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综述

2015-11-30张凡

企业导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对外直接投资

张凡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可以通过资源的跨国流动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对国内外主要学术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将理论研究文献分别从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视角的理论、技术进步视角的理论和产业关联效应与内部化理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今后可以重点在不同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OFDI);产业转移; 技术进步;结构优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随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大多数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互动过程中,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产业结构协调和转换的矛盾运动实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

DI)、吸引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扩大国际贸易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承接或转移相关产业链,促进或加速国内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与优化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将会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和内在运行机制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其中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ay

mond Vernon(1996)在其发表的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产品在市上的营销生命称作产品生命,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开发、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与标准化阶段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节约成本、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为母公司节省资源以进行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从而不断推动母公司的技术进步与生产结构优化。日本学者小泽辉智(Teretomo Ozawa,1992)在“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中指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比较优势存在互补性,跨国投资选择的模式应能激发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最大化。发展中国家以增强比较优势为基准,通过从劳动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向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李优树、杨环(2003)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新的国际分工来强化自身旳竞争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尹忠明、李东坤(2015)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对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效率寻求性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一般在国内面临竞争力快速消失的困境——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母国不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的东道国,使母国能够集中国内有限资源、整合多种要素,着力于更具竞争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而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产业转移视角的理论。W.A.Lewis(1978)对二战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供给不足等原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以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了发达国家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2)提出了雁形产业发展模式,该理论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外贸和替代性生产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波浪式发展的进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岛清(1978)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也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模式”。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都具有积极作用。宋维佳(2008)认为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向海外转移国内的边际产业,这样不仅能使边际产业在母国顺利退出,而不至于造成社会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获取海外投资收益,极大地促进母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制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基准。他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应选择传统制造业这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带动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滕永平、朱文婷(2008)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下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他们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为基础,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的产业转移过程,并提出中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转移国内的纺织、食品和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技术进步视角的理论。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效应影响路径如下:技术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内在动因。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变革等技术进步而实现对原有的产业部门的改造并且建立新兴产业部门,从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Braconier(2001)通过对瑞典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东道国研发资本的存量和母国获取的技术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关系。赵伟(2006)认为OF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并提出了OFDI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四个机制,分别是研发费用分摊机制、研发成果反馈机制、逆向技术转移机制以及外围研发剥离机制。卢平(2009)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中观产业结构影响,认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的技术水平本身就处于较高水准,具备了技术创新的更多条件,海外分支机构获得的先进技术会向母国产生逆向溢出效应,能促进母国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4)产业关联效应与内部化理论。1976 年,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将外部市场内部化,更高效地获取技术等中间产品,进而更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母国产业升级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Salvador、Gorg和Strob(2005)通过对爱尔兰跨国企业OFDI进行案例研究,并结合其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企业OFDI能够扩大对国内市场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扩增的需求能够促使国内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产业和相关产业发生结构的改变,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伟、江东(2010)通过对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效应主要有三种: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转移效应和产业竞争效应。对于发达国家主要为产业转移与产业后向关联效应,对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主要为产业前向关联效应。王奕力(2015)分析了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现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面临挑战升级的背景,认为正确选择投资产业可以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由低级化向高级化演进。

(二)实证研究。(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正面影响。Branstetter(2001)对日本向美国输出资本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许多日本跨国企业都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作获取知识溢出的有效渠道,并且此过程也促进了日本企业知识的溢出。潘颖,刘辉煌(2010)以1990-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和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短期内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而从长期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冯春晓(2009)采用2003到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设计出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指标,并得出结论:我国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外直接投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稳定的,并且后者会对前者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李逢春(2012)使用2003-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靠前的1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母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相关原材料、中间产品和设备的出口,获得国内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这些可以通过产业内关联效应和产业间转移等效应,促进母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高丽峰(2013)选取美国1990-2001年对外直接投资各部门数据,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作为产业升级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求得样本年度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与产业升级的灰关联度。实证结果显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均很高,可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作用较强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石油业。王英、周蕾(2013)以2005-2011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显著性和作用力度方面都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市场导向型和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最显著的两大作用渠道。

(2)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有负面影响或影响不显著。Minoru(1990)、Abe(1992)、Blomstrom(1997)、Chen(1998)等的研究结论都认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发了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并可能对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Ishiyama(1999)通过对日本的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停滞与制造业资本的流出有关系。汪琦(2004)也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加剧了东道国与投资国间重合产业竞争,影响了投资国的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等,从而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负面效应。樊纲(2007)认为,如果母国的新兴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此时逐渐衰退的传统产业为了继续生存向更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就会使投资国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有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的局面,从而对母国的产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范欢欢、王相宁(2006)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第二产业结构比正相关,与第一、三产业无关。在与美、日、韩对外投资规模和产业结构的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能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结论。

三、结论及展望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较多。国外学者就OFDI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成果颇丰,大部分学者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一国的OFDI活动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通过转移过剩产能、生产要素的移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关联效应等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少部分学者得出OFDI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结论。

今后的研究应重点结合不同国家的OFDI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践,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和检验。另外在研究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实现路径是,要结合母国与东道国具体的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着重分析在各种不同的投资环境下哪些因素起关键性作用,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

参考文献:

[1] Vernon.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1966,pp. 190-207

[2] Ozava Terutom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vol.1,1992,pp. 27-54

[3] Buckley.P.J. & M.C.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76

[4] Kaname Akamatsu. A Histori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 Preliminary Issue,vol.1,1962

[5] 李优树,杨环.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论坛,2003(2):76-77

[6] 尹忠明,李东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探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37-41

[7]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管理世界,2006(07):53-60

[8] 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06):124-134

[9] 王英,周蕾.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19-124

[10] 潘颖,刘辉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02):102-104

[11] 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国际贸易问题,2004,(05): 73-77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对外直接投资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