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的教育意蕴

2015-11-30周作宇

中国德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现代人现代化科学

周作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确定的一个目标是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怎么才能够把教育现代化目标和每个个体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关心的,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就这个问题,我想就“现代人的教育意蕴”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人的教育意蕴,核心词是现代人,教育意蕴主要是把现代人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做一个总体考察。

第一个方面,有关教育现代化问题及其核心所在。

20世纪60年代,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跟现代化理论并不是同步的。我们过去有近代、现代两种提法,现在叫当代。鸦片战争后,整个中国进入一个“被现代化”过程,我们现代化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带有被动的性质。当时我们主导的教育形态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形态。西方坚船利炮挺进中国之后,带来的是什么?是科学。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来说,20世纪一开始中国先驱就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败了?中国将向何处去?“五四”时期提出两个“先生”,一个“德先生”,一个“赛先生”,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先导。现在很多涉及现代化的问题,我觉得绕不开这两个“先生”。

我国学者在20世纪较早时期便开始将现代化的探讨与教育结合在一起。陶行知和张彭春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将教育与中国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来思考。陶行知主张通过教育把社会成员从前现代人转变为现代人,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个目标的途径便是他大力倡导的“生活教育”。张彭春192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探讨如何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的。此外,舒新城在1927年也写过一篇名为“创造新中国教育方法之途径——现代教育方法之结论”的文章。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先驱们对现代教育有一个认识,认为过去的教育主要还是讲“我以为”“我认为”“想当然”的一种教育,而现代教育有一个关键点,即“科学”的出现。这也表明我们在考虑教育现代化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即现代化的教育与科学密不可分。那么,当时科学的因素在教育中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展现出来呢?凡是搞课程论的都知道,废科举兴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原来以儒家为主的人文教育,通过兴学校改为了新学制,也就是现代科学,包括数学。所以科学这个因素在现代化语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当时也出现了一些争论,说哲学要变为科学。搞哲学的非常不服气,说哲学是哲学,科学是科学,哲学和科学是不能替换的,哲学和科学有共同的东西,但哲学不等于科学。由哲学变科学的争论,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从这点上看,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偏向,即非此即彼,非哲学就是科学,这是考虑现代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978年《人民教育》刊登了一篇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文章。当时现代化与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什么背景? 1974年,周总理就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这几个现代化如果没有教育现代化作为支撑,就很难实现。因此,在“文革”结束后,教育现代化顺理成章被提出来。

我提这些文章是想说明,教育现代化没有一次是独立地从教育里生发出来的,一定是教育与其所在的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联在一起,教育外的话语体系影响着教育的话语体系,然后才生成新的所谓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

今天,如果我们把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结合在一起,做一个文献计量统计,会发现这个话题上限是20世纪20年代,下限是2014年。最初的文献是很少的,1993年是一个拐点,因为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到了现代化问题,这之后相关文献日益增多。近几年又出现一个爆发点,差不多在2010年前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明确将教育现代化写进其中,推动了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研究。由此可见,国家大的宏观政策或者是教育政策往往会对我们的教育研究施加作用力。以教育现代化为例,有一个软件检索了各类教育期刊并做了一个图谱,得出许多关键词,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现代教育技术”是特别显著的焦点。分析一下,会发现“教育技术”十分显著是有道理的。到2020年,大家可能真是拿着手机在学习,什么问题都可以求助网络。一部手机或者IPAD在手,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是:人变了没有?我们每个人是不是更幸福了,是不是更善于思考了,是不是更有同情心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教育现代化中装有什么东西?有个东西很小,并不容易看到,那就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如果不把人的现代化考虑进去,它就是一个空壳。

