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11-30文娴
【摘 要】本研究旨在考察CBI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效果。研究采用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与实行依托式外语教学班级进行对比的方法,发现实施CBI外语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写作和阅读产生了影响,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和应用英语。在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的语言读写能力总体上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依托式外语教学;学习动机;语言水平
一、CBI的基本原则
CBI内容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两条:
(一)当语言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目标时,二语学习便会更加成功。依托式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 (Stryker&Leaver 1997;蔡坚2002)。它不是仅仅以意义为依托来学习语言形式而是强调通过学习持续性的内容(sustained content)这一超语言文本(super.text)来学习语言,使某些语言形式循环出现在语言文本中,更有利于该语言形式的掌握。
(二)内容型教学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依托式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将语作为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medium),使学科内容成为学习语言的源泉,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副产品”(Genesee 1987)。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CBI(依托式外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即CBI对学生英语读写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什么作用?
(二)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依托式外语教学的学生群体(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的学生群体(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两组学生由同一名教师实施教学,学生在实验开始前的语言水平要求基本一致,在实验开始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语言测试,确定他们语言水平的变化。
(三)实验对象
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国内某三本大学一年级财务管理新生,共101名。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1人),两组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和生源地大致形同,在实验前的语言水平测试没有显著性差异(t=.832,P =.379)。因此可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验前基本上是同质的。
(四)研究工具
英语水平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均采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14年6月中的两套考试真题,本实验将考察学生写作和阅读(包括选词填空和篇章阅读)两个部分,总分为50分。试卷类型相同,难度相仿,因此两次考试具有可比性。
(五)数据收集及分析
本研究覆盖了2015年3月初至2015年7月初一个自然学期,分别对两组学生实进行了实验前和试验后的语言能力测试。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9.0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英语读写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确定两组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水平和英语水平上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内容依托式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和的写作成绩均值为9.37分,阅读均值为29.3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写作均值为6.98份,阅读均值为20.58分).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写作和阅读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3<0.05 p=0.012<0.05)。
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一周,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于CBI 的接受度以及建议。结果显示,近95%学生认为在CBI 课堂中能接触到大量的有趣的新信息而且内容和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的真实性、内容的挑战性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都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多数学生反映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大家的兴趣选择任何与主题相关的子话题,并随时调整课程安排。学生都认为教师在CBI课堂上采用过程性评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参与度。
四、结束语
CBI外语教学立足于学科内容知识,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中,符合语言的自然习得规律。能有效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成为自觉的语言学习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步骤,最大发挥该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
作者简介:文娴(1982-),女,陕西汉中人,西安外事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Krahnke,K.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M].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87
[2]Stoller.F.L.&W.Grabe.1997.A six-TS approach to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A].In M.A.Snow D.M.Brinton(eds.).The Content-based Classroom: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and Content[c].New York:Longman.78-94.
[3]Genesee,F.1987.Learning through Two Languages:Studies oi'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M].Newsbury House Publishers.
[4]戴庆宁、吕哗,2004,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4):16-20。
[5]蔡坚,2002,第二语言习得与CBI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3):13—15。
[6]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