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百里挑一”活动中的有效举措
2015-11-30周建云
周建云
摘 要:将“百里挑一”活动的有效策略运用到高中作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写作课堂中教与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修改;激励;系统;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所以,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循环积累与解题技巧灵活运用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写作兴趣的培养,让作文成为考试中夺分的利剑。而“百里挑一”这项活动可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主要得益于此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几点有效举措:
一、有修改,就会注入活水进而焕发灵气
作家艾芜曾提出:“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所以,“百里挑一”活动让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修改,可以让病文穿上亮丽的外衣,焕发睿智的光芒。
例如,学生原文:“童年的我总是顽皮、闯祸,惹妈妈生气。不讲卫生,弄脏衣服;踢球砸坏别人家玻璃;整天疯玩不着家……总之,事事、时时都惹妈妈生气,但每次总是那么几句‘下次再这样就别回家,当然,妈妈是不可能不让我回家的。就是这样的心理,我继续着童年的肆无忌惮。”修改后的升格文:“童年,时光老人似乎就是纵容犯,总是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犯错,更可恶的是,犯错总是充满着理由,无视母亲的‘唠叨。惬意时可以在雨天的泥潭中打个滚、使个劲就可以将邻居家的玻璃砸个洞、耍个心眼也可以让母亲失魂落魄地找不到我……被呵斥回到家的我神气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或念着我的经验小结,虽然,瞟见了母亲的眼,看到了她眼神中的变化,不温柔,不慈祥,似乎很异样,但不解。”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原文中叙事代替描写,平铺欠生动;人物形象刻画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而修改后,描写多于记叙,有了厚重感;注意制造多处细节,可观可想象;形象特征具体而突出,栩栩如生。
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贾岛对“推”“敲”的精选,才有了“僧敲月下门”;王安石对“到”“过”“入”“绿”的推敲,才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章修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探寻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作文修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进而不断地使自己的作文注入源头活水,时时焕发灵气。
二、有激励,就会激活思维进而走向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在学生眼中,老师是一个伯乐,无论是行文构思,还是素材运用,甚至是一段话、一个词得到肯定,得到伯乐的赏识,他们内心对写好作文的渴望都会倍增。在激励下,学生会主动寻找好词好句进行研读、模仿;摘抄各种素材,建立素材超市;阅读时评,与时代链接;甚至能巧妙地利用试卷中的阅读,让自己的作文不断深刻。
例如:学生原文《人体可小,但心却可大》中的一段:“杜甫曾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感叹人自身在自然、宇宙中的渺小。这是一种面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但杜甫又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抱负落空,仍注重坚守节操;官运亨通,则心怀天下。这样的个体在人类社会中会渺小吗?所以,‘沙鸥反映生命的困境,而‘沙鸥又是个体对困境的突围。人体可小,但心却可大。心可超越,可腾飞,可借沙鸥而妙观天下。这是一种生命的自信。”就是较好地参照了2014年江苏高考卷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
草亭》的一段,“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
“百里挑一”活动不仅能激励优秀者,给足自己信心,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同时更是激励提升空间大的学生,有标杆,更有动力。所以,激励不仅能唤醒个人的内在创造力,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更能唤醒一个集体的创新热情,何乐而不为呢?
三、有系统,就会有法可依进而循序渐进
作文“百里挑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挑出优秀作文,更主要的是借助这样的手段将作文教学工程系统化。每次作文训练一般只围绕着重点目标来修改、评讲,争取一次一个点,点点扎实,循序推进,形成序列化教学。
高一作文教学注重承上启下,侧重记叙文,带入议论文写作的前期工作。写记叙文分层次进行,可以首先强化情节方面,如何跌宕起伏。例如,利用悬念法、倒叙法、插入穿越法……其次,重视细节描写,刻画生动,精炼耐读而不啰嗦。再者,整体语言的推敲,引导生动,注重老练的形成,可以多用修辞、修饰词、引用,反复推敲斟酌。
当然,高中作文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渗透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对素材的分析,需要借鉴及结合自我分析,为议论文的系统教学做好铺垫。
高二、高三时,学生学习对素材的概括与分析,并开始掌握议论文的构思技巧,所写文章需与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对照。注重打磨开头模式,提高对叙事材料的概括要求,强化拓展说理部分的叙例排比的运用……逐渐提升写作能力与水平。
总之,“百里挑一”活动更是一项策略,授之以渔,让身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找到通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
参考文献:
徐玮.论中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