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硬件好办,关键是人的行为怎么变。为此我画了一个坐标,X轴是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变化,Y轴是传统人到现代人,既包括组织类型,又包括相关法典。核心问题是在考虑教育现代化问题时,要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坐标系分成四个象限:一个象限是现代人处在现代社会,一个象限是现代人处在传统社会,一个象限是传统人处在现代社会,还有一个象限是传统人处在传统社会。每一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可能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找找自己的位置在哪儿。大家都认为自己是现代人吧?无论是体态相貌还是发式衣服,怎么可能是传统人呢?我们所在的这个空间是不是都是现代的呢?我们真的已经是现代了吗?构建这个坐标目的不是要给人打分,而是让我们自己有一种反思的冲动、反思的意愿、反思的能力。反思,首先得给自己定位:我周围的社会够不够现代?“我”是拖了现代社会的后腿,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鼓手?这些都是可以定位的。比如绿色发展,咱们每一个人都应从个人做起,营造一个现代社会环境。我观察到小区里收垃圾的师傅将分类垃圾又合在一起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区的垃圾分类是失败的。一个人做了垃圾分类对个人心理是种安慰,但大的环境如果没有做到,一样很难有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将现代社会这个环境与人联系起来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跟大家探讨现代人的特点。

衡量现代人,我们需要找一些标杆,找一些目标。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和他的同事开展了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跨国的、跨文化的研究,对人的现代化有个概括。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归纳出现代人的12个特征,我们可以分成几类:

从个人的态度来看,对待外部的世界,第一,是乐于接受新经验,而且这种接受的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第二,是准备接受社会变革,比方说考试方式变了,评价方式变了,自己能不能适应;第三,是积极面向现在与未来,做梦不是梦过去而是梦未来;第四,是对教育的态度,特别愿意找教育机会,哪个地方有讲座会积极去听,哪个地方有讨论会积极去参与,哪个地方有新知识或者自己不懂的便去学习,这是现代人。

注重对信息和证据的采集。教育现代化强调科学,怎么来理解科学呢?首先就是证据,要有证据来支撑。以证据为基础,而不是拍脑袋,不是凭感觉,更不是长官意志做决定,这个社会就是朝向现代化进行。再有一个是否具备专门技术。我们打开瑞士军刀会发现里面什么都有,但总会有一项专门技术。大家需要有一项专门技术,不要做万金油,不要哪方面都行,但水平都差不多。我们走向现代化就是要改变这种“差不多”。

强烈的效能感、信任感、自尊且尊重他人的尊严。信任感和尊重他人尊严其实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我们过去没有民事诉讼法吧,但是西方发展起来了。我们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法律时主要靠什么处理纠纷?靠信任感。儒家思想其实对信任感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是英格尔斯对现代人的概括。更抽象一点,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洋葱模型,核心层是讲价值观的,动机和欲望,第二层是讲社会角色的,最外层是讲知识技能的,可以与12个特征做一个呼应。我将它概括为:现代人高理性、高情感。高理性就不用说了,基于证据就是理性的产物。高情感是建立在自尊基础上的,就像现在积极心理学所主张的那样,幸福心理学也在谈这样一个基本发展趋势。除这个之外,所谓高情感它是有一种超越性的情感,不是对个别的张三李四的情感,而是对整个群落的一个情感。达到这样一个程度,需要经过这么几个环节,比如独立性、批判思维、理性思考,当然,不能忽视乐群的品质。

对现代人有个基本的把握之后呢,我想就怎么成为现代人,怎么来把握现代人的发展,他生长的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做个概括。现代人的产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结果。在教育系统中,又可以把学习与学习者所在的环境、学习者的历史感结合在一起。教育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历史性的存在有这么几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教育本身是有方向的,是个矢量,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是有价值的。历史性的存在就是所谓的教育的历史感。教育还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不能够离开社会看教育。在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关系。现在讲教育公平,我认为核心要从这个关系出发,才能够把正义和公平操作化。如果大家有机会到中小学课堂去观察,你需要观察老师怎么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如何对学生鼓励进行分配,如何对学生指导进行分配,因为鼓励、指导也是一种资源。教育改来改去,最后呈现在课堂上,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怎么可能实现现代化呢?关系也是一种秩序,从双方来说是一种秩序,从个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有些资源优厚的学校,家长的背景直接带到学校里,老师在分配注意力时直接受到家长背景影响。我想,从教育和现代人产生相互关系上来看,核心就是重塑教育的关系,而这种重塑教育关系既可以在宏观层面来讲,也可以在微观层面来讲,微观层面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方面,再谈谈怎么去促进现代人。

