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2015-11-30蔡兴怀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安徽省

蔡兴怀,陈 燕,李 艳

(1.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管理系;2.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41)

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优化产业结构、四化同步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作为全国两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安徽省及时出台了试点总体方案以及14项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从总体要求和试点目标、试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三方面进行试点安排,以质量提升为中心,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产城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长效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在国家和安徽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合肥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按照安徽省统一部署,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提升城市新市民对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合肥市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要充分关注人的城镇化,形成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发挥好领头羊引领作用,提升对全省的辐射示范作用。

一、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合肥市在行政上管辖1个县级市和4县、4区以及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巢湖经发区等,土地总面积为1140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8.14%。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坐拥巢湖,是“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合肥市是综合性工业城市、省会城市,相比安徽省其他城市,城镇化建设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更是显著[1]。

(一)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合肥市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是全国综合型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近年来通过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名片,城市形象更为清晰,城市发展更为强劲,城市文明更为包容。

近年来,合肥经历了大建设、大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6年以来,合肥市抓住了国家扩大内需、中部崛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有力推进“141”(一主城、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县域经济,努力推动创新创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健康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及辐射能力为全省第一。2013年,合肥开始实施“1331”(1个主城区、3个城市副中心、3个产业新城、1个环巢湖示范区)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奠定了合肥在安徽省的经济中心地位和辐射作用。2014年安徽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市更是成了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拥有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资本,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层级和区域竞争能力。合肥市在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均为中心,国家正在规划的“1+10”江淮城市群也是以合肥为中心,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将能进一步促进安徽地区特别是江淮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健康发展。

表1 合肥市2012年与2014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一览表

表1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4年的三年间,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GDP从4164.34亿元增加到5157.97亿元,涨幅近25%;2.城镇化率从66.4%上升到69.1%,上升幅度近2.7%;3.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得到了较大幅度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比例从5.5:55.3:39.2变为了5.0:55.7:39.3;4.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从1653.54亿元提升到2126.59,增幅达到28.6%;5.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明显,人均增加了6.4平方米;6.城镇人均收入由25434元增加到29348元,上升幅度为15.4%。

(二)合肥市城镇化发展情况

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合肥市城镇化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平均每年提升1.1%,增速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5年将超过70%。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认为,城镇化率在25%以下为城镇化进程初级阶段,城镇化率在25%—70%之间为加速阶段,70%以上则为成熟阶段[2],当前合肥市城镇化正进入缓增长提质量的成熟阶段。从表3可知,2014年合肥市常住人口为769.6万人,占安徽省总人口的12.65%,人均GDP为67394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7元。2014年合肥市普通高等学校50所,在校学生达57.86万人。

表2 2011-2014年合肥市与安徽省、全国城镇化率对比

表3 2014年合肥市城镇化水平与安徽省对比

(三)合肥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合肥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7家,占全省近10%,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4家,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和巢湖经开区为合肥市四大开发园区。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合肥共有两家入围百强,分别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名)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26名)。近年来,合肥市开发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产业项目为引领,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狠抓新兴产业,支持创新型企业,实现了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业聚集是推动城镇化的原动力,大量产业在园区聚集,使之形成生产、居住、人文、娱乐和商贸中心,可以说产业园区良性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表4 合肥市与安徽省产业园区数量对比

二、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合肥市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未知困难和制约因素,但也碰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

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合肥市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建设成绩显著。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的产业和政策支持力度,更多的东部产业将向合肥等地区转移,合肥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新型城镇化将大有可为。2015年被国家定位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后,合肥市能更加有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合肥城市圈国际化程度,最终实现更好更快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城镇化建设水平达到一定高度。

近年来合肥财政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公共交通、铁路交通、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城镇居民和农村医疗保险率、保险额逐年提高,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公平,文化产业发展强劲,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合肥治安状况始终良好。同时,合肥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更是成功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幸福感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这些为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良好的社会基础。合肥市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城之一、三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拥有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院所近200家,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拥有科大讯飞、国轩高科等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近2000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逾20万人,高新区是全国五个APEC科技工业园区之一,这些为合肥的产业发展和聚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可以说,近年来合肥市无论城市发展层级还是区域核心竞争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对投资者、中职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等外来人口具备了较强的吸引力。合肥应继续主动对接好东部产业转移,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高城市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

