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圈子体育①
2015-11-29史海旺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济南250014
史海旺(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济南 250014)
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圈子体育①
史海旺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济南250014)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圈子体育也走出旧有的圈子文化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研究表明: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圈子体育与传统关系圈子在形成机制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具有凝聚的稳定性、信息的精准性、虚拟的表现性、生活的消闲性和管理的自主性等特点。圈子体育的日趋繁荣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体育产业繁荣等诸多作用,对我国体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圈子体育圈子文化特点与作用
1 移动互联网
从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到现在,移动互联网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如此大规模不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简单来说,移动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融合移动通信技术产生的新事物。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高达5.57亿,远超PC网民,我国已步入移动互联时代。
2 圈子文化与圈子体育
2.1圈子文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社会人,人们总是生活在圈子里。圈子,顾名思义就是圆,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作半径作的封闭曲线。如今各种各样的圈子在生活中如影随形,到底藏了多深的“水”,人们找不到权威答案,只能片面地理解为“画地为牢”的利益寄居关系。每个人都以圆心作了很多圈子,小圈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国当下的关系圈子,是人们为了从中获取个人利益而结成的关系网路。对于市场经济,这种关系圈子亟待破除,由权力和利益为动机构筑的圈子,因其天生的非原则性、非理性和排他性,必然导致制度的缺失,滋生腐败,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我国正走在法治社会的路上,破除关系圈子,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成为了必然。
2.2圈子体育
圈子体育,其原动力是志趣,借助特定平台形成的。这是其与关系圈子的本质区别。利益和权力是物质的,志趣是精神的情感的。贪恋物质财富和权力是人性最大的弱点,而每个人的精神和情感是自由平等的。
早在2005年,陆亨伯和王章明就对圈子体育下过定义:圈子体育就是因“缘”而结成的“体育缘”,特指人们通过体育健身娱乐为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余暇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建立的小群体,是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一种载体和平台[2]。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移动网民的爆发式增长,圈子借助互联网展现出新的面貌。在互联网世界,只要志趣相投,观念一致,便可形成圈子,这与职业、年龄等一概无关。这也是移动互联网赋予圈子体育的新特性,它打破了时空距离和人口数量的限制,使人们交流和获取体育咨询和知识的自由度大幅提升。同时移动互联网也让智能终端延伸了人的眼、耳、口等器官的功能,成为人类新的“器官”。这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圈子体育注入了新活力。
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圈子体育特点
3.1凝聚的稳定性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意见一致。就是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兴趣和理想,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有所成就。圈子体育就是以体育为共同目标(如健身、社交或休闲娱乐等),并且圈内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因此,构成圈子体育的纽带就在于人们对某种体育行为的共同目标和兴趣。志同道合是圈子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就注定了圈子体育的稳定性。
3.2信息的精准性
圈子体育借助移动互联网就可以将信息“点对点”传输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圈子体育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成员既可以了解来自外部的海量信息,也可以迅速有效的获得经过过滤的、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而不必自己进行辨认和筛选,因为作为同一个圈子内的信息提供者,彼此间具有某种默契和责任感,即维持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这就保证了圈子体育内对个人而言的信息精准性。
3.3虚拟的表现性
圈子,这种社会性的网络交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社会交往的一种延伸,使成员能在其中感受到真实的人际关系,对自己所在群体有着更高的忠实度。圈子当中的意见领袖比很多公共人物更具号召力,形象更丰满,类型也更多元[3]。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给圈子文化的新特性,在虚拟的世界里表达着真实情感。同时圈子体育带有体育特有的属性就是竞赛,有竞赛活动就有表现,竞赛活动使圈子体育内在的凝聚力加大。如悦动圈跑步这个移动应用有个挑战项目叫“百校大战”,用该应用的跑步记录功能,将各自圈内所有成员在限定日期内的跑步里程相加,经两轮淘汰赛,最终以里程数的多少决出团体冠军,当然还有个人排名和奖项。这让跑步作为大规模团体竞赛的表现形式成为了可能。
3.4生活的消闲性
生活化主要体现在体育活动内容上更贴近人的本能、贴近时代,即体现娱乐性、休闲性和刺激性。其与传统关系圈子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圈内能引起共同兴趣的话题或活动,通常极具娱乐性和消闲性,而很少是严肃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圈子成员得以摆脱一定的社会负担和心理压力,畅快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享受到真正的放松。如:棋牌、体育旅游、钓鱼、体育舞蹈、游泳、滑雪飞翔等这些圈子,只要圈子体育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就能使圈子体育健康协调发展。
3.5管理的自主性
圈子体育借助互联网可实现管理的自主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圈子体育可以让圈内使用内容的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的喜好决定。如悦动圈跑步,作为个人,你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意时间段参与竞赛活动,里程也是量力而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圈子体育对个体而言的管理自主性。
4 移动互联网时代圈子体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4.1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圈子体育是体育文化一种表现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文化责任使体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中上升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对社会的文化心态的导向和人自身以文化转型为核心的自身现代化的促进都起到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运用圈子体育这种载体和平台,在特定区域内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既满足了群众生活的需要,又可借助体育建设的文化阵地,在一定范围内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准则,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2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富裕的同时,余暇时间也增多了,之前的透支健康换物质财富,到如今花钱买健康这种观念的转变,印证了中国社会正在转型期。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全民圈子体育提供了可能,它是以人为本的人民群众对现代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从消除疲劳型向休闲娱乐运动型转变、从接受型向创造型的方式转变、从个体型向群体型社会化的方式转化。总之,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圈子体育有利于推动人们健身行为并逐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4.3有利于教化规范人们行为
圈子体育是自发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体现着圈子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与感情色彩,它一经产生并被圈子成员所认同,便会影响和规范成员的行为。同时圈子体育作为一个社会形象宣传的载体,只要对这种载体加以广为宣传,就能使社会了解圈子体育、认可圈子体育,使群众对圈子体育在这一地域产生认同和归属,“以此聚人气,以此聚财气”,形成文明新风、乡风,促进和谐社会健康的发展。
4.4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繁荣
一方面,圈内人在无偿为我们的体育产品做着推销。他们把体育服装、体育器械、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方式推荐给自己圈内的人,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体育消费。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体育消费结构现状是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消费结构单一。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圈子体育,具备更好的营销平台来优化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带动体育消费,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
5 结语
圈子体育这种模式早就存在,只是最近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在走向法治化国家的过程中必须破除圈子文化,但不能搞一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圈子须彻底破除,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圈子模式需要保留并扶持,圈子体育就是后者。如今,我国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为圈子体育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广场舞的火爆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 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2015-2-3].http://cnnic.cn/.
[2]陆亨伯,王章明.圈子体育——大众健身活动的新载体[J].体育文化导刊,2005,2:37-38.
[3]王益璠.浅析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网络“圈子”文化[J]传媒e时代,2012,2:71-72.
作者简介:①史海旺,男,1988.4,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c)-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