什么叫现代人呢?教育怎么才能现代化呢?从来不懂得反思的人不可能叫现代人,从来不反思我们的文化的话怎么可能有教育现代化?人有一种习得的无能,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也介绍了人具有习得的无能。这需要靠反思和心智超越,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些惯习。倾听是反映一个人现代性的特质,大家可以从他人是否能够耐心倾听来观察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具有现代性。事实上有很多辩论或争论,源于没有听懂对方便抢着应答,如此作为表演可以,但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比较难办的方面。当你驾车在沙漠上行驶,发现三里之内没有人也没有车,红灯亮了,你是否会停车。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个是道德,一个是规则。道德或者价值源层面,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思路。改革开放时如果抱着这样的思路,很难有中国今天这样的大发展。秩序规则的东西是变化的。最近国家推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教育部已经把许多权力下放了,现在正面清单也下了许多,其实这就是把“红绿灯”取消了。这个沙漠驾驶的情境对我们教育改革具有比较重要的象征意义,涉及个体与他所在的环境以及惯习和秩序。遇到了这种两难情境时,两方面都要考虑,不能单从行为主体出发,还要从行为主体遵守的规则出发来考虑,叫不破不立。破是现代人的一种操守,守也是现代人的一种操守,所有这些,都应立足于人的幸福。

刚才讲了这么多,其实是讲一个核心问题,惯习也好,秩序也好,要改变它需要反思、需要对话、需要辩论。这个过程要求你对过去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抱有开放的积极态度。开放是现代人特征之一,开放意味着把自己打开,要找人交流,找人讨论,找人辩论。我现在担心的是在我们当前这个教育环境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封闭而打不开。我在一个学校听过一次关于学习好的条件的班级讨论。那个班上好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说“我昨天晚上又是八点睡的”,有的同学提出疑问:八点钟睡觉还能成绩好,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十二点、一点睡的觉,因为取得优异成绩是需要通过努力获得的。从这个例子反映出,一方面我们学生之间比较封闭,在学习经验分享上缺乏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心目当中存在一个范式,即“固化模式”,认为学习好源自聪明。一说这个孩子学习好,就意味着他(她)很聪明。因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尽力表现出“聪明”特征,而不愿被认为是“努力”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对固化模式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以“发展模式”取代“固化模式”。这两个模式从导向、挑战、阻力、努力、批评这几块都有很大差别。我们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固化模式看上去聪明,回避挑战,比如选题时就选能考一百分的,倾向防卫或轻易地放弃,认为别人的成功是威胁,不愿接受批评意见,自我很早就到达“高原期”,不能发挥潜力。而发展模式则不同,其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也愿意迎接挑战,认为努力是必经之路,对待批评的态度很积极,不将别人的成功视为威胁,相反,认为向成功人学习是很好的机会。从结果来看,发展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讨了三个内容:一个是教育现代化的问题,第二个是现代人的标准,第三个是现代人的上升路径,涉及几个关键词:反思、批判、讨论、辩论、实践。现代化的核心还是需要从精神上、人的内在价值上能有一个切入。我真切地希望我们在现代化的路上,做一个蒸蒸日上的现代人。

责任编辑/刘 烨

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先驱们对现代教育有一个认识,认为过去的教育主要还是讲“我以为”“我认为”“想当然”的一种教育,而现代教育有一个关键点,即“科学”的出现。这也表明我们在考虑教育现代化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即现代化的教育与科学密不可分。

现代人的产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结果。在教育系统中,又可以把学习与学习者所在的环境、学习者的历史感结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现代人现代化科学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现代人的避难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智珠
我的女巫朋友
科学拔牙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