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相比,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说明合肥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合肥市未来的经济和城镇化得到更好发展。去年合肥市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是190天,好于往年,但在安徽省全部16个城市中仅位居第15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处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关系,还市民青山绿水以提高市民幸福感,合肥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合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近7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1.9%,两者相差37.2%,也就是说286.4万多人居住生活在市区,但是没有合肥市区户口。这部分群体主要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以流动就业为主,在个人社会保障方面、工作权益方面、居住生活方面以及与子女共同生活、子女受教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政策和现实障碍,同时因为乡土观念、生活习惯等,没有能真正融入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一代的农民工大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在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下逐渐成长,相比而言,他们年纪更轻、文化更高、观念更新,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不再那么强烈,反而对在城市生活愿望较为强烈,在城市工作生活、拥有城市户口已成为他们人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目标。合肥市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当前、今后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如何确保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享受该有的市民待遇,是合肥市政策制定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

三、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合肥市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实际,按照国家和安徽省整体部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惠及至全体城市和农村居民。合肥市在争取国家和安徽省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积极吸纳中职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为新市民,合理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城乡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起城乡协调发展的生态和谐美好合肥。

(一)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符合生态环保、土地集约的标准,要求充分考虑城乡居民的工作、居住、学习、娱乐等生存和发展需求,进而努力将城市建设成为百姓安居、乐居的生态文明之城。合肥市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只有解决了人的城镇化问题,才能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浪潮中取得突破,实现城市持续健康的长远发展。为此,合肥市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确保产业发展能容纳人、发展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基础。合肥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在土地城镇化过程中,要继续始终坚持生态宜居这一理念,扩大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绿化率、绿化层次,确保城市环境优美卫生而吸引人、留住人。按照最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合肥市属于Ⅰ型大城市,在城市治理中,合肥市必须解决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出行难、城市内涝等诸多城市病,确保居民生活方便舒适。高职教育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合肥市必须重视和支持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好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3]。合肥市还要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打造好智慧城市,让城乡居民享受现代化生活方式。总之,合肥市只有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思路,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做好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真心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的建设必须以产业作为支撑,把产业发展放在主体位置[4],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规划原则。为此,合肥市必须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跟上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果断淘汰掉不适应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的产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选择“产业园区模式”,以园区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从而在土地城镇化基础上实现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合肥市可以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和科技资源,积极推动由要素驱动改为创新驱动,全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现有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合肥市现有产业集群专业镇14个,但和安徽省其他城市相比,数量和规模仍偏小,存在企业创新能力较差、技术水平一般、抱团意识薄弱以及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力较弱等问题,下一步有必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合理转移,能够在城市平稳有序安家落户,必须提供产业支撑,确保这些城市新市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合肥市应继续围绕“创新、转型、升级”主题,执行好“1+3+5+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做好对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支持大众创业创新,支持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不断扩大民生工程支出,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机会和待遇,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个人的全面发展。城乡要一体化发展,必须做到统筹协调,重点保障农村、农业发展,让全体农民也享受到同样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改革成果。为此,合肥市必须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规划、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大胆谋划改革,推进城乡资源要素进行平等交换,推进各项社会资源在城乡间合理分配,重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城区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合肥市要将支农政策落在实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金融和人力投入,尽一切可能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要大力发展各县开发园区、特色乡镇,提高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低保覆盖面和标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建设美好乡村。总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城乡规划、生态产业、公共服务和户籍管理“四个统筹”[5],必须给农业、农村、农民足够关注,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激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依托产业集群,要重视城市新市民教育,要重视农村城镇化,要统筹好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合肥市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安徽省的政策,主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好城乡一体化发展,造福全体市民和农民。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资金、人力、科技和教育等资源优势,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扬长避短,一定能引领好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合肥市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很好地促进了城乡发展,形成了自己特色,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当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合肥市也存在诸如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城市规划和功能分布不尽合理、县域经济社会水平一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这都需要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政策制定者们,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努力调结构稳增长,在产业改造升级中实现城乡均有所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总之,合肥市要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吸引外资,吸引中职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1]丁英宏,马未.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4(5):99-103.

[2]陈明星,叶超,周义.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J].地理研究,2011(8):1409-1507.

[3]蔡兴怀,沙其富,姚明会.试论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4(11):8-10.

[4]胡沐,章铸,童驭.芜湖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14(5):5-9.

[5]陈莉,李姣姣.合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SWOT及路径选择[J].皖西学院学报,2015(3):62-66.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安徽省
成长相册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送你一盆小多肉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