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教学中游戏应用的探究①

2015-11-29原军赵慧彪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篮球技能

原军 赵慧彪(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高校篮球教学中游戏应用的探究①

原军1赵慧彪2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篮球项目作为三大球之一,在高校中比较流行。篮球课也不例外,在各高校体育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而篮球游戏在体育课中能增强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念和行为习惯。本研究通过实验法对篮球课教学中篮球游戏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篮球课堂中合理的运用篮球游戏能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对掌握篮球技能有很强的效果。

关键词:篮球教学游戏自主学习积极性

赵慧彪(1986,6—),男,汉,山西省忻州市,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篮球项目作为群体性的运动,深受各界人士喜爱。其功能强大,可以增强人的心智,提高个体的身体技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个体社交能力。因此,教育部及学校甚至企事业单位都比较认可篮球运动,定期举办篮球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高校将篮球运动纳入体育课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篮球教学在体育课中权重比较大。高校体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各类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念。高校篮球课不应该仅仅围绕篮球基本功教学,还应该讲述篮球规则及裁判法,让大学生真正看懂篮球运动及比赛。而单纯的教授技能比较枯燥无味,需要篮球游戏的介入才能使教学变得更有意义。在篮球课堂中合理的运用篮球游戏,能使课堂趣味性升温,更能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大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将篮球游戏作为教学手段,为学习篮球技能和培养篮球意识的方法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工商学院大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A班、B班为对照组,C班为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学位文库、维普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等网站等查阅近五年的体育学术期刊,重点有针对性地查阅有关篮球教学、篮球游戏等相关文章,借助学校图书馆资源,以王家宏主编的《球类运动—篮球》、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等书籍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实验法

对照组A班采用三基型教学法教学,也就是传统上课模式,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方式教授学生,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熟练动作;对照组B班教学中插入一般性的体育游戏,主要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验组C班教学中主要采用篮球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穿插篮球技能,篮球游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2 结果与分析

2.1高校篮球教学的基本情况

高校篮球教学普遍存在内容比较单一,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篮球技术,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最终达到熟练程度,比较单调无味,抹杀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从而对大学体育课失去信心,达不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通过实际调查,多数学生反映喜欢篮球运动,但是篮球课内容比较单调,只是为了最终的考核。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最终考核的内容来传授篮球技能,没有真正通过篮球游戏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爱好。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融入到篮球课中,考核的内容及方式方法过于单一,而且教师重视的是达标人数而不是发展他们的篮球兴趣。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篮球课的时候能自主组织比赛,而不是一味的练习技能,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篮球课的教学质量不高。

2.2具体实验内容、方法、结果及分析

2.2.1实验内容

授课内容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此技术是篮球技术中快速、有效,也是最常用的传接球方式,对三个班级进行篮球课教学。

2.2.2具体教学方法

对照组A班采用三基型教学法教学,内容如下,教师集合整队--带领学生进行跑步及徒手操练习--讲解并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分解示范,学生徒手模仿练习--有球练习--分组练习--教学比赛--课堂评价。

对照组B班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添加一般性的体育游戏,提高课堂气氛,游戏项目设计如下: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站成两列纵队,所有人两腿分开略宽于肩,排头拿球,从胯下将球滚到最后一名同学手中,然后最后一名同学抱球跑到排头重复刚才的动作,以此类推。哪个组的排头最先重新回到刚开始的位置时,哪个组获胜。

实验组C班在教授篮球技术时添加相应的篮球游戏,目的是通过游戏促进学生掌握所学技能。游戏项目设计如下:“拦截飞毛腿”。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选择一名同学作为拦截者站到圈内,圈上的同学必须采用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谁传球被拦截或没接住球谁进圈替代拦截者,依次进行。教师作为巡视,监督圈上的学生是否犯规,对犯规的学生要进行惩罚。

2.2.3结果与分析

对照组A班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完成教学工作,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相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测试显示该组学生平均心率为110/ min,没有达到体育课要求的强度,无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学生的上课兴趣,从而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高,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

对照组B班添加了体育游戏,打破了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通过游戏,师生之间能够很好的交流沟通,真正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测试显示该组学生平均心率为135/min,基本达到了体育锻炼改善机体的要求。在体育课堂中穿插体育游戏,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明显。

实验组C班教学设计最为合理,对不同篮球技能的学习设计了相应的篮球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而且对学生掌握技能有很好的效果。测试显示该组学生平均心率为145/ min,充分锻炼了身体,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如今的大学生体质比较差,平时锻炼的时间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体育课上进行锻炼,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地练习所学技能,从中也得到了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3 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由于具备游戏的特点,深受更多的人喜爱。篮球游戏具有趣味性强、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受规则限制、容易组织、较好的锻炼效果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发展地位。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该广泛应用篮球游戏教学手段,合理、科学的运用篮球游戏,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对不同内容的篮球课安排相应的篮球游戏,能够促进篮球技能的学习,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篮球兴趣,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同时也更加有效的完成了大学课程教学任务和要求,树立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3.2建议

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多发掘以篮球技术动作为基础的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技术动作,同时通过游戏熟练技术动作,消除单纯练习技术动作的枯燥感。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参与到篮球游戏当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也感受到熟练技术动作以后的成功感,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在设计篮球游戏内容时,应多增加以竞争为手段的游戏,集体性的游戏,而不是个人之间的比赛,强度要适中,发展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在篮球游戏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学生要多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游戏结束时要宣布胜负,并且做到奖励胜队,惩罚败队,同时要对整个游戏作出评价,让各组学生作出总结,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篮球游戏对抗性比较强,教师在组织时应多注意观察,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参考文献

[1]林君薇.体育游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

[3]李杰凯.论现代体育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2(9).

[4]苏文华.浅谈篮球游戏在篮球选修课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

[5]王大可.篮球游戏在普通高校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2(5).

作者简介:①原军(1986,2—),男,汉,山西省运城市,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c)-0000-00

猜你喜欢

体育课篮球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体育课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画唇技能轻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