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旅游岛背景下的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015-11-30李乐
李乐
【摘 要】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国际旅游岛”这一发展目标作为海南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给予相关政策帮助。近年来,虽然“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因各方面因素有所放缓,并且失利,但由于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的热带地区,其独有的地理及气候优势,使这里成为度假、休闲的绝好目的地,也使这里必须依靠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达到社会发展的目标。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当中重要部分的歌舞艺术产业,也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下的精神消费重点产业。本文以培养适应旅游岛发展的舞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寄希冀于为海南省舞蹈艺术教育推动海南省经济文化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岛建设;舞蹈教育;应用型人才
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可能是休闲、度假、放松心情、崇拜自然、仰慕古迹、追求文化归属……总而言之,无非是满足物质生活之后,追求精神需要的一个过程。尽管旅游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事儿,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已经不再因为没时间和没钱而很难实现。蜜月游、毕业旅行、商业考察团、夕阳老人团、名校学生团、集体婚礼……需要出去走走的名目越发繁多,人们总会找一个理由让自己出去转转,辞掉工作周游世界也不再是新闻。旅游岛的发展,既要符合国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外国人的需要;既要考虑年轻人的需求,又要照顾老年人的需求;既要拥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底蕴,又要包含符合国际标准的配置。因此,在这些条件制约下的人才,必须也要适应如此高的要求。
在海南省建设旅游岛的背景下,尽管我们应当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己任,才能与“旅游岛”相匹配,但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最终结果还没有能力达到那样广泛的人才影响范围。
海南本土舞蹈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以服务海南本土文化为目标。在保证人才能够充足补给本土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再谈辐射我国南部地区,进而才能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然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对于海南省目前的舞蹈教育水平及条件而言,还显得非常任重道远。因此,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培养以适应海南当地旅游歌舞产业发展为前提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全面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为达到舞蹈应用型人才教育这一方向,首先要明确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以舞蹈专业为主攻方向,包含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专业知识,兼顾艺术管理、文化历史、形体礼仪、外语交流、其他艺术门类等辅助能力的人才。
我们不仅要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表演本地风俗舞蹈的基本能力,同时要培养人才了解本地基本历史、民族文化特点的综合型人才。尽管是旅游歌舞产业的从业人员,但是他始终要保持是一名舞者。因此,为了避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概而论,舞者必须加强知识文化的素养,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操作,通过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表演内容的理解。如遇游客咨询了解时,还能够具有向游客解惑的能力。
其次,海南本土舞蹈人才除了具有对本土文化的掌握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舞蹈种类的了解和掌握能力。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若想将海南省旅游歌舞产业做强做大,我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要知道国内外流行趋势及行业标准的变化,找到自身的特点所在,并将其发扬光大,避免趋同性。如同美国的百老汇表演模式,尽管风靡全球,大家争相模仿,然而最纯粹的和最原汁原味的百老汇风格表演,永远在那个源头。大家只能学到相似的皮毛,而学不到真正的精髓。这是百老汇风格表演用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一直存在并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海南本土舞蹈想要发展,终究要靠所有从业人员的努力,不能故步自封,只看自己,不管他人。
舞蹈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方向应主要以舞台表演(如旅游歌舞产业当中的演员)、舞蹈编排、演员管理、舞台监督、舞台表演创意策划等与舞蹈艺术相关联的各种工作岗位。其中,针对宣传海南本土民族舞蹈文化为己任的从业人员,应当占有更大的比例。他们同时还兼具保存并发扬海南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职责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