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①
2015-11-29严春辉张寒飞刘长江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西安70049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0004
严春辉 张寒飞 刘长江(.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西安 70049;.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0004)
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①
严春辉1张寒飞2刘长江1
(1.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西安710049;2.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 110004)
摘 要:如何健全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竞技篮球培养出充足、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的重要课题。但时至今日,针对制约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的研究并不成熟。本文将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入手,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最终为优化和健全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后备人才竞技篮球因素分析
竞技篮球后备人才质量是一个国家竞技篮球发展水平的标志,只有拥有雄厚的后备人才储备,才能在篮球运动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如何健全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竞技篮球培养出充足、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的重要课题。但时至今日,针对制约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的研究并不成熟。本文将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入手,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最终为优化和健全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1 制约因素分析
1.1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宣扬的是中庸之道。这恰恰成为影响当代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1.1.1导致运动员个人能力发展的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不注重运动员个性的发展,压抑了运动员的自由。篮球运动虽然是团体类运动,但篮球技战术的实现是要以运动员的个人技能作为基础的。天人合一过度强调了整体的配合,忽视了运动员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导致一个队伍
培养出相同类型的人才,不能突出运动员独具特点的技战术风格。
1.1.2导致运动员对抗意识的软弱
篮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对抗是竞技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对抗以为着比赛双方的敌对状态,打破我国传统文化宣扬的均衡是必然的结果。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会在潜意识里面排斥这种对抗的状态,并认为个人的技能展示是锋芒毕露,会给对方球员带来难堪,是不合乎礼仪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庸之道导致了中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员对抗意识的软弱。
1.1.3导致运动员创新意识薄弱
我国传统文化鼓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压抑了运动员征服自然的欲望,阻碍了运动员的自主创造性的发展,抹杀了运动员的创新意识。运动员缺乏创新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乏个性独立和冒险精神,缺乏竞争和攻击意识,造成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动力上的匮乏,束缚了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从小受整体观思想熏陶的中国运动员们大多缺乏冒险精神,更不要提什么大胆的创新了。
1.1.4导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文化导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我国学者对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通常将篮球运动规律当做独立的个体来进行研究,并且只注重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运用,而忽略了对篮球运动规律本身进行改造和斗争,很少研究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去对篮球运动的规律进行改造。
1.2功利心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力落后的现状,使得国人有一种赶超发达国家的心理诉求。在国际舞台上也有树立国家形象的迫切需求,使得国人产生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让社会弥漫起刻意攀比的心理状态,当这种状态超出自然范围和正常尺度的时候则会变得失控,变得功利。时至今天,功利心理仍是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1.2.1导致国内篮球竞赛缺乏竞争
在全运会战略和省运会战略的影响下,近年来“一些省、市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自己的优势项目,将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集体项目砍掉,篮球就是被砍掉的项目之一[2]。对于这些省市而言,无数的篮球人才因此被埋没。对于其他省市而言,因为竞争对手以及比赛锻炼机会的减少,篮球竞技水平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1.2.2导致对后备人才培养的忽视
通过观察我国篮球赛事可以发现,参加比赛的成年队数量多于青年队,梯队建设出现了“倒三角”的不合理形式。作为我国顶级联赛的CBA,各俱乐部存在“养人不如买人”的错误观念,忽略了本俱乐部青年队的培养,导致原适用于与我国的体工队的三级后备力量培养体系严重萎缩。
对青少年运动员本身来说,职业队名利上的诱惑,导致他们过早的投入专项运动训练中而忽略了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这就造成了一大批先天条件优越的青少年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技术粗糙、动作不规范;文化知识的缺失影响了对他们篮球运动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在训练和比赛的效果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1.3教练员因素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效率普遍较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教练员便是其中重要一环。教练员作为篮球运动的传承者,是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的关键。教练员不仅要传授给青少年运动员关于篮球的技能与战术,同时要让青少年运动员们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篮球运动,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
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中基层队伍的教练员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篮球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多年来,我国教练员由于受待遇、前景、条件、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质量上,高水平教练员数量偏少、执教球队经验缺乏、文化层次偏低。“师傅带徒
弟”式的经验型训练已不能适应竞技篮球发展的需要,教练员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由于大量基层教练员无法将现代的篮球技术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训练手段运用到日常训练中,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受到了极大影响。
2 建议
2.1纠正传统文化对运动员造成的消极影响
首先要注重灌输竞争理念,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注意对运动员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要让他们明白,竞争是运动员得以生存,队伍得以存在,运动成绩得以体现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增加比赛数量与强度,要让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动检验自身的能力,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要让他们在不断的对抗与比较中实现自身的提高,从而获得不断提升的动力。
最后要强化评价效能,在对运动员灌输竞争理念和增加他们比赛数量与强度的基础上,还应强化评价的效能。让运动员保持追寻目标的危机感。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规划中,篮球人口数量会不断的扩大,要让运动员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才可能获得提升与荣誉。
2.2相关部门加强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监管
首先要保证后备人才的合理配置,由于我国俱乐部经济实力相差较大,导致了后备人才引进的严重不均衡现象。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干预和导向的功能,保证后备人才引进的合理配置。
其次要加大经费投入。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耗时费钱的工程,经费问题已成为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制约因素。篮协应该着重监管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经费的完全、及时到位,同时在篮协返还俱乐部联赛经费中,设立后备人才培养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3]。
2.3加强对教练员的激励与培养
首先要健全教练员激励考核制度。基层队伍教练员的工资收入低,教练员的积极性受挫,是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健全教练员激励考核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奖励来提高教练员带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加强对教练员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大量的优秀基层教练员,从而提升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科技含量与理论基础。
3 小结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更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运动员精神层表面的培养,还要注重对教练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优化和健全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对我国竞技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树军.乌鲁木齐市少儿篮球训练营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2]李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竞技篮球发展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郝家春,查吉陆.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优化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8:96-100.
基金项目:①2011年陕西省体育局体育科研课题(立项号:11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立项号:sk2013039)。
作者简介:严春辉(1971—), 男, 汉族, 河南宝丰人, 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c)-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