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体育手机APP设计初探①

2015-11-29何江明刘晨韦洪雷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客户端功能信息化

何江明 刘晨 韦洪雷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1756)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一般是指移动端第三方应用程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各自独立发展后互相融合的新兴市场,其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宽带移动互联网,即移动终端通过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直接访问传统互联网,另一种是3G无线宽带网络服务。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较2014年底分别下降了2.4和0.7个百分点[1]。用户越来越多的日常行为习惯,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步向移动客户端迁移。

2 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引起了体育教育理念与管理手段的革新,国内许多高校都已建立起体育信息系统,力求通过信息化带动高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但纵观多所高校目前的实践及研究现状,高校体育信息系统主要集中于PC平台,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缺少统一的资源整合[2],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着眼于为高校教师、学生提供校园体育信息服务系统较少,更无从说起对相关手机APP的研究与设计了。

2.2 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仍处于初级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处在“硬件购买与软件开发”阶段[3],基于PC平台的教学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日益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各类校园手机APP也日益增多。EDUCASUE(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2011年在EDUCAUSE Review刊发的TOP-TEN IT Issues 2011中,Mobile Technologies首次入选十大议题并位居第五位[4]。2011年至2014年的4年时间里,EDUCAUSE所发布的年度TOP-TEN IT Issues中均有移动设备相关的议题,涉及到手机技术、终端设备爆炸式增长等。如何能够为手持移动终端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乃至于校外访客提供及时的创新服务成为美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一项挑战[5]。

3 高校体育手机APP技术路径

据市场调研机构Kantar公布的2015年7月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Android和iOS合计占有中国98.2%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6]。因此,该文所研究的高校体育手机APP的设计与开发集中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之上。

iOS客户端开发实现:iOS客户端开发主要采用Objective-C进行开发。客户端整体严格按照MVC设计模式,即数据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三者通过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实现数据的更新同步。客户端网络请求交互采用开源第三方库ASIHTTPRequest集成,数据请求采用get形式,数据均采用JSON格式,并以JSONKit类库进行解析。消息推送采用第三方推送平台“个推”,客户端内嵌sqlite数据库存储客户端数据。

Android客户端开发实现:Android客户端主要采用Java语言实现。Android端开发按照用户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官方的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设计应用界面。实现过程中为了解耦和,把多个功能进行模块化,分开实现,便于以后的拓展和修改。基于HttpURLConnection封装了简单的网络请求操作,进行网络交互。自己实现了Json解析库对Json进行解析与生成。封装了图片异步加载,提高应用流畅度。

4 高校体育手机APP功能设计

4.1 体育教学

(1)个人信息。

在用户设置上我们采用了由学校提供的系统接口,直接获取学生教务信息为每位在校学生生成账号。所有用户在高校体育手机APP中均为实名登录。

登录后,界面显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学院等,同时显示学生当前体育教师及其联系方式,大大便捷了学生与体育任课教师的沟通。

(2)教学信息查询。

作为一款专注校园体育领域的手机APP,为学生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我们将这些原本分布在学校各个网站中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使学生可以通过一款手机APP查询到包括体育考试成绩、校内体育场馆信息、任课教师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

4.2 体育信息服务

(1)精准信息推送。

体育教学班级的组成学生可能来自学校内的多个学院和班级,体育任课老师很难掌握全部学生的联系方式,当有课程、考试调整通知需要传达时,往往采取由学生口口相传的方式。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设计开发的体育APP中添加信息推送功能,并依据学生的性别、学院、班级、公体课班级等信息进行分组,实现信息分类推送,体育任课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向其班级内的某一学生进行单独消息推送。所有安装高校体育手机APP的学生,都可以收到由后台推送的与其相关的校园体育信息,这一功能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准确性,也提升了学生对高校体育APP的黏着度。

(2)二手资源商店。

二手商店是基于学生实名认证登录基础上的校内二手交易信息发布平台,书籍、体育用品、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这里成为交易的对象。该功能的设计进一步丰富了高校体育APP的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尤其是已经没有体育选课程的大三、大四学生对高校体育APP的黏着度。

该项功能中,由于买卖双方均是实名登录的学生,平台中所发布交易信息的可靠性相对较高。我们并不提供完整的网上交易环节,只是为二手体育用品的买方与卖方提供信息交换的校内平台,最终的交易完成需由买卖双方在线下完成。

4.3 课外运动锻炼考核——运动计时

所谓“运动计时”功能,是指学生通过学校教务账号登录APP后,借助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GPS定位功能,记录每次的运动路线、距离及时间,每学期对学生的跑步里程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该考核结果纳入本学期体育课程评价之中。为了保证学生锻炼的有效性,我们对跑步速度进行了限制,过高或过低都将视为无效。除最基本的跑步功能外,我们计划添加在校园这个大环境内的基于学生教务信息登录的运动挑战、跑步排行榜、运动社交圈功能,增加跑步运动的趣味性,以学生最易接受也最愿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5 结语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体育手机APP研究是在高校体育信息化初步发展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再开发。我们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将体育教学系统的部分功能迁移到高校体育手机APP之中,实现了通知公告、考试成绩、校内场馆的集中查询;我们整合了第三方推送平台“个推”的SDK,实现了校内体育信息的精准推送;我们借助手机GPS定位功能,探索性的通过手机APP运动计时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并与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相关联。但是,目前的本款高校体育手机APP的研发也面临着以下问题:(1)设计开发团队以在校学生为主,团队在稳定性、技术能力、工作时间、资金支持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局限;(2)目前,该款应用只是在该文提到的西南交通大学内小范围测试。构建一个基于高校学生教务信息实名登录的高校体育手机APP圈子,集合本校体育信息发布,课外运动锻炼考核、跨校运动交友、运动排名等,是高校体育手机APP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中国信息网.

[2]王振,胡国鹏,孟庆光.B/S+C/S混合模式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61-64.

[3]刘永贵,郑旭东.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趋势—EDUCASUE年度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6):122-126.

[4]蒋科蔚,李芒,王妍莉.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绿色范式”转换路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7):94-100.

[5]吴砥,饶景阳,尉小荣,等.2000~2014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评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109-117.

[6]Smartphone OS sales market share[EB/OL].http://www.kantarworldpanel.com/global/smartphone-os-market-share

猜你喜欢

客户端功能信息化
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客户端
“人民网+客户端”推出数据新闻
——稳就业、惠民生,“数”读十年成绩单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月“睹”教育信息化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