地位与待遇,有的学校体育教师甚至连评优、评先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就使许多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产生“偏科”心理和“不作为”心态;也有些体育教师由于没有考试的硬性规定,就感觉不到压力,放松对自己及学生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的严峻事实。这种“教学模式”更不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也非常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本着对学生、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精神,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待遇、缩小差距;经常性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使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真正感受到体育与智育、“考试”同等重要且更有意义。

5 加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产生了空前的社会效应,使我国各族人民逐渐认识到进取精神、崇尚健康、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才是人类的追求与向往。随着大众体育、国民体育的兴起与发展,体育锻炼将逐渐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人们的“集体潜意识”。奥林匹克运动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所影响的范围和深度是令人无法想象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加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不可能达到其崇尚的目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还需向纵深推进,而不是几次讲座,或几个课时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把奥林匹克运动纳入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制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真正深入课堂。

6 考试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考试是一种文化,它具有强大的激励、导向作用,尤其是在考试体制下。笔者认为在体育还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时,考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值得可喜的是教育部正逐步完善体育考试制度,例如: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书要列入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积极促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将建立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对于连续3年体质落后的省份,教育部将削减该省的招生计划……

目前,北京每年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测试;山东省将音、体、美、通用技术等学科合卷考试,并纳入高考总分。当然,它忽视了体育与健康“身体练习”的学科性质,但这一定程度上必将推进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对体育的重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人可能会提出要对学生“减负”,笔者认为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形下,的确要减负,但不是体育,而是“考试科目”,相反体育要“增负”,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阶段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1 ] 贾凤萍.论当代小康社会与都市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J ].体育科技,2006(5):88.

[ 2 ] 董红刚.中西体育观对比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08(3):44-45.

[ 3 ] 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构建[ J ].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

[ 4 ] 何文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哲学思考[ J ].体育文化导刊,2007(7):40 -42.

G807

A

1674-151X(2015)08-020-03

2015-07-0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体育传播的媒介使用对当代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T-c/2013/012)。

袁鸿祥(1973 ~),特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学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