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档案术语建设和使用中的原则

2015-11-29郑学勇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档案学术语工作者

郑学勇

木兰县人才交流中心 黑龙江木兰 150000

我国档案术语建设和使用中的原则

郑学勇

木兰县人才交流中心 黑龙江木兰 150000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档案术语的研究,标准的制订,涉及学术研究领域和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需要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需要围绕着选词,命名和释义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才能使广大档案工作者对一些名词逐步取得一致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基于我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一次完成系统的、完整的档案工作术语标准的制订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不切实际的。我国的档案术语建设在建国以前还是一片空白,建国后才开始逐步讨论少数的档案术语,与此同时,虽然国际档案界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档案术语体系,编写了《档案术语词典》,但鉴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档案工作基础、条件等制约,国际档案界有关档案术语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经过工作,对认识基本一致或逐步趋向一致的名词、术语分期分批赋予科学的定义,使之规范化,逐步深化和完善我国档案工作术语标准系统,也是必要的。我国在1988年完成、1992年颁布实施的《档案工作基本术语》规范了档案学的大量术语,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是档案工作诸方面最基本的,认识比较一致的名词、术语,是我国档案术语建设所取得的质的飞跃。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作为第一批发布实行档案术语标准仍有其不足的地方,特别是近些年来电子文件的增多,一些档案术语落后于时代,成为档案学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而一些新出现的档案术语又没有准确的定义和标准化。随着档案术语研究的深入,在众多术语逐步趋向统一的情况下,再陆续制订第二批第三批术语标准,这将是我国档案工作术语标准化必然经历的过程。再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许多档案实际工作者没有受过专业的档案教育,因此对档案术语接受能力和认同态度较差,不利于档案术语的标准化的推广,对这些档案工作者加强业务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他们对档案学理论的吸收、消化能力,了解档案术语的专业含义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之,在档事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开展档案术语建设和使用,加快制定标准的实际工作,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因此,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二、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应该是双向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事物的两端。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需求性是两者联系的基础,其联系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联系是由双方的需求决定的,因而应该是双向的。理论的产生、成长与完善需要联系实践,改造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是对理论研究而言的;而强调实践联系理论则是为了解决理论的抽象性与实践的具体性间的矛盾而言的。就理论工作者而言,应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践,尽量使理论符合客观实践的需要;对实践工作者而言,则应大力倡导实践联系理论,用己有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需要以人的活动为中介。这里所说的人的活动包括档案理论工作者的对档案术语的研究活动、档案实践工作者档案术语的使用和推广活动。档案理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档案术语理论研究,编写档案术语词典,更档案术语库,建立完善的档案术语体系。档案实践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已有的档案术语,在档案实践工作中使用标准化的档案术语,并在实践中完善档案术语理论。值得强调的是,档案理论工作者在建设和研究档案术语时,要注意实践的要求,把握好档案的实践工作,不能把档案术语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档案实践工作者身处实践的第一线,比理论研究者更有机会了解工作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档案术语建设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效的素材。因此,在提倡档案工作者任劳任怨、平凡贡献做好实际工作的同时,花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论研究。

2.档案实践应为档案理论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陈永生教授在《档案学论衡》中已有较系统的论述。理论来自实践无疑是正确的,但来自实践的东西不一定是理论,它可能是工作总结或具体经验,也可能是理论。即使是理论,可能是科学的理论,也可能是片面的理论。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系统化的理论认识,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理论之所以是理论,在于它是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反映,它具有科学性、抽象性、层次性的特征。任何理论的产生、完善都有一个过程,并且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从实践的角度看既不能把来自实践的片面理论视作科学理论,也不能对正处于产生、成长过程中的理论过于求全责备。就我国档案实践而言,它往往受地域、时间、经济水平、人员素质、实践类型等因素的制约,差异大且情况复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复杂性、动态性。面对如此复杂的档案实践,要求档案理论全面反映并适应档案实践是十分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档案术语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建立一个完整完善的档案术语体系,来适应档案工作实践发展的要求。

三、专业化与大众化相兼顾的原则

术语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总结了专业术语学共通的法则。研究术语学对于知识的排序;各门学科的概念分类;知识、技能与方法的传递;把研究对象从一种语言转为另一种语言(翻译与解释);主题的摘要和精炼;存贮对象的专题检索等等,都会提供有益的帮助。档案术语指档案领域专业规定概念中的任何常规符号,亦即为精确表达概念和表明特定对象而形成(采纳或借用)的档案领域专用语言的词或词汇。作为一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档案术语必须要具有专业性,档案术语建设也要符合专业化这一要求,标准化的档案术语应准确地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尽可能减少现存的档案术语使用中的复杂、混乱状态。只有专业化的档案术语,才便于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实际工作中统一对档案术语概念及其含义的认识,方便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和避免由于语言、文字表达和理解的不一致而发生不必要的障碍和困难。

一方面在建设档案术语时,要考虑到社会语言学中诸多因素以及我国现行各项语言政策,避免产生抵触,还要考虑到心理语言学的各个因素,使档案工作者从心理上容易接受新的档案术语,避免自然的抵触现象;一方面,努力促使国内的档案术语工作与国外的档案术语工作密切合作,即在多数情况下要尽可能的采用国际标准及世界先进标准,如果我国在某些档案术语方面处于先进的地位就该使它走向世界,力求得到承认而成为国际标准。这样做促使我国的档案术语与国际档案术语在国际合作中便于交流,防止因为术语问题产生歧义。

猜你喜欢

档案学术语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青岛市档案学会举办202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和优秀论文评选
贸易术语修改适用问题探讨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术语翻译探讨
学术批评语境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