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杀掉1600个品牌!奶粉拐点后何去何从?
2015-11-30李楠
李楠
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配套的相关管理办法随之出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根据这一办法,旧有的奶粉配方备案制将被注册制所取代,而在注册制施行后,一种奶粉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种奶粉产品,而每个企业不得拥有超过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
有奶粉品牌经营者预计,如果新政策实施了,现存的2000家国内婴儿奶粉品牌可能出现迅速收缩的情况,在半年以后也许只剩下400家品牌。这对于婴儿奶粉行业绝对是一个大洗牌,一些有生产资质的工厂将寻求收购,整个行业将进一步变得集中。
铁腕强制规范市场
要说国家搞这么多的政策,是想勒死奶粉行业吗?其实,国家是恨铁不成钢,给了中国奶粉企业7年时间,想用市场手段拯救这个行业,但是效果差得一塌糊涂。于是,国家只能痛下决心,用铁腕来强制规范婴幼儿奶粉市场。
什么才是规范的市场?
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常见的奶粉品牌也就只有3个,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为了维持一定的竞争,但是又提高了准入门槛。在这种情况下,在竞争不太激烈的时候,奶粉企业用正常的营销手段就可以让消费者来购买产品,这样企业就有精力去建设好整个产业链,比如管好奶源基地、奶粉研发、生产方式、质量控制,给社会提供更安全的奶粉,以更低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一来,全社会都是受益的,不会有急功近利的情况发生。
反之会是如何?
假如美国有2000家大大小小的奶粉品牌会怎样?绝对把美赞臣搞死。这么多参差不齐的品牌,为了活下去会怎么做?那肯定是天天攻击美赞臣啊,或者把价格定得比美赞臣高,吸引渠道逐利。这个时候美赞臣又能怎么办?那它就不能按照规范市场的手法去做,它也只能去降低成本(就像它在中国市场上做的一样),加入香精,吸引孩子吃。这样下去,美国奶粉市场就会乱得一塌糊涂,不出事才怪。
冬天继续
销量将持续阴跌
虽然中国婴童市场被各路媒体和分析人士极力唱兴,但如果认真分析2014年各个奶粉企业的财报数据,就能发现,中国奶粉市场,已经进入并会持续保持一个销量下降的通道。
来看几大外资奶粉品牌的情况,2014年贝因美、雅士利的销量是下滑的;美赞臣增长率是0;雅培是1%;惠氏的增长率是10%;线上的外资品牌有一些增长,但是占比不多。
综合大家的表现,就能看出冬天来了。2014年中国奶粉整体销售量呈现下滑趋势,但是由于前年和去年的价格上升,所以从销售额上看并没有显示下降,但是在未来几年,奶粉价格上升肯定会止步,而销量的下降不一定会停止。
市场增速放缓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步入寒冬期,这种观点在年初时还遭到业内的各种鄙视和不屑,但是——
今年5月15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未来五年增速将大幅放缓。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增长率会从此前年复合增长率16%下降到7%~8%之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增幅将被腰斩的同时,大量乳企这两年忙于扩充产能,这些扩大产能的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投产,将会在每年新增约41万吨的婴幼儿奶粉的产能,相当于2013年中国市场总量的65%,新增的产能将大大加剧市场竞争,婴幼儿乳企的盈利水平恐遭劫难。
市场趋于成熟
为什么会出现奶粉的销量下滑?二胎政策的利好,新生儿的出生率不是对市场的良好刺激吗?
母乳喂养的普及、行业风险的出现、品牌认知以及渠道的抗力都是其中因素。
首先,从卫生部公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半岁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12年是30%,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到了47%。奶粉消费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
其次,外资奶粉的销量下滑,和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提升有很大关系。对于外资品牌,比如美赞臣和雅培,消费者认识到里面添加了香精和诱惑剂。而对于一些国内品牌,消费者的排斥和下面所说的渠道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由于价格的透明化和电商渠道的冲击,国产品牌给渠道的利润再不像以前那样丰厚,渠道对此心存不满,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比如终端店老板会对到店的消费者说“谁还喝XX啊”,一句话就低档了。贝因美,雅士利,都是这样。所以渠道和消费者这二者也是相互影响的。
最后,外资品牌美赞臣和雅培的下滑,预示着危机的潜伏。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已经达到50亿份额,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按规律来讲,这么大的雪球,增量也应该是越来越大的,但是突然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风险已经出现。
奶粉市场的销量下行,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这个市场的发育已经趋向成熟,下一步必将是发展成一个规范的市场,而规范的市场要求企业怎么做?这就是奶粉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价格战不会开打
2014年,“价格”成为中国奶粉市场的一个关键词,君乐宝以价格杀手的形象入市,电商渠道为争夺流量纷纷把奶粉作为牺牲品类。为此,奶粉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的观点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奶粉会降价吗?一位国产奶粉品牌企业老总说:“奶粉价格下降,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
但是,放眼国内几个行业前辈,比如家电,不是靠着价格战的屠戮而使得尘埃落定、江湖一统,最后完成了行业规范的吗?为什么奶粉打不起价格战来?
大家别忘了,奶粉这个品类非常特殊,在快消品领域,它是一个轻使用度,重认知度的商品,它甚至完全相反于液态奶。本身就有这种特殊身份的奶粉,在国内又被加之重重的信任危机,试问奶粉价格低了,有人敢买吗?!
“信任危机的环境已经形成,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解除危机的环境出现,奶粉的价格就不会下降。但是在目前价格透明、信息透明、电商渠道、低价奶粉入市炒作的环境下,奶粉价格上涨也是没有可能性的。奶粉价格将会僵持不动,想要解除这个情况还要2~3年。”
3年后看谁主沉浮
既然中国奶粉市场不可能靠价格战整合,无法靠市场手段洗牌,那一定就是通过政策管控。
其实通过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奶粉新政不难看出,国家管控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未来一定会不断提高门槛,把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剔除出市场。
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此次配方案落定之后,国家下一步的管控会出什么动作?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一向对风险预估有着敏锐嗅觉的外资企业的动向。在2014年末,贝因美和雅培,都争取到了和恒天然的合作,都是看中恒天然在中国投资牧场。同时惠氏和美赞臣也在积极寻求在中国的牧场建设。这表明这些原来在中国没有牧场,或是原来用干法生产的企业,已经积极地加入到改变之中。
“外资品牌对政策的敏感性、风险敏感性更强,因为他们做企业的目标都是百年来算的,国内更多的是民营企业,没有那么高的眼光。这些外企在中国做了这么多年,赚这么多钱,为什么忽然要做奶源?因为它们感受到政策的风险已经越来越近了。”
其次,国家政策的导向是清楚的,行业整合会加快速度。去年国务院转发了九部委联合出台的文件,优先扶持湿法企业,和有自控自建奶源的企业。这就导致很多大企业开始重视前端。前端建设之后,这些企业会对一些干法企业进行并购,并购的力度是很大的,小牌子慢慢会投靠到大企业的门下。“一旦合并到了大局稳定的局面,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了,市场会越来越规范,那个时候才会出现价格降低的情况。而自控自建奶源需要时间,需要投资的,这个过程需要2~3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