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探究式学习引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2015-11-30方舟
方舟
摘 要:中学物理作为一门探究科学原理的学科,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所以,为了实现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从物理的学科特点出发,使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在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物理现象的理解以及物理原理的掌握。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就是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关于物理现象的观察以及物理原理的总结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结构,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以便于之后对于物理原理的灵活运用。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将探究式学习引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把实验贯穿探究式教学始终
1.用实验导入新课
中学物理课堂上新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基于物理多实验的学科特点,用实验导入新课无疑是适用于绝大多数课堂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述“运动的描述”这节课内容时,老师可以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几位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在讲台前步行,然后让观看的学生对于这几位学生运动的快慢进行描述,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运动的描述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物”这一重点。
2.用实验揭示概念、规律
对于一些难懂的概念以及规律,老师可以运用实验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揭示。比如,在学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概念时,可以运用磁铁和钢珠等器材,让小钢珠进行直线运动,然后在钢珠的必经之路旁边放上磁铁,然后钢珠运动到此会偏离原来的运动轨迹,以此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用实验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实验还可以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老师可以给学生一杯水和其他的一些实验用品,让学生运用它们进行相关实验,以此来检验学生之前内容的学习效果,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机会。
二、运用情境创设法完成探究式教学
运用情境创设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意识,积极投入到相关物理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比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描述轮船在海上前行过程中由于海浪拍打、进水等不同原因造成轮船沉海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轮船可以正常在海上行驶,以此揭示“物體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相关内容。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探究式教学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由于物理揭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规律,涉及面较广,单纯依靠课本知识无法提供给学生满意的问题解决答案。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对于课堂问题进行检索、补充甚至查错,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相关信息的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胡学诗.探究式学习模式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结合[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