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课程体系设计①

2015-11-29陈勇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东莞市52341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内容培训

陈勇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419)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课程体系设计①

陈勇军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东莞市523419)

摘 要: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大学校园中开展需要做好相应的课程体系工作,这其中就包括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宗旨、从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指导思想、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教学目标、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教学内容、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组织形式、科学进行学习评价等五个方面。本文就上述内容做出了相关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实现身体健康之外的功能,如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加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等。

关键词: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户外体验科学评价

1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在《体育教学大纲》基础上,设定一定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并且针对已形成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探寻其达成需要的教学要素,加强对计划步骤实施的落实。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阶段性的体育教学行为意识的综合观念,受到国家社会教育方针、当前教育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由此也会对体育教育目标、方法、手段产生相应的制约和影响。相比而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形势、教育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国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此,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摆在“健康第一”基础思想理念之上,把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体育教学工作彻底的实施和落实。本世纪初,我国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我所述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把体育课程与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生活和体育技能、身体活动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实践当中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其中就包括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新型的项目,主要是针对人的心理素质和相关生存技能方面的培训与拓展,其本源出自于现代企业管理。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各种人才培训手段层出不穷而且逐渐完善。户外体验式作为在心理素质培训、人格动能培训方面有着极大优势的培训项目,备受人们的欢迎。从项目本身上来看,其要求参与者能够发挥个人的潜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加身体耐力等方面达成一定的要求,能够经历各种困难的考验,并且与其他成员形成一定的团队协调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完成预定的目标。针对于目前大学生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或是独生子女,相对而言生活优裕,没有经历过困难与挫折,也更谈不上有磨难的经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大学生在性格取向上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或唯我独尊,没有团体意识、集体意识,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低,也谈不上高尚的品质和对人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常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常规体育教学项目没有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适应性相互发生连接关系,因此对这方面的引导还缺乏一定的途径。户外体验式培训其目的和宗旨依然是“健康第一”,但其培训目的的子目标分解却能实现身体健康之外的功能,如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加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等。从这几个方面看,完全契合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值得我们去仔细思索和探讨。

2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通常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而达成的教学结果。教学目标不单单指最后的那个结论,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阶段的每个环节的考核,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等。相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依据、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其需要努力达成的结果。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促进其学习动力的一种引导,也是其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综合起来看,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为师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户外体验式培训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在户外体验教学目标上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户外体验式培训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服从于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大纲的要求,其也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一种体现。针对于户外体验式培训,不言而喻能够在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之外产生推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动力,换而言之,户外体验式培训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其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也更能够在户外体验式活动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完美情操、品德意志、团队精神,相对而言,户外体验式培训与其他常规体育教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3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了落实体育目标而采用细化手段付诸于文字的表达形式。体育教学内容是在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之下确立出来的,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分解;它采用简单而明了的文字内容形式被确定下来,在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要求。体育教学内容服从于体育教学大纲、服从于高校体育教学思想,任何违背体育教学大纲、高校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合理的或者说行不通;这里需要明确违背和创新的区别,违背是指从本质上的颠覆,而创新是本质上的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对实际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必不可少。针对于户外体验式培训而言,其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不单单只是一个,而是为了达成培训目的设置了多个内容和方式,每一个培训的内容、每一个培训的方式都有自己的功用和特色。由此针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生中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条件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手段来进行。由于学校常规体育教学没有满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两个目标,户外体验式培训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多加的考虑,具体内容的设置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校现有的物质条件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和探讨。有物质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相应项目的户外拓展与体验;物质条件欠缺的学校,可以通过山地或者野外项目进行户外体验培训。培训的项目可以通过资料查找,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自行探讨来挖掘和发现。从一个侧面来说,户外体验式培训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4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是为了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合理的维护手段。从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其是否严谨和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教学组织同样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被作出明确的确定,其要求各个高校应该面向大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教学目标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要求和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针对于户外体验式培训教学的组织同样重要,它必须遵守一般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其中围绕的中心点必须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与其他常规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差别,从形式上看,户外体验式培训能够实现大学生与大自然与社会亲密接触;而从内容上看,户外体验式培训能够产生多个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的项目,不断地对大学生心里产生冲击,从而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精神、意志力品质。

5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科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检验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良好的体育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实现。在高校体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过程当中,科学的评价手段必有可少,它不仅是户外体验式培训效果的检测,也是对户外体验式培训模式不断探索的一种手段。由于现阶段户外体验式培训还处在实验阶段,相对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经验还存在欠缺,不完善的地方还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从科学的评价当中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以科学评价的本质来促成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完善与发展,继而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保证户外体验式培训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帮助。从目前科学评价的原则上来看,我们需要恪守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素质、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能够产生服从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思路和方法。二是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学校的客观条件来进行适合于高校自身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模式和内容。三是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户外体验式培训需要达成的综合目标的确定,依据目前状况综合性原则确定的内容,是通过户外体验式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金向红.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师教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05).

[2]黎伟.影响学生体育选项课因素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3]杨蜀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09).

基金项目:①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实践教育学范式研究—户外体验式培训在大学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SGD1440256。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C)-0000-00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内容培训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