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

2015-11-29张英红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城乡

张英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 066100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

张英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 066100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障,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从全面推进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监管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措施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推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成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养老保障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政策空间角度进行重新梳理,制定一系列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稳定的机制。

1、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1.1 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大、速度快时间长、未富先老。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大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3,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35%,而城市是6.30%,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占据多数。说明我国农村已比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目前全国离退休人员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亿人。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1.2 养老保险国家财政支出负担加重。按照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做法,公共财政必须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概括起来说,公共财政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作为一个主体直接为养老保险供款;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提供最低养老金;公共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制度运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而人口老龄化问题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对公共财政支付造成了巨大压力。

1.3 缴费标准难统一。由于我国城乡、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全国难以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定与实行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不到三年的时间,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执行制度。并且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缴费标准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4 我国农村社会转型使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作为现有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以集体养老、社会养老保险为补充形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养老保障制度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有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能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2、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

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应根据我国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借鉴发展中国家非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障经验和世界银行倡导的多支柱养老模式,整合社会救济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我国城乡有别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养老保障。

2.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中企业和个人缴费率较高。根据中国劳动要素分配系数和养老负担系数实际数据,分析中国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适度性,证明我国现在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已处于理论适度下限水平之上。在我国劳动要素分配系数远低于理论数据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实际承担的缴费率偏高,企业和个人责任偏大,国家责任偏弱。政策建议降低缴费率,增加政府的投入。

2.2 科学规划缴费标准。由于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了,而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时间短,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部工作就是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创建系统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的新农合政策制度。采用科学的规划政策,认识到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发展情况不同,采用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也应相应不同,鼓励经济发达的地区积极探索,实行人员分类、区域分类推进的方法,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作保障。

2.3 整合社会养老保障资源,建立保险保障型的多层次的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借鉴发展中国家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实践经验,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多支柱养老模式,建立我国保险保障型的多层次的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整合三支柱与社会救济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我国包括家庭养老在内的多层次的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充分发挥社会救济养老、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养老、商业寿险和家庭养老等各层次养老保障资源的作用。

2.4 我国社会养老金筹资模式适宜采取现收现付制。根据我国实际劳动力增长率、工资增长率和实际利率增长率的状况,现在和较长时间能够满足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并借鉴名义账户制,解决我国统账结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转轨成本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

遵章守制,严格基金管理。按照基金财务制度和新农保会计制度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筹集和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5 延迟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是化解人口老龄化危机和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的有效手段。其产生的影响有:其一,降低制度赡养率,退休年龄提高,退休人口相应减少,就业人口相应增加;其二,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水平,就业年龄增加了,其缴费的时间也延长了;其三,减轻支付压力,缩短制度支付养老金的时间。

2.6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应分两步走,近期制度建设和中长期制度建设。在近期考虑到农民群体分化的现实,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中长期则追求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整合,将目前城镇的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扩展到农村,使其成为全民共享的养老保障项目。可采取城市化、“土地换保障”、改“农业税”为“养老保障费”及人口政策和养老保障政策相结合等措施解决制度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结语

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以来,就在不断地经历调整和演变。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保险演变,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共担机制。按照需求理论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形成我国城乡包括家庭养老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探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魏海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13)

[2]王恒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S2)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研究
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