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015-11-30卢静静
卢静静
摘 要:近些年,随着国内外教学中的微课越演越热,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从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入手,分析微课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优势。
关键词:重要概念;自主学习;课后巩固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的迅速走红,“微课”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期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零时空的对接。“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记录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主题明确,有针对性,短小精悍。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一、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课堂容量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往往局限于字面意思上的了解和记忆,忽略了内涵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例如:“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这一重要概念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一生的几个阶段,还要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其中过程的体验需要很长时间,课内教学中可操作性和可呈现性较差,但是通过视频剪接可以将漫长的植物生理过程浓缩,以微课的形式完整地呈现,将抽象的生物概念直观化。
二、微课应用于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优势
1.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同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同时兼顾所有学生。微课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1)摆脱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多个教学环节,若干个重要概念要在45分钟的课堂传授下去,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
到,也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更没有时间一对一地单独辅导。利用微课辅助生物课堂教学,可以把一节课的若干个重要概念分成一个个的小微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子书包、网络教学等实现随时随地地播放查看,学生可以在家通过自学微课完成课前预习,课上不懂的概念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面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再如何精心准备,也无法预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微课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学,例如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这一重要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微课的自学结合生活常识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基础好的学生自学一遍即可掌握,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反复多次地学习也能掌握或者产生一些疑问,这样课堂时间可以着重讲解一些难度较大的概念或者解答一些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促进后进生的无形转化
后进生往往自卑感强、羞涩、自信心受影响,不愿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疑问,久而久之和别人的学习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后进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进行自学和巩固,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络提问或者留言得到解答,既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知识,增强了自信心,无形中促进了一部分后进生的转化。
(4)有效地进行课后巩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及时的温习和巩固,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非常重要。通过思维导图式的微课学习,利用5~10分钟的视频,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及时反馈性的习题能有效地检测学习效果,避免了单纯看书的枯燥和书面作业的繁琐,
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2.主题明确,有针对性,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围绕某个概念而设计的微课,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例如,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十专题健康地生活中的教学重、难点,微课制作过程中通过常见传染病“流感”的举例,了解传染病传播的必备环节,以导图的形式,分析传染病的传播,并根据传播特点、必备环节等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3.对实验教学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用具目标小,操作步骤复杂,距离远,后排学生的观察受限,有时候示范结束了,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要做什么。而通过微课的制作,把教师的示范实验录制成视频,形象直观地呈现实验演示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同时有些实验耗时较长,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浓缩种子萌发的过程,直观形象,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和补充,已成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将在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0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