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探析①

2015-11-29杨兰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太极拳实验组动作

杨兰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94)

“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探析①

杨兰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94)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化,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是一种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合作式”学习主要是教导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使得小组的整体目标能够更好地得以实现。因此,合作理论在许多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为了证实“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生对于“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运用的认可程度,以及学生对太极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展开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合作式 太极拳教学 应用探析 学习兴趣

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重要瑰宝,更是一种极富传统元素的中华文化,也是当前高校教学内容之一。太极拳相比较其它武术的套路而言,动作缓慢却有规范性,从直观看十分简单易学,因此,很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这也其的缺点所在,由于其形式较为的单一,学习过程中过于机械化,教学周期较长等,令学生们不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太极拳自身缺点的不断显现,将“合作式”学习引入到太极拳教学中变得刻不容缓。在太极拳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引入合作式学习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老师,同学的思维熏陶与启示,帮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更好地互相关注与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南京理工大学100名学习过太极拳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其中男女比例为1∶1,这些同学之前接受过的太极拳的训练几乎为零。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该文将“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作为研究内容,随机将所有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为50人,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针对太极拳的学习,实验组采用的是“合作式”学习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模式。其他方面(学习的课时、讲授课程的老师、教学环境、学习内容),两组均保持一致。

1.2.2 问卷调查

对两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两组课程结束之后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对比,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认真程度、学生的课堂理解情况、掌握情况以及老师对于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等以及同学们对这种学习模式的认可情况,发放的100分问卷调查全部回收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1.3 实验的过程

1.3.1 “合作式”教学的结构设置

将“合作式”学习引入太极拳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此次实验的目标来设计出比较简约合理的教学程序。这其中可能需要采用采用许多教学方法来实现最终“传道授业”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独立思考等一系列的能力。

1.3.2 “合作式”学习的具体运用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表现为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常规教学。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由老师来完成,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再由老师做出具体的示范,老师将逐个的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向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形成一种初步的动作概念。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须跟随老师完成一系列的单个动作,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顺利地连贯完成所有动作。第三个阶段还是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主要是自己进行相关动作的练习,老师通过观察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来尽量完善学生动作的练习。

“合作式”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们进行小组的划分,并选取表现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带动整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教学中,前两个阶段,这两种教学模式基本上不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三个阶段,课程的相关学习主要是以组的形式来完成。这时,组长需起到一个较好的带头作用,针对不同的同学,让其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保证高效率的完成太极拳课程的学习。经过各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相互学习,组长应该就本组的整体情况进行汇总并向老师及时进行汇报,以便老师进行集中地指导。

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2.1 实验法下两组成绩的对比

实验组的“合作式”学习模式与对照组的传统学习模式结果对比如下:实验组80%的学生的认为,自己越来越喜欢太极拳了,而对照组则只有50%的学生表示自己还是喜欢太极拳,两组存在着明显的悬殊,而且实验组的各阶段成绩分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合作式”学习明显优于传统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太极拳的相关动作要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1 问卷调查法下学生学习状态等的对比

实验教学结束以后,问卷调查的相关人员就针对学生的相关学习状态,老师的满意程度等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掌握情况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合作式”学习模式下担当的是一种主角的角色,因此其积极性便会大幅度提高,同时其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也会变得频繁起来,这样有利于其吸收同学或者老师的意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不再被动的参与到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课堂上更加善于多进行相关练习与表现,对动作能够做到熟练地掌握。此外,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小组之间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小组之间相互监督,改正,加深对动作的记忆,促进各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2.1.2 实验组的相关成员对于“合作式”学习模式的认可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同学们对于“合作式”学习持有百分之百赞同的态度。一方面,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组织之间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小组成员们就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的存在会促使各组员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改正,加深记忆,从而在组内会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组内成员之间差异的存在会促使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同时锻炼同学们与人沟通交流能力、观察能力等等。

3 结语

通过以上“合作式”学习模式对太极拳教学的影响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3.1 “合作式”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采用“合作式”学习模式后,学生对于太极拳动作的掌握情况,熟练情况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掌握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也大幅度的减少。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最终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3.2 “合作式”学习充分调动了同学们、老师们的积极性,老师和同学们的主导性地位得到了明显的突出

主要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不能在被动的应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它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只有这样,课程的开展才能顺利地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有了巨大的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创新能力。

3.3 “合作式”学习加强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合作式”学习创造了一个较为愉快的学习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不再是简单地听从于老师的安排指挥,而是平等地与老师进行太极拳课程学习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其今后的健康发展。

3.4 “合作式”学习增强了同学们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就要为小组争光,为小组努力地责任感

“合作式”学习讲究的是小组的最终团队效果,因此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义务为了小组日后更好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间接的促使同学们提高自己内心的责任意识。

[1]丁庆龙.“合作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185-186.

[2]孙晔.“互助式”学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7(2):70-73.

[3]张颖.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下的太极拳教学设计[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4]曹丹,苏寸草.合作学习模式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33):59-60.

G852.11

A

2095-2813(2015)09(c)-020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203

杨兰(1979,9—),女,南京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实验组动作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动作描写要具体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