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的发展对策分析

2015-11-30胡佳妮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摘 要: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是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较高的行业,不但设施投资高,而且运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对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管理流程以确保其安全运营。本文从实验室层面、危险废弃物持证经营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发展对策

对危险废弃物的控制与管理,国外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即从废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决策与实施等几个环节都需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同时从源头控制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减少进入环境或需要处理的费无量。对于已经产生的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产生者应该及时将其送至具有相关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妥善处置。处置单位在接受、贮存和处置废物的过程中应对废物进行严格控制。

一、实验室需落实危险废弃物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运输管理

实验室危险废物运输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运输时应当采取密闭、遮盖、捆扎、喷淋等措施防止扬散;对于性质不相容而又未经安全处置的危险废弃物应进行人工与交通工具混合运输; 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如下表),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运输危险废物的设施和设备在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通过检测,方可使用。[1]

2.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分类贮存

实验室应该按要求实施自行监测,提高废水和废气污染防治设备长期、稳定运转的能力,加强来料分析、运营管理和自行监测,提高废水和废气污染防治设备长期、稳定运转的能力,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处理污泥应按相关要求及处置合同及时转移外送,避免长期贮存及二次污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高废气吸附塔活性炭和废水处理设施滤网的更换频率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控制生产车间臭气排放,保障现场操作工人的职业健康卫生,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设立危险废物分析实验室以进行详细的物理化学分析

为掌握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所必须的信息,实验室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危险废物分析实验室,对所接收的各危险废物以及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详细的物理化学分析并记录结果。[2]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分析人员的培训,完善数据分析记录,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经营记录簿制度,图示记载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及能耗的台帐,加强危险废物经营情况台帐的管理,如实记载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情况以及各类辅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准确地对经营情况进行记录汇总。

二、危险废弃物持证经营企业应加强日常经营管理

1.建设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目前,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企业应尽快调整现有的处理处置企业分布和产业结构,引进国内外资金,建设和扶持掌握高新技术的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企业。可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建立2至3个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规模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环保生态园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通过对现有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理企业的“关、停、并、转、建”,实现上海市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的合理布局。

2.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避免恶性竞争

危险废物经营行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规范和价格体系,致使危险废物市场处于无序的恶性竞争状态。政府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势在必行。分析表明,在危险废物名录的47大类中,2014年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焚烧处理残渣、表面处理废物、废矿物油、含锌废物、染料涂料废物、废乳化液、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机树脂废物、含铜废物,因此在制订收费标准的过程中,可以对具有代表性、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优先考虑,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价格体系,规范收费行为,推动市场的良性竞争。

3.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特别提出了“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方面。因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中应大力倡导。建议根据循环经济思想,将传统环保产业中废物一处理一排放的单向流动模式改变为现代环保产业中废物一处理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制订相应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管理力、法,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工艺,合理利用资源,使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三、政府层面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1.加强执法力度

对无处理处置证的单位加强执法与处罚力度,环保执法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执法活动,对各类定点或流动的无证处理企业通过打击、罚没、取缔等方式来遏制无证企业发展。在处罚无证企业非法处置行为的同时,还要追究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的连带责任。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产生着应依法履行预防与治理的法律责任,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弃物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和出事方式的资料。在运行期间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贮存设施、处理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2.加大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科研力度

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开发上海市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运输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形成一套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运输监管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上海市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及管理水平。[3]

作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扶持建立当地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或对处理实驗室危险废弃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对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投入专项经费。可以购进能处理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设备,使得部分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无须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或专业处理公司运走就能就地处理。

3.强化日常监管力度

强化日常监管,使处置企业不断完善软硬件技术力量,认真执行各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持证单位按照《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完善实验室建设,具备与从事的危险废弃物类别、规模等条件相符合的分析能力;适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进行危险废弃物的运输,遵守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制度、经营活动季度报告制度、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制度以及行政许可内容变更申请制度。

(1)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止的属地化监督管理。根据环境保护“属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当前,应充分发挥所在地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环保护门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督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一句相关法规,依法制定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督管理程序和工作职责与目标任务。以整合所在地污染数据库的信息为基础,重点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认真开展“排污申报”审核工作,建立和完善排污申报动态数据库确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对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贮存场所及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事实全程监管,以提高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管的能力和效率。

(2)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源头管理,为企业降低环境风险。随着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环评审批阶段,将危险废弃物规范化具体管理要求纳入审批内容里。通过相关部门相互沟通和协调,拟定了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审批要求。从沈朴阶段加以规范,把好验收关,确保从源头上落实环境风险空措施,减少环境隐患。

(3)加强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监督检查。环境监测是政府环保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而实验室由于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量非常少,环保部门忽略了对这些部门的监控。因缺少有效监督,有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存在随意排放危险废弃物也无所谓的错误认识。

(4)加强对生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处置企业管理。开展清理整顿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行业行动,淘汰落后的处理处置公益和设施。对从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手机、运输、贮存和处理经营活动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必须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资质,方能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从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接收量、贮存量和处理处置量日常台账。

4.加強立法,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构建责任主体明确、处置规范、标准严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管理法规体系。通过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为全面开展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全面推动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签订法律基础。

我国目前为止并没有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的专业规划要求,但回收企业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严格控制进厂危险废物的类别和数量。未经相关机构审核同意,不得超量、超类经营。但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由于其数量少,一般不存在超量的问题,但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就要求实验室在处置危险废弃物前对其进行分类提纯,并将不同成分的危险废弃物交由不同回收机构进行回收,极大的增加了实验室的处置费用,因此,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当适当的放宽危险废弃物处置专业规划中不得超类经营的要求。

注释:

[1]俞清、尹炳奎、邹艳萍:《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及处理处置现状探析》,载《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9期.

[2]刘海英:《上海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管理对策探讨》,载《上海环境科学》2013年第8期.

[3]邓华龙:《上海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和发展方向》,载《环境与科学》2014年第6期.

作者简介:胡佳妮(1991-),女,浙江嘉兴人,华东政法大学201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与金融。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