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确定之首要性
2015-11-30吴菲
吴菲
自2014年12月以来,我很荣幸参加了四川省高中语文“补中名师工作坊”的研修活动,有幸聆听了几位专家讲座,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收获着,我们每天累着并快乐着。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听了许书明教授关于”名师教学内容确定艺术”的讲座,我是感受深刻,收获颇丰。因为在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设计教学方法,安排课堂教学流程,在”怎么教”的问题上花费很多心思。听了许教授的讲座后,深刻认识到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根据文本的特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语文观的思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向生活领域拓展。并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有效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依据不同的文本特征来确定。以前,我教学的一个基本流程就是:初读文本,理清思路;再读文本,体会构思;细读文本,探究内容;回顾文本,畅谈感受。这样的流程,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往往使课堂内容庞杂,教学重难点不突出,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学生也无所适从;还会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堂不过如此,林云总总的批判接踵而至。现在,我深刻认识到,对于一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要在诸多的设计中敢于”放弃”,而依据文本的特征来主要设计教学。比如,能确立的特征,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的差异,表现手法的突出使用等等,都应该是我们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再次,教学内容的确定,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现在不是提倡学案教学吗?那这个学案,可不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给老师提出疑惑或者难点,老师再在这个基础上编写学案呢?应该是可以的!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更好地把知识播撒给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逐渐地实践着许教授的一些观点。
在文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认清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文言字词的多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加深认识,牢固掌握。例如《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字意为“高”,《赤壁赋》中“正襟危坐”的“危”字意为“端正”。并以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生命进行曲”中有关篇目的阅读学习,加深与强化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对《登高》、《锦瑟》等唐代律诗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诗歌的主题和抒发的情感、艺术特色(即表达技巧)等几个方面分析鉴赏一首诗歌。帮助学生了解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例如:“杜鹃”蕴含着悲切的情感,“月亮”蕴含着思乡思亲的情感。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运用典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等。
作文教学方面,重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分别是:1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2选择和使用论据,3学习论证,4议论中的记叙。作文教学时,我先作作文提示指导,讲清作文要求和作文方法,有理论的讲解,有实例的借鉴。然后才让学生写作。作文批改过程中注重辨别学生作文的体裁。议论文要写得像议论文,不能写成“四不像“,要求议论文体要明确,中心论点要明确,用简洁的文字在开头提出来,正文论证时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两种基本的论证方法。并印发优秀学生作文供全体同学学习借鉴。
我在研修活动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我将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以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
【准备与预习】
1.熟读课文。
2.将《荷塘月色》找出来重读。
3.比较阅读本文和老舍的《想北平》,初步感受两位作家描写北平的异同。
【教学内容的确定】
從内容上把握故都的秋的意境和情味
1.以下列问题为中心,交流并深化预习成果:
(1)轻声地念一念《想北平》与《故都的秋》这两个题目,是否能体会其中深切的眷恋之情?你觉得哪个似乎更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2)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你能否发现郁达夫的写作比老舍多了点“文人气”?参读链接之后,你是否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3)链接中的诗句你熟悉吗?你还能背诵多少写秋的诗句?请按它们所引发的情感与意境给这些诗句分分类。
(4)“秋”是中国传统文人笔下的一个重要母题。参读链接,初步领会郁达夫从秋入手写故都的原因,以及在秋的意境的传达上,与传统诗文相比,郁达夫的继承与创新。
2.从“文眼”入手整体把握课文。
(1)圈出文中的主题句,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推敲并领会“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句话的含义。
(3)文章题为《故都的秋》,可多处都写到了南国的秋,这是为什么?
3.调动感官,全面品赏情景交融的意境。
(1)文中描绘了哪几幅秋景图?试着提炼出来。
(2)圈出文中描写秋色的词语,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
(3)念一念文中描写秋声的句子,想象一下,这些声响交汇在一起,是喧闹呢还是寂静?
(4)除了视觉与听觉,文中还从什么角度来感受秋天?
(5)假如你孤独地身处在这样的秋天里,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5. 通过设想下列情形,检验学习成果。
(1)假如你是一位编辑,因为版面所限,需要对《故都的秋》进行删节,为了尽量减少对文章的损伤,你会删去一幅秋景图还是倒数第三自然段议论的部分?为什么?
(2)假如你是一位文集编选者,需要按文章作法来分类编选,你会把《故都的秋》与《想北平》编为一类,还是把它和《荷塘月色》编为一类?为什么?
【应用与拓展】
1.《故都的秋》之后,作者又写了《北平的四季》,请找出这篇文章作比较性阅读,并着重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
2.你还知道哪些写秋的诗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文章,并与